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伟)墨绿的山峦,平整的田畴,纵横的阡陌,袅娜的炊烟,当深秋的一抹阳光拨开薄雾为太平山村农耕的村民剪出一柱柱游动的影子时,这个位于川南边陲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大山里绿色山村显得更加诗意而宁静。迎着一缕缕带着山草味的清新空气踏进村子,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得知山村将“大兴土木”,10月28日,笔者踏访了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山村。
100余户人家将集中居住
阡陌纵横,溪水潺潺,鸡犬相闻。站在村头极目望去,只见盆地型的村子里,星罗棋布着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楼和白墙青瓦房。
见到村主任白维财的时候,他正带领几个村民在村子里为环村公路放线。拍拍手上的泥土,白维财指着前面的一大片原野有些兴奋地拉开了话夹子:“前面的这一大片就是我们规划的新农村集居点,建成后,100余户人家将集中居住在这里。”
让村民惊喜的是,伴随着国家实施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的春风,太平山村最近被叙永县确定建设的“产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县上将整合饮水工程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约3000万元,对村子进行打造。”白维财说,即将动工修建的集居点,将在村子的盆地中心开出一条1公里长的大道,规划的100余套独门独院的川南特色民居将沿1公里道路的两边修建,每套房屋占地120多平方米,一楼一底。配套建设的还有学校、敬老院、村活动室、健身球场、老年活动中心、公交车站点、医疗站、超市等。
“为了抓紧时间,我起早摸黑、天天熬夜做资料等,都有半个多月了。”白维财的脸上充满着无比喜悦的神情。
新兴产业呼之欲出
太平山村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多少年来,12个社3400多勤劳而淳朴的村民在这里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养殖生猪鸡鸭生生不息。
村民常年种植玉米2000多亩、水稻2000多亩,近年来种植竹子8000余亩,通过成立养猪协会带动后,全村有20多户养猪大户走上了“种植黑麦草—养猪—沼气—水果”的道路。今年全村人均收入3500元。
怎样才能不让村民守着漂亮房子过紧日子,这是镇、村在规划建设集中居住点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让村民增收,几天前,村子特意请到了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农业专家——广元市苍溪县雪梨产业办公室主任韩顺利到村考察规划。经考察后确定,在这个村子里可以种植110亩无公害绿色雪梨。仅此项产业,盛产后,亩产值就可达1万多元。
白维财还向记者透露:去年,他和村支书王方华投资10万元租地60亩,试种杭白菊,虽然遭遇干旱将杭白菊晒死了不少,但是依然没有亏本。
“马上动工的饮水工程建起后,明年全村就可以种植杭白菊200亩,总产值应该不低于80万元。”白维财说,“水源保障了,我们还要种植500亩油菜,所有的产业加起来,预计全村的人均收入可以翻一番。”
生产设施将全面改善
太平山村可谓一个偏远的旱山村。村中心距离两河镇政府所在地两河场镇约7公里。
由于山坪塘及沟、堰、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致使全村发展产业受到制约。“明明种杭白菊是赚得到钱,但是今年我们都没有种,就是害怕今年又遇上旱灾,所以没有种。”白维财一语道出了缺水的艰辛。
据白维财介绍,投入594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投入100万元的饮水工程项目,不仅将彻底解决缺水、用水等问题,还规划造竹600亩;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除了将硬化4.5公里水泥路、新修400米公路外,还涉及河床整治、产业培育等等。
显然,集中打造的新农村集居点,将集“宜居、宜行、宜业、宜学、宜医、宜购”等于一体。
“我们还打算将村头的天然溶洞——黑洞利用起来,通过办农家乐的方式来发展旅游。”在白维财的眼里,这里还“宜游”。
一切美好愿景的实现指日可待,因为太平山村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冬天,全村的建设必将如火如荼。
仿佛,山村的空气更加清新,山村的薄雾更加朦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