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2月17日,农历大年初八,春已回会东大地,走进嘎吉乡响水村四社,一片生机盎然,去年的烟地上,光叶紫花苕、小麦、胡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伴着春色,村民们正在忙着育苗,翻挖烟地;施工队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开发、边坡护耕工程……一片沸腾的劳动景象诠释着春的魅力。“我可是费了不小的劲才争取到这个管理大棚的机会,我们社有33个育苗中棚,我只管理其中1/3,另外还有2人。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技术哦,为以后的大田管理积累经验,”在该社烤烟育苗点,正在苗棚前间苗的赵昌明说。记者看到,苗盘中的点点烟苗已经长出了两片柔嫩的新叶,泛出晶莹的绿光。
他告诉记者,这个阶段苗管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育棚内温度,防止烧苗、冻苗,监测营养液,按标准施肥,间苗,剔除弱苗、坏苗、杂草,为壮苗营造有利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技术活,关系着全社人一年的收入,马虎不得!”他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可不敢懒惰,许多人家三天年都没过完就进地了。而且,大年初七,张县长还亲自到我们社来指导育苗,我们可是深受感动啊,不好好努力,还对得起人吗?!”正在旁边地里用微耕机耕地的刘全琼说,今年全社人都热情高涨,要大干一场,“去年烤烟烤完以后,我们的土地都被‘整’了。你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要结束了,大家都忙着趁早翻挖土地,好多晒一下,杀菌嘛。还准备以后联合买一些小型机械回来,这些成片的土地正适合用。”
傍在响水河旁的响水村四社,处于龙滩水库灌区腹心地带,是嘎吉乡烤烟主产区,也是会东县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之一,现在已成长为千担社。“信心源自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乡上牢牢把握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试点的各项烟草优惠政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撬动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响水四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的烤烟规模和水平在全县也是叫得上字号的,”正在大棚里“巡视”的杨安才社长说。
2010年以来,该社先后实施了烟地整理、烤房新建改建、烟基路修建、烟水配套等工程,种烟条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行业还在该社建设了一个烤烟生物肥厂,预计在今年4月将试生产280吨,这个社将第一批受益。正式投产后,该厂年产能可达10000吨,烟农将用上绿色环保的生物肥料。
“这几年我们社的烤烟丰收得很,烟农手中的钱年年增涨。去年我们40户烟农户平收入4万余元,18家超过5万元。这让出去打工的人看到了在家门前也能致富的希望,纷纷回来栽烟,去年种了488亩,今年小幅增加到510亩,预计可收购烟叶1500担以上,产值200万元以上。这还是受计划的限制了,不然,再增加个百十亩也消化得掉,”杨安才说。“这两年来,我的收入也是节节高啊。前年6万多,去年8万余元,今年又得到16亩的计划,按照宣传的政策,如果不遇到严重的天灾,收入10万元应该没有问题,”赵昌明终于停下手中的活。
据介绍,前几年,该社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近两年开始陆续回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壮大产业,该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培育烤烟种植大户,发展烤烟种植家庭农场,借助烤烟专业合作社“减工降本”的优势,积极引进和推广烟叶生产机械,推行机械化生产作业,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上焕发了新活力。
(王礼兴毛永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