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筠连县 林业局 苗圃筹资20000元历时三天从陕西秦岭北坡引进筠 竹400株,已在 林业局 苗圃廉溪基地、玉壶公园 竹园示范种植。筠 竹(刚 竹属,为淡 竹的变型),杆高5~10米,径2~6厘米,幼秆布满白粉,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块,县多相重叠,箨舌截平,暗紫色。此 竹杆色美观, 竹材匀齐劲直,柔韧致密,是世界有名的观赏 竹种,但分布有限,正处于濒危状态;筠 竹笋可食,比筇 竹(罗汉 竹)笋早15~20天,笋质细嫩,色泽金黄,肉厚孔小,味鲜可口,主要主要出口 日本, 价格比筇 竹笋高0.5倍。 据考,筠连县县名即由筠 竹而来:该县唐初名筠州、连州,元合名筠连州,明洪武四年始名筠连县;1686年康熙《筠连县志》卷一“建置沿革”明确记载:“筠连,属叙州,以地多筠 竹故名”;1618年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之十五“川南道·叙州府”也有“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 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记载。 2005年6月,时任筠连县委书记李勇蔺在“应加大筠 竹种植面的建议(书记信箱)”中认为“把城市建设与凸显地方特色特别是独特的文化内涵有机统一起来,是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一大趋势,以筠 竹打造筠连城市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进而挖掘独特的筠连 竹文化,是展示煤都‘绿色’底蕴的一个好的思路。”2006年11月,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原省 林业厅厅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在“没有必要发展筠 竹吗(书记信箱)”要求市级有关部门支持筠连县开展筠 竹引种示范。中共筠连县委副书记张仲均对 林业局引种也作了明确要求,筠连县 林业局为此还召集城建、水利、文化等部门专家进行了座谈。 为了发展筠 竹,筠连县富民肉联厂2004年5月投资10000元先后从河南、浙江、陕西、 云南等地引进筠 竹8株试种,由于引种季节的影响,当年实际成活仅仅1株(现在已经没有)。此次引种示范种植,由于有两名 林业专家24小时跟踪,加之引种量大, 预测筠 竹成活率可达95%,2010年筠连县将发展到10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