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原创]新安江之旅——十里画廊之美(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樟树,大!只见过这么大的榕树[黄角树]。

这棵树起码五百年以上。[大概远远不止]多年生的乔木生长是很慢的。

童童冠盖蔽天日

碧碧香树多虬枝

不知何年何月生

神农恁是渺不知

   -------

物华天宝在江南

锦树华盖翠绿天

平眼旁观兴亡事

西蜀男儿也开眼

谢谢!开眼了!

发表于 2007-4-1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河流远思,
浓雾锁大奇。
青山埋历史,
我辈何功绩!

好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概。

----------

山高水长路不平,

树密竹青辞友人.

拔云揭雾山欲深,

轻舟独钓菜花坪.

好一个饱尝美景而“独钓”!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棵大树是我们极少见到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此图是我们同行的老师拍的,相机好,角度也好,你看这粗大的树干

真是——

   千年一樟树,遮地避天连。

   孩童若相嬉,藏匿缝隙间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樟树,大!只见过这么大的榕树[黄角树]。

这棵树起码五百年以上。[大概远远不止]多年生的乔木生长是很慢的。

童童冠盖蔽天日

碧碧香树多虬枝

不知何年何月生

神农恁是渺不知

   -------

物华天宝在江南

锦树华盖翠绿天

平眼旁观兴亡事

西蜀男儿也开眼

谢谢!开眼了!

~~~~~~~~~~~~~~~~~~~~~~~~~

好诗句!谢谢一村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这樟树的一角,那浓密的树阴,为多少人遮挡过这炎炎骄阳……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遮天的大树,正展开你那宽阔的胸膛,凝望着这块深沉的土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千年的古樟树,你看尽了人间的冷暖春秋,那庞大的树根,护住了多少英雄儿女……

   只可惜,我的网易拍啊,却无法容纳你那硕大的身形……


发表于 2007-4-1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地方啊——

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我随驾驶员乘车先到了深渡,啊,又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集镇。

   新安江畔的深渡,是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安徽境内重要的中转站,位于歙县东部,属于歙县管辖。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里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

  这里风景秀丽,江面开阔,却又两岸奇峰高耸,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往返。979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1159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谐)”的千古绝句。

  深渡镇则依山傍水,分外灵秀。

   忙不迭的拿出网易拍一口气拍摄了许多片片,心中暗暗自喜:这回我可是看到的比各位多啊,拍得片片也多!真是高兴……

   接到了大家,上车,继续前进。傍晚时分,进了歙县县城。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

   解决了肚子的温饱问题,拿上网易拍,开始了歙县县城的游览。

   歙县——古称徽州,是全国文化名城之一。歙县是一座山庄式的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歙县文物古迹十分丰富,现存古遗址十九处,古墓葬十三处,古建筑三百八十五处。稀世罕见的许国牌坊和棠樾碑坊群,气度恢宏,古雅壮观;明代三桥,宋代两塔,文房四宝,名特土产,徽州名菜,令人流连忘返。徽州,被人们称为人文博物馆。

   这里我曾经来过好几趟,原先那古韵尚存的窄窄的石板路,已经被宽宽的水泥长方条块所代替,实在遗憾,让这座历史名城印上了“伤痕”!

   歙县县城实际只有一条长长的老街,这条老街上有著名的许国石坊、斗山街等。斗山街坐落于歙县城内。这条古街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因为已经入夜,斗山街已经熄灭了灯火,只能站在街口张望了一番,那里的美景,也只能是“望洋兴叹”,而无法拍摄了,我们只拍摄了世界上仅有的八角牌坊——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得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栏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

   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黄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

   看到这座“许大学士”牌坊,心中感慨万千:古人集智慧和勤劳,为后人留下了这蔚为庄观的建筑,后人竟然不知道精心维护,以保证让它流传万代!

   你看,周围的建筑与此格格不入,连那些路灯都摆放的不是位置,遮挡住了这座牌坊的原来风貌。还有这牌坊的前后都是些不入眼的遮挡物,连它真正的相貌,也无法再现在我们的面前,选择了无数个角度,都无法将它的全部摄入镜头,只能将其分割开来,局部拍摄。就是这样,还是显现出这座著称与世的牌坊一斑之壮美!

   走过牌坊,又见东樵楼。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

   歙县城内还有二座樵楼,一为南樵楼,俗称24根柱,据方志记载,此楼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现存的南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

   匆匆走完了歙县县城,那过往的风貌早已在点点逝去,最使人遗憾的是,那著称于世的古建筑“斗山街”,却因灯火皆无,而无法窥其俊貌,只得怅然而归……

   两天的行程虽然仓促,但留给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那美丽的新安江画廊,乃大自然天造地设之作,至于龙川之壮美,家朋之馨香,绵潭之秀丽,深渡之古老,乃成吾记忆中一串硕大的珍珠,时时感慨于苍天之杰作!

   让汽车缓缓行驶,让美丽渐渐浓缩,让记忆慢慢永恒,永恒在心灵的深处!

   再见,龙川!

   再见,家朋!

   再见,绵潭、漳潭、深渡!

   再见!新安江,我心中的永恒!

                  

                  

       ······全文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影君!

新安江确实美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深渡镇,那一条不甚宽的路上,却树起了这么一座精美的雕塑,只是很遗憾,那蛛网似的电线遮住了她的俊美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就是深渡港,向里探询,你就会发觉,为什么深渡是这样的诱人??


发表于 2007-4-1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萍姐,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优秀.请问你是四川哪个地方的人?能否认识你真人?[em02]

发表于 2007-4-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去过此地的,可能都知道新安江的风景美。而对于未去过的我,

却只知版主的文章美,送来的照片美。

     谢谢版主给我等带来了美的享受。

发表于 2007-4-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以为歙县地方冷僻,其实是通衢大道,

水旱码头,南来北往,东西交流要冲。

谢谢好文章!

发表于 2007-4-1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已经有现实意义了。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菜花黄满山

 遍漫烂仰笑天

 姑踏青哼乡曲

 锦继续添新篇

 春两会绘蓝图

 业发展道路宽

 村通电修公路

 促经济翻几翻

~~~~~~~~~~~~~~~~~~~~~~~~~~~~~~~~~

谢谢yzy感悟大哥!

你的即兴赋诗,让新安江的古老村落有了现代的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去过此地的,可能都知道新安江的风景美。而对于未去过的我,

却只知版主的文章美,送来的照片美。

     谢谢版主给我等带来了美的享受。

~~~~~~~~~~~~~~~~~~~~~~~~~~~~~~~~~~~~~~~~~~~~~~~~~~~~

谢谢今宵先生的赞语!

有机会,一定来我们这里走走,萍水当尽地主之宜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格桑拉姆在2007-4-19 14:51:00的发言:
  萍姐,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优秀.请问你是四川哪个地方的人?能否认识你真人?[em02]

——格桑拉姆妹妹:我是安徽省芜湖市人,和四川相距千里之遥,你可以和我联系,我很喜欢你的文章!

我的QQ:317101295。

欢迎格桑妹妹来安徽作客!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以为歙县地方冷僻,其实是通衢大道,

水旱码头,南来北往,东西交流要冲。

谢谢好文章!

~~~~~~~~~~~~~~~~~~~~~~~~~~~~~~~~~

谢谢一村先生!

我虽是安徽人,也是首次见到这里的美景!那里应该是真正的田园风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