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84|评论: 0

绵阳副书记回信彰显城市的自信和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5 06:31 | |阅读模式
公务员自爆“苦闷”生活引关注
7月11日,一名署名为“困惑的小公务员”的网友在绵阳“书记市长信箱”留言,说出了自己自去年6月进入绵阳公务员系统以来,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惑,留言主要谈到了基层单位形式主义盛行、公务员待遇与经济发展不成正比、办事手续繁琐等三方面问题。
7月14日,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留言,对网友反映的问题作了解答。 7月18日四川日报网以《绵阳基层公务员吐苦水 副书记回复:亲,一切都会有的》为题报道,国内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信件内容迅速走红。7月19日,新闻在微博舆论场继续发酵,并成为当天腾讯微博十大话题之一。
“我们年龄悬殊,很多事情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自己当年初涉人生之路的那份艰涩与彷徨却是与你十分相似。所以我很乐意与你分享我的想法。”这是领导更是长辈写给晚辈的信,语气温婉,态度谦和。
信件内容的走红,看似偶然,实为必然。首先,“小公务员”问得真实:“三个困惑”既有对基层工作的反思,又有个人生活的苦闷,可谓深深戳中了一大批年轻网友的“共鸣点”。不少人看到信后,留言讨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和生存状况,并结合自己谈“年轻人的未来”。腾讯网友“就依你”认为“小公务员”说的是大实话,“现在部分地区官风不正,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不少网友认为“小公务员”的信很给力,“在媒体上说出了部分年轻人没机会表达的苦闷”。四川在线网友“王勇”认为正是“小公务员”敢于“揭丑”才引起舆论关注。多家网站以“绵阳公务员自爆政治学习几乎都是打麻将喝酒”为题转载报道,赚足眼球,“公务员”再次成为网络热门议题。
绵阳市委副书记 张锦明(图据网络)
副书记回信“亮点多” 网友热捧
回信中,张锦明表明了自己对政治学习的看法:“就是业务训练、工作交流”。谈到生活,副书记说“不必过于悲观”,建议“先租房、再买一般的房、再换房”,并鼓励道“绵阳包容性强,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有的”。谈到工作和交友,张书记分享心得:“工作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非相反;要承认世俗,但不被其控制,保持独立人格”。如此人性、可爱的回复引起大量网友围观叫好。
知名网友“何三畏”不吝赞美:“一位市委副书记给他写出如此关切、得体,回避了官腔又不失原则性的长篇回信,不太容易。”新浪微博网友“韩和平”也对回信表示认可“能有这样条理清楚摒弃官腔的回信,确属不易。年轻人的确不能奢求甫一参加工作就可以买房,这一点我表示接受。”
腾讯网友“月光曲”写到:书记热情的回信很感人,晓之以理,语重心长。表达了领导对民众的关心,更是长辈对晚辈的开导与希望,值得刚就业的年轻人学习。新浪天津网友看信后表示“书记不说官话,全是肺腑之言”。新浪南京网友“1227”总结道:大朋友张锦明有思想,有人情,真诚,坦率,顶!
赞扬副书记回复真诚的同时,也有网友提醒,不能忘了“小公务员”来信反映的实质问题,某些公务员作风不正,“不是回信可以解决的”。作为领导亮出鲜明的立场重要,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
再回信谈“网络炒作” 被赞“宽容大度”
“政治学习几乎都是打麻将喝酒”引起网络的大量关注,甚至被作为报道侧重点,是写信人始料未及的。9日凌晨四点半“小公务员”再次致信绵阳副书记张锦明,认为“自己给绵阳带来负面影响,感到很大压力”,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当日下午,副书记即再次回复:“书记市长信箱是一个真诚集纳民意民智的公开平台”,“不应追究一个真诚单纯的来信者”。副书记还表示“网络炒作不会给绵阳造成实质性伤害”,最重要的是“网友在书记市长信箱中反应的各类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重视,并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努力改善。” 7月20日,四川日报网以《绵阳副书记再回信:网络炒作不会对绵阳造成实质性伤害》为题进行了报道,同样引起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网友“杨剑”写到“看得出,写信者和回复者都是光明磊落之人”,第二封回信“包容大度,令人心生暖意”。
通信背后是绵阳开放、高效的网络问政经验
“副书记”和“小公务员”通信网络爆红,把绵阳7月9日才刚刚上线的网络问政平台“书记市长信箱”推到公众面前。该平台囊括了绵阳政府所属各级部门党政领导,不同部门的职能划分均有清晰介绍,且平台首页有详细“说明书”指导市民直接与领导对话。尽管开通只十余天,其浏览量已达三万余人次,各级领导的信箱内留言和回复已“初具规模”。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在给网友的公开信中写道:网友的发言、意见、建议、批评,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支持、帮助和监督。欢迎大家“灌水”、“打酱油”、“拍砖”,更期待大家为绵阳发展献计、为民生改善支招、为社会和谐给力。
网络信箱比起微博问政历史更长,发展也更成熟,不少地方领导积极回复网友留言并把相关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处理。比如“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栏目”近年来做得“风生水起”,反映了民声,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在网友中取得不错口碑。不少绵阳本地网友希望“书记市长信箱”栏目,以此次“副书记”和“小公务员”的通信为起点,长期“听真实的声音,做诚实的回答,解决实际的困难”。
这是一次饱含“正能量”的线上沟通,既有对个体生命的鼓励,也有政府网络问政的诚意,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感觉“绵阳是座很美好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形象宣传”成本低、效率高,只需官方学会倾听,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声音。

四川日报网 董晓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