7月16日18时30分,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永兴村3社贾泽兵从园区下班后,径直走向公交车站。10多分钟后,他回到永兴村新村180多平方米的家。“现在别人说我们是‘住着别墅当工人’。”贾泽兵一脸灿烂。(据7月23日四川新闻网) 随着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的全面铺开,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如火如荼,而实施的喜人成果正逐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泸州市黄舣镇永兴村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军中成功的案例之一。 村民贾泽兵的灿烂笑脸让我们看到的是黄舣镇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村庄,宽阔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链接着这里居住的每家每户。脚下是绿草茵茵,身边是碧水长堤,目之所及,漫山遍野的红高粱与翠绿树林交相辉映,白墙黑瓦、川南风格的亭台楼阁。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别墅”格局的聚居房,在房前屋后花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毋庸置疑,这乡村变城镇,农民变工人,正是得益于“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近年来,泸州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园”兴“城”,产城相融,初步实现建一个园区,催生一座新城,带动一片发展的目标。到2011年底,泸州9大园区中,有6个园区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带出5个1万-3万人新镇。预计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3个5万人以上的现代特色新镇。 “住着别墅当工人”,源自合理的规划。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其中一个关键点是规划当先,有了合理的规划,才能让更好的进行互动、联动,从而使老百姓的生活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泸州市本着在加速建设园区的同时,同步规划城镇的原则。从2006年起,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所在镇——黄舣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住房建设方面,5年总投入5.2亿元,新建定向限价商品房2000余套,新建商品房600余套,场镇居民自建100余套,并新成立黄桥社区和社区服务站。这让广大群众无论是从经济收入还是民生方面都有了强大的保障。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住着别墅当工人”的幸福其实得益于“两化”互动的精髓,规划当先,长远布局,工业为主导,城镇为依托,关键在联动,随着“两化”的深入实施,我们期待还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幸福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