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市民甜而有德!
十年前的那天(2001.9.11),美国遭遇了一场规模空前,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由本拉登派遣的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两座纽约地标式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瞬间轰然倒塌,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国防部被炸塌一角。另4座建筑也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三千多人遇难。
危急时刻,美国面临死亡威协。当时美国政府立即封锁了领空,关闭了所有的机场,全部正在飞往美国的飞机都被告知,他们目前只有两种选择,飞回原出发地或就近找机场降落。如误入美国领空,一律按恐怖袭击对待,击落。
人口不足九千的加拿大小镇甘德,突然落下了50多架大型客机。乘客加机组人员足足有一万多人,镇上仅有的三四个旅馆远远无法应付。
当时甘德家家户户敞开家门,无偿接待了这些陌生的不速之客:腾出最好的房间、提供最好食物、开车带他们四处游览、安慰他们惊魂未定的情绪。
义工看到旅客无法冲澡,就把他们带到她自己家,拿出毛巾和换洗的衣服。临出门时告诉大家,冰箱里有吃的,衣柜里有换洗的衣服,需要什么就自己拿,连车钥匙也留给了客人。
甘德的大型商场以及超市也都拿出了帐篷、气床、食物 、水等旅客所需要的物品。电话公司在街道上摆放了桌子,准备了成百部的电话,以方便旅客和家人联系。全镇所有的商店对旅客全部免费,需要什么尽管自己去取。有线电视公司连夜在旅客下塌的地点安装电视,让旅客及时收看CNN的新闻。
药房则免费为旅客提供约一千元的处方药品。当时正在罢工的校巴司机,也纷纷重返工作岗位,驾车为旅客提供交通服务。
甘德镇一个社区中心外面排着长达三公里的车龙,那些汽车载着镇上居民捐给机场旅客的食物、衣服和住宿用品。还有很多居民在红十字会、救世军、会社和教会等团体机构的统筹下义务带领旅客在附近地区游览和购物。
一位80岁的老太太,自己无法开车出门。她就在家里准备了一批毛毯、被子、枕头,多次打电话要志愿者立即送往学校,交给那些旅客。
这些爱心行动是不是由联邦或省政府动员发动的呢?完全不是。当时事发突然,任何一级政府都没有预料到,也更没有应急方案。民众是一传十、十传百得知机场滞留了一万多名不知所措的旅客后,纷纷自发赶到机场尽力相助。镇政府当时能做的,只是开放了镇上的几所学校,临时安置旅客,但也只是安置了一千多人。其余上万人,都是被居民三五人一组领走的。当时,没有人知道美国领空究竟什么时候重新开放,可能几小时,可能一天或几天。一旦接到复航通知,旅客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立即登机。所以,居民领走旅客前,必须登记说明去向,并留下联络电话。你几乎无法想象,全部登记竟然是由甘德居民志愿者主动完成的。
当晚,甘德镇比圣诞之夜还热闹:家家为客人制作丰盛大餐,户户捧出珍藏的美酒,款待来客。转天,许多居民要去上班,他们告诉客人要象在自己家一样随意,饿了渴了,随时打开冰箱吃喝;要上街走走,可以开家里的车,也不必锁门,因为在甘德锁门既不礼貌,也没有必要。
朴实善良的甘德镇民众真诚地做到了:只要他们需要,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安慰,甘德人都毫不吝惜。一切只为了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安全。
纪念碑是为911遇难者建的,也是为甘德人建的,更是为甘德精神建的。
这些旅客在甘德住了四五天,却有很多人喜欢上了甘德。几天之后,美国领空重新开放,所有客机飞返美国。
后来,美国大使专门赶到甘德致谢,他是否带来了美国政府的拨款?没有,只有一声谢谢。倒是那些乘客,几年来不断回馈甘德,有人为学校捐出全套最新电脑设备,有人出资扩建公共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十年下来,许多当年的旅客与主人成了好朋友,时常互相走访
甘德居民目前对镇长不满,有人甚至提出要罢免他。只因为镇长时常应美国各地的邀请,去美国大谈911事件中的甘德,使得居民们很不舒服。居民们说,我们只是做了所有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做的事,完全不值得渲染,更无需拔高,特别是不应该让它成为甘德的标志。
这是多么谦卑无私施恩不图报的民众!
美国政府把甘德人那种无私助人的精神称为“甘德精神”,并在此建了一个911纪念碑。在一个偏僻社区的一处不起眼的湖边,有一座不高的石碑,上面写着:献给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和他们的家人,你们是我们社区的宝贵财富!纪念碑是为911遇难者建的,也是为甘德人建的,更是为甘德精神建的。纪念碑使那些不期而至的空中来客忆起加拿大对他们的亲善和慷慨。
甘德镇居民表现出的这种朴实善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自由世界实在很是平常。可以说,随处都会发生和碰上!在危难之际给人以帮助,谁都会挺身而出,乐于出手,并以此为快乐和自豪。甘德民众说:“知道我们能够使得他们感觉到象在家里一样,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这样我们感觉很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