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曾经在大成殿的左侧的二楼上读过高中。印象最深的是操场坝的参天的楠木和大成殿前的桂花,以及山后的电视差转台。但现在是物非人非。当年的灌县中学,老师敬业,学生勤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蔚然成风。大成殿内没有偶像,是教室和图书室。在这里,万世师表的孔夫子虽然没有牌位,但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牢牢地矗立在师生的心中。孔夫子一生不语“怪力乱神”,但没想到现在被奉上神坛,多了偶像和牌位,少了学生的读书声,这真是对夫子的莫大讽刺。文化底蕴不是修几座庙,或炫耀这些形而下的东西并借此来捞钱,文化是夫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