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福气多多!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

 

[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

 

[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二十五)

  在地图上被抹掉的地方--义敦

  义敦,也算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三剑客”之一,它和乾宁、邓柯,加上得荣,这四个全国罕有的小县大有高原“四进士”的样子。义敦县、乾宁县,邓柯县“三剑客”联手夺得女王皇冠上的宝珠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暴病身亡,分别被分割肢解。寿终正寝的乾宁县被道孚县、雅江县瓜分;邓柯县被石渠县、德格县并入;义敦县被理塘县、巴塘县分割。这样,统辖21县的甘孜卅变为了18县,剩下小得可怜的得荣县在那里苦苦支撑着“四进士”的门面。要说“三剑客”,各自的门第出身不一样,死后待遇也尽不同:乾宁有七世达赖的行宫--惠远寺,随时有人朝拜,倒还香火不断;邓柯是格萨尔王的故居,源源不断的人群到那里认祖归宗,被炒得沸沸扬扬;唯独义敦出身寒微,没人理睬,慢慢淡忘,连在地图上的名字,也被悄悄抹掉,英名一世的“三剑客”之一,就这样在地球上消失了。为了悼念“三剑客”的“丰功伟绩”,特作此文,祭奠义敦县在天之灵,也奉献给驴友美美地过春节,来年义敦再見,共同去寻找消失在地平线上“三剑客”的身影。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其实义敦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值得驴友、摄影爱好者去窥探、描绘的地方。从理塘出发,走过毛垭坝,翻越海子山,到了德达沟,就进入了老义敦县境内(现杘巴塘县管辖,为巴塘县一个区),顺沟而下,风景这边独好,有海子,有森林,有草甸,有村庄,还有漫山遍野的高原杜鹃,直想採折的野花。到了兵站,过河进入措拉沟,约四公里处,那就是老义敦县城。
  往事不能忘怀。那年头,德达沟时有強人出没,兵站里的物资经常地遁,就连蒸在锅里的大白馒头,有时也像轻盈的小燕,飞入百姓寻常家,没赖何,兵士们喂了一群藏狗,穿军装的人喂的狗,专防不穿军装的人,形势大好。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奉令到义敦公干,随大军,进深山,专和強人作周旋。从兵站出发时,我头戴油腻护耳皮帽,身穿直板羊皮大掛,脚蹬人字解放胶鞋,腰缠武装袋,斜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水壶干粮袋,相机(上海产海鸥4型)望远镜,怀揣钢笔记事夲,活脱脱一个“林海雪原”中许大马棒手下“小炉匠”打扮。当我在青鬃官马前一站,马儿像哈巴狗一样迎了上来,又是摇头,又是晃尾,还不时打着响鼻,眼里放出绿荫荫的光芒,你以为它在跟我认这个土匪打扮的亲戚?不!它看中了我手中拿的馒头和鸡蛋。待马达子等过夜物品捆扎妥当后,跃上马背尾随大军向深山宻林进发。上午九时许,跃武扬威的大军马队路过老县城,不过是河边台地上数间汉藏合壁的房舍,破败凋零,凢只残鸦在屋顶上哇哇悲呜。十一时许,大军被一处髙岩挡住去路,停了下来,自然是埋锅造饭。问“通司”才知到了世界少有(但世界不知)的间歇温泉。
  这个间歇温泉非常奇特,每天上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工收工。温泉源头在髙岩顶部,岩高不到100米,岩下是过往行人必经之路,这时高岩附近沿河两岸驻扎着不少商旅驮队,等待温泉的发作。发作时如同天崩地裂,轰鸣声震耳欲聋,水量很大,如同一条小河顷刻泻下,温度很高,约在摄氏70度以上,真所谓“轰隆一声天门开,浠哩哗啦沸水来,一条热龙飞下海,烫死牛马足可哀”。热泉发作时,高岩附近及沿河两岸,弥漫着蒸汽,阳光照射下,光怪陆离,无数道彩虹在你眼前飞舞,此景、此声,裴多芬的交响乐也没有如此动人魂魄的乐章!下午一点半,热泉准时收工,我们也打马继续向宻林深处走去。(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二十六)

  在地图上被抹掉的地方--义敦(续)

  (紧接前)这次出征从表面看,大有武装巡逻的味道,只是告诉人们有一支武装骑兵在这一带活动而矣,因此行军速度并不快,大多半天行军,半天放马,待有什么消息再向前开拔。记得穿过一片原始森林,至今想起仍毛骨悚然!原始森林中参天冷杉遮天蔽日,粗大的树干三人合抱不拢。有的树老得站立不稳,干脆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地上腐植质有一尺多厚,发出阵阵霉臭。没有鸟叫,没有野兽出没,偶尔有只松鼠在上窜下跳,寂静得让你背心发凉。一束束阳光从树隙中漏下,照在马身上更让人忐忑不安。微风吹动树枝,发出丝丝呜响,聚蚊成雷,仿佛万顷波涛,汹涌澎湃,总觉得有万千人马埋伏在四周,随时要向你发起攻击。牵马寻路而行,谁也不发声,生怕惊动了山神。这里宻林静悄悄,阴森,恐怖,光线暗淡,没有一点生气,真是“黑云压林林欲摧,人困马乏艰难行”。好不容易走出莽林,来到了混交林地带,才大大地出了口气,脸上有了血色。
  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势逐渐开阔,峡谷、森林被甩在身后,走进了措木龙大草原。七月的天,如少女的脸,变幻莫测,一会兰天白云,一会乌云宻布,一会雷霆轰顶,一会大雨倾盆,说不定一阵狂风裹夹着冰雹砸着你的狗头,让你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当风和日丽,你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看昔阳,雪山披着银装,滑山上的石头向你眨着眼;心爱的马儿啃着青草,喝着甘甜的泉水,不时在地上打滚,撒着欢;牛埸娃把牛羊赶回住地,圈了起来,妇女们正忙着挤牛奶,待哺的小牛犊总想挣脱绳索,奔向母牛的怀抱,美美搓一顿;尽忠职守的藏狗围着帐蓬巡逻,生怕有入侵之敌……远处传来“咯哆咯哆”的马鸡叫声,领头的正带家族飞向树枝髙处栖息过夜;獐子告别马鸡伙伴,在小溪旁喝足了水,回到自已的住所;老熊也吃够了青杠籽,从青杠树上滚了下来,跚跚履步去洞穴睡大覚;成群的鹿子草足水饱后,爬向滑山,在那里数星星,享受着浪漫的夜晚;凢只野兎跳出草丛,竖长耳朵,瞪着红红的眼睛,看着大千世界;顿时炊烟四起,茶香奶香飘逸在空气中,勾引起你阵阵食欲。朋友,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韵味吧!
  海拔5000米左右的滑山巨石之间生长着雪莲花,雪莲叶如手掌,面青里灰,花如棉状,白里透青,大的花朵直径有20厘米左右。康巴雪莲杘崑崙雪莲系列,是一种极名贵的中药材,生打熟补,外懯内服,对妇科病有奇特疗效。採折雪莲切记到阳山,不要到阴山,因为长雪莲的地方大都有蛇出没,据说是蛇在守护雪莲。高原滑山处有一种蛇,长一尺许,古铜色,身上长着许多包块,象癞蛤蟆,类似响尾蛇,发现敌情时,尾部竖起,发出鸣鸣震动声,身体缩短成团状,不知何名,姑且称之“雪蛇”。有次採雪莲时,发现有成千上万条“雪蛇”聚集在一亇石坳中,鸣鸣之声摄人魂魄,我立即双手抱头,把身体盘成球状,屁滚尿流地滚下山去,落荒而遁。
  动物界有些怪异现象,值得人类吸取,就说说鹿子和獐子的婚配吧。公鹿子性欲极强,过着多妻的性福生活,放浪形骸,经常拈花惹草,而母鹿子却守身如玉,很不情愿交媾。当公鹿子发情时,就追着母鹿子漫山遍野地跑,直到母鹿子又饥又渴,跑到河边跪着喝水时,公鹿子称虚而入,爬上母鹿背上,干起“強奸”营生。獐子则相反,母獐子酷好男色,每天都向公獐求欢,公獐则洁身自好,根本不理采,专心晒麝香,母獐子按捺不住心中欲火,把公獐生殖器的毛拔得一根不剩。于是民间有了谚语:“男人要学公獐子,女人要学母鹿子”。在这里我把这句千锤百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谚语,真心奉送给网友,请网友转告那些灯红酒绿下的朋友,是男人就学公獐子,是女人就学母鹿子,这也是情人节的礼物,珍惜爱情,珍惜家庭,珍惜幸福!
  措木龙藏有值钱的锡矿,公路已通向那里,据传还要延伸到盖玉,与白玉县城勾通。目前诸家开发商为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正大打擂台,雌雄莫辨。借此机会去看看原汁原味的风景,善莫大焉!因为那里集康巴风景之大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看什么有什么,千万不要错过。
  年关将至,祝版主和网友春节快乐,好运连连!下篇是大鹏鸟落脚的地方--巴塘。年后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14 13:37

    好贴!顶!!

    另有一事想请教楼主:当年解放军(在甘孜的)藏民团是否有听说?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08楼楼主,藏民团有13团,驻甘孜,老团长曾却扎巴塘人,后退入地方,当过州政协主席。还有活着的人,住在成都衣冠庙军干所。

发表于 2007-2-1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写点打猎的故事嘛!

[em02][em02][em03][em06][em06][em06][em13][em13][em14][em14][em17][em19][em20][em25][em28]

发表于 2007-2-1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适 顶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白:关于雪莲
 名贵中药材雪莲,在中国有两枝,一为天山雪莲,一为崑崙雪莲。康巴雪莲杘崑崙派,功效简介如下:所谓生打外用,即将雪莲花捣成粉末,用蜂蜜、甜酒调和,懯伤口疔疮之类,如脸上痘痘、无名肿胀、蚊蝇叮咬,有奇特功效,泡酒,男女服后驻颜留色,虚火者慎服。所谓内服熟补,即将雪莲吊汤,男服苏筋活血,女服专治妇科毛病。吊汤学问多多,中医老头未必说得清楚,这也是中医的悲哀,只躺在经验和书夲上吃安逸,不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解剖。反正外用内服因人而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15 17:28

   非常感谢楼主,近到丹巴甲居,那里属聂呷乡.据说刚解放时最后一任土司王汝汗(音)为和平解放丹巴,20多岁的他弃土司不当,带部分手下藏民参加解放军,后为藏民团,且任团长.此后还在甘孜州交通局任过局长.但从没再回过老家.据说现住成都.

   当年土司官寨还尚存部分,土司自己住的房还在原处(稍有改造),从那院里可看到墨尔多神山每天最后一抹金色的阳光!

   当地老乡很想念他,望他回去看看!楼主能否帮忙打听一下?

      先谢了,我们也想帮甘孜的人民做些事.

                       108楼敬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08楼主:经向老辈打听,确有其人,叫“王若汉”,曾在甘孜州交通局任职,在藏民团干过。据说住在成都新华公园附近,最近又迁居,知根知底的是州公路局原党委书记地夲,他退休住在磨子桥一带,我想办法帮你打听清楚,再网告你!还有省民委有个叫“王胜利”的职工,其父丹巴人,是王若汉的战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16 10:16

   再次感谢楼主!望我们一起努力为甘孜及川藏地区乃至全中国的发展努力!

     今年藏历年和春节在一起,祝节日愉快!!!

             108楼敬上

发表于 2007-2-1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2-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开坛咯``我=着看你写的后文

 

[em02][em02][em02][em02][em06][em06][em06][em03][em09]

发表于 2007-2-2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适 顶!今天先看一下图片;

改天在办公室没事时再慢慢欣赏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21 13:00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二十七)

  大鹏鸟落脚的地方--巴塘(一)
 街上铺面陆续开张,于是我也开坛,老倌子发个利市,各位看官,这厢有礼了,问候年好!年好,年年才好!
 今年丁亥火猪年,天蓬元帅当值,一定吃饭满满香,身体溜溜胖。天蓬元帅下凡来,妖魔鬼怪快滚开,吉人天佑开新宇,逢猪必胜乐开怀。
 话说离开义敦,心里有一股冲动,真是“相見亦难别亦难,西风无力百花艳。义敦虽没景犹在,不到巴塘非好汉。”巴塘,雪域江南,从来名声在外,世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塞有巴塘”。巴塘,物华天宝,此乃藏龙卧虎之地;人杰地灵,尽是钟呜鼎食之家。物阜人丰,山川秀丽,真乃塞外江南也!江山亦要文人捧,而今吾辈鼓与呼!传说西天大鹏金翅鸟,奉旨寻妖灭怪来到东土,走到巴塘这个地方,看到水肥草美,四季鲜花盛开,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歇,鸡犬之声相闻,和睦相处,于是停下脚来,不再走了,故巴塘也称“鹏城”。站在髙处往下看,巴塘坝子真象一只展翅的大鹏鸟,头是头,尾是尾,活灵活现。
 历代迁客骚人对巴塘情有独钟,对城区八大景更是栽培描抹,如“枯桑抱槐”、“暖石回阳”、“孔道大通”、“板桥垂钓”、“西坝看柳”……同时又是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弦子,苹果,石榴,辣椒之乡。还有“康宁寺”中供奉的一尊檀香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能言释迦佛》更是神乎其神。巴塘的美,美在山水间。这里四季分明,山青水秀,月月有鲜花,日日有鲜果,户户植垂柳,人人培奇葩。巴塘的美,美在文化。这里有动听的民间传说,有优美的弦子歌舞,有神奇的宗教文化和气宇恢宏的喇嘛寺。巴塘的美,美在心灵。这里的人民敢为天下先,思革思变,被历代作为“革故鼎新”的试验场,也出了不少风云人物。远的不讲,单说清朝以来,这里就发生了许多“你方唱罢我登埸”的变故。

  诗云

 麦秀蔬青柳色新,
 孤桑古槐又逢春。
 孔道大通奔骏马,
 板桥鱼肥慰忠魂。
 锐意兴复除弊政,
 为国固疆惹纷争。
 改流未捷身先死,
 一曲挽歌评到今。
 诗的前四句说的是红军北上,贺龙到巴塘的事,后四句说的是清朝“改土归流”的事。
 一瓯美酒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旅游文章不值钱(改宋朝吕蒙正诗)。旅游文章光说山水不行,光说人事也不行,只好夹叙夹议,蒙混过关,所以“不値钱”。(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二十七)

我的文章怎么成了麻辣流浪汉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21 20:34

版主:我只要求删发重了的其中一张照片和发错了的帖及要求删错的帖,怎么全删了?好不容易才弄好的。。。。。。麻烦!急啊!

    咋和版主联系?找得回来不?我是新手。。。。。。菜鸟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2-21 20:47

    谢谢楼主!一直关注中。。。。。。

        搜集了几张同行驴友06年11月在康巴地区拍的照片,尽快发上来!

                                       108楼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二十九)

  大鹏鸟落脚的地方--巴塘(三)

 观今宜見古,无古不成今。巴塘在中国近代史中充当了一盘政冶明星,着实风光了一把。打雍正爷把西藏分而治之后,推行“治藏必须先安康”的治边方略,调整中央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于是乎康巴地区就担纲起了巩固西南边防、稳定西藏局势的重任,成为中央署理西藏事务的“定海神针”,而巴塘首当其冲,扮起了“枢宻院”的角色。清王朝把稳定康区作为首选,先在康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改土归流”(江泽民有“稳藏必先安康”语)。
 清中末叶,驻藏大臣大都走巴塘到西藏履职,走到巴塘时,山青水秀,四季常綠,花巷柳街,官吏些留连裹足,贪恋安逸,或推病,或称路阻,停留在巴塘,修造行辕,对西藏发号司令,遥控指挥。实在抗不住中央旨意,也才懒洋洋打马前行,走走停停,一有借口就回巴塘安乐享受起来。年复一年,巴塘就成了控制西藏的大夲营,政治地位日益提升,当起了“政治明星”。尤为扯人眼球的数赵尔丰任川边大臣时期,赵尔丰首先在巴塘、理塘一带实行“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是一项多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核心是政治上改世袭制为任命制,即改土官为流官。为了使这项制度顺利实施,赵尔丰坐镇巴塘,按照省会的格局营造巴塘城防事务,兴办学校,兴办工厂,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奖农耕织,整顿宗教,整改税制,减轻徭役,构筑交通,移风易俗,革旧布新……。当时巴塘一派繁忙,也一派繁华,邮电局的有线电话可通芒康、盐井;美国传教仕带来的苹果种子,繁殖后户户栽培;造纸厂、印刷厂陆续开工;学校实行新式教育,主要用汉语教学;对寺庙人员进行定编定员,登记造册……具有深远影响的有两大政策,一是奖励通婚,婚后生子免费优先入学,优先做官,这为后来巴塘出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改革“乌拉差役”,乌拉即税赋,差役即建勤工。那时有人头税,双眼皮的女性要交两份人头税,天下奇闻。攺革从盐茶破题,规定了盐茶专营的各项细节,包括采购、运输、储存、价格、专营部门、报批手续等,大大杀了奸商的气焰,减轻了消费者负担。建勤工大概从秦始皇时代就有了,规定每户劳动力每人每年要无偿地为国家服役30--60天,如整治河道、修筑道路、或皇室官家的大型土木工程等,史上的“岁修”就是这类的无偿劳动,解放后演变成建勤工,后又“以工代赈”,现在基夲取消了。藏区的差役主要供土司头人、寺庙活佛差遣,繁杂沉重,名目多如牛毛。赵尔丰以公文形式规定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人才能派人派马派牛支差,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人才能派捐派粮派酥油,这也大大减轻了劳苦大众的负担。
 赵尔丰在改革的同时,向清朝迋呈折,奏请组建“西康省”,后因辛亥革命被搁置,直到1939年被刘文辉实现,这就是“西康省”的由来(参阅代理川滇边务大臣傅嵩炑《奏请建设西康省折》)。
 改革本是件好事,但操之过急,方法不当,也会变成坏事。赵尔丰推行改革,文的武的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也真是雷厉风行,这可惹恼了巴塘土司和寺庙上层,他们殊死反抗,发动暴乱。1905年(光绪三十年)三月初一,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一行人从巴塘回内地,走到城郊鹦哥嘴被戕,史称“巴塘之乱”或“巴塘事件”。清廷派重兵镇压剿灭,当时查树山一暴乱窝点全部被屠。这次镇压使当地的土豪劣绅几十的年喘不过气来,暴乱指挥部“康宁寺”被毁。凤全被害事件至今评说不一,真是“一曲挽歌评到今”!
 看官,上述史料夲与旅游无关,但是,到了巴塘,不了解这段历史,你枉自到了一趟巴塘。从某种意义上讲,巴塘是历史变故的寒暑表,是游人思前想后的殿堂,也是游人如何评品今日改革的讲习所,更是游人体味上层建筑对経济基础反作用的好去处。(下篇题目:五最之乡--得荣)

发表于 2007-2-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