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全古为斯榆地(也称徙都),新石器时代即为古氐羌族人聚居之所。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相如受命略定西南,斯榆之君请为内臣,以故徙都(今始阳镇)置徙县,为天全建县之始。唐天宝元年(公元734年),在故始阳县置始阳、灵关、安国、和川等四大兵镇。唐代中叶以后,始为高、杨二土司统治,达七百年。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置天全州,治所今城厢镇,隶属雅州府,并于今始阳置分州,道光时裁撤。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厅,改天全州为天全县,治地今城厢镇,属建昌道。 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进入天全县,建立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1939年,西康建省,天全县属之。1950年2月8日,天全县人民政府建立,属西康省雅安专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1955年西康省并入四川省,天全县属四川省雅安专区。1968年专区改称地区,天全县仍属雅安地区。2000年12月10日,雅安撤地设市,天全县属雅安市至今。 天全为地名始于元代,据《天全州志》载,境内有天全山,且自来多雨,在古大小漏天之间,于飞仙关入口处,旧名“漏阁”,古称“漏天”,俗称“天漏”,易漏为全,故名天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