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0|评论: 0

《一九四二》没有灵魂的影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2的手法没亮点,故事无推进,情感没起伏,主题没升华,这剧本只算是合格的报告文学,拍成电影太贫乏太面面俱到又蜻蜓点水,说是纪录片又太多虚构刻意编排。如果说以民众苦难为题的电影就只能这样不停用多到不必要的血腥残酷画面“感染”观众,那么我只能说它是一部靠卖惨来消费灾难的影片。
  一部优秀的甚至只是合格的电影,不论观影过程如何,最后都应使观众的情绪有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既可以是出口是发泄点,也可以是绝望到内伤的死路。
  但一九四二从前面的惨,到中间的好惨,直到最后的真的好惨,角色置身极端环境中没有心理上的可信转变,没有行为上的合理异化,始终比观众还淡定,还冷静,发生的如卖女儿卖老婆的所谓极端选择是旧社会风俗下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的,根本远不及大饥荒对人的伦理会造成的破坏程度。
  这样一部情绪没有任何的推进的电影却不遗余力得表现着毫无必要的露点、断肢、死婴画面,是想感动人还是吓唬人?这和你不笑就屎尿屁性咯吱你的喜剧又有什么区别?
  对灾民行为及心理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对人祸没有深层次的剖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倒是一提到日本人给灾民粮食立即加一段儿日军官滥杀百姓的戏保证政治正确。
  如果说一九四二如此的肤浅表面以惨卖惨是因为审查制度严苛而不是导演水准有限的话,我想问的是,既然在现有制度下不能给观众呈现一部优秀的电影那导演拍这样妥协影片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导演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在哪里?没别的题材可拍吗?
  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冯小刚一再忽视对制度弊端、人为灾难等的深度挖掘,全部换以肥皂剧苦情戏卖眼泪给观众却让人看后只得廉价的感动没有任何情感上的打动和思考上的升华,和发国难财有什么区别?你眼里除了票房,还有哪怕一丁点儿电影追求吗?
  起码从现在开始,我对你的电影永远说不!
     看完这个电影,我最大的疑惑就是:你到底想让我们知道什么?作为观众,我没有从这电影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或是任何看电影的乐趣。可以这么说,这个电影除了展示编剧老家那场大饥荒以外,没有任何思想性的东西在里头,干巴巴的,而且展现这场大饥荒的过程也充满虚假。于是,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刘震云和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假、大、空。
  首先我不能接受这个电影的叙述基调。原著小说的结尾是与大饥荒无关的两则启示:一则是离婚启示,一则是脱离夫妻关系的启示。刘震云这么写的用意,应是一种反讽和戏谑,是想写生命与死亡的虚无感。但是总让人觉得拿腔捏调和油滑。——他作为编剧也把这种腔调带进了电影。电影开头就是独白,大意是一九四二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老家河南大饥荒,蒋介石访美,丘吉尔感冒。之后这种所谓的“幽默”在电影里时有发生,让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笑。这样的题材,充满了残酷的死亡的电影,这么严肃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加入这些不严肃的东西?一边是大饥荒与日本人扫射下的惨烈死亡,一边是这种“幽默”,你到底是想要让观众哭出来,还是想让观众笑出来?是想调节电影的节奏吗,那只能说你叙述的能力欠缺。
  原著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本来就是一部模棱两可的小说,没有什么故事性可言,仿佛是新闻调查。很难说具备改编的质素。电影跟小说一样,也是没有什么故事性的。好吧,我们也不要故事了。但是你要说什么?电影除了展示饥民们的逃荒之外,还连篇累牍地描画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员们。由这些官员我们可以知道最起码的一点,那就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员的救济不利使河南饿死三百万灾民。除了这一点之外呢?这些人物的面孔不厌其烦地出现,是想展现陈道明的演技吗?还是想给冯小刚自己的老熟人更多的出场露脸机会?——也就是说,这电影的很多叙述都是多余的,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蒋介石慰问阵亡官兵子女的一场戏,有什么用?还有Tim Robbins和张涵予的角色,于剧情也是无用的,而且他们两位贡献了全片最惊悚的段落:在教堂用英语对话,用的是悲伤的悲天悯人的语调。回过头来再说对蒋介石的刻画,仍然是浮光掠影的,没有中心点。总之电影框架看似拉的很大很气派,但内里都是破棉絮,没有用。那么,“灾民们”呢?只要说一点,那么这些人物全都不可能让人信服了,那就是外貌。——你见过饿了那么久的饥民,个个脸蛋还都是那么饱满的吗?只从这一点来说,这个电影就像一个走过场。我记得《辛德勒的名单》有集中营里犹太人裸身排列的画面,那真的是骨瘦如柴,这样直观的东西一看就会震撼。也因为是直观的东西,如果是假的,便让人丝毫无法信服。——这是《一九四二》最没有诚意的地方。再看看这些演员,张国立,张默,徐帆,冯远征,王子文,范伟,等等,哪一个跟冯小刚或华谊兄弟没有深情厚谊?不是说这些演员不好,但是他们没有经过挨饿的饱满的脸庞实在让人无法进入人物的心。
  故事的中心找不到,人物的塑造不再能让人信服,这样一个走过场一样的《一九四二》,真是让人丧气的。由此,如果说《一九四二》温故的是什么,至少可以有两点:刘震云对自己家乡河南和自己内心世界的顾影自怜;冯小刚对电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伟大追求。不过可惜的是,都没有让人感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