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50|评论: 11

人兽之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篇 道德家的狗尾巴 一、 引子 与道德家辩论是严酷的修炼,道德家的价值观令人费解。他们不遵从理智,而把道德确立在一切理性之上。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模糊的正义观念,确信这个观念具有第一价值的支配性质,尽管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观念的本质。当你进一步追问“这个观念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以完全非理性的方式诉说了一种类似道德的习惯。无疑,他们认为自己阶级的生活习惯乃是世界的正义所在。这一切错误的渊源都是对于理智的背离。这并非是对于道德家的谴责,而是治愈他们习惯性的反理性的恶疾。 二、 中国道德家的历史 中国的道德家产生于儒术教育。因为儒家垄断了教育,新生的知识分子都在诞生之日打上了儒术的烙印。儒术的本质是什么?从历史渊源上说,儒术是贵族世家的家庭教育手册,一部培养贵族少年的工艺范本。所谓工艺,是指具有一个实践动机的手段集合。儒术的实践动机就是培养新的权力贵族,从历史上讲,它就已经具有了其本质决定的非正义性。追索它的原型,儒术不过是对商王朝和周王朝权力贵族的生活习惯的陈述。中国的道德家一贯秉承着儒术道德,而这种道德的本质是权贵阶层的生活习惯。 三、 道德的本质 其实,一切道德,无论是儒术道德还是西方社会的道德,其本质是习惯。道德家所陈述的因果以及其他哲学关系,都是出于自己的生活习惯,所以他们的判断具有鲜明的非理性特征。中国道德家常言“祖训”、“传统”,就是此意。某种习惯成了指导现实判断的标准,为了把这种习惯区别于其他更普遍的生活习惯,人们称其为道德。 四、 道德并非来源于信仰 有人以为信仰产生自律的德行,而说道德源于信仰;这是误解。信仰是理智人的价值判断的根源所在,而理智人的价值判断并不是出自自身习惯。所以,信仰并非道德的本源。没有信仰的人,他的价值判断是立足于“利”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拜物”和“拜金”,从这点上看,马克思教义与立足于“利”的拜物标准是竞和的。马克思教是一种隐藏至深的极端拜物教(可以参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简单地讲,理智的现实价值判断的标准无非有两种:一、物质利益;二、信仰。其他的判断标准都是非理智的,其中以道德家为代表的一派以习惯为判断准则。以一个现代人的观点,我必然同情阿博拉尔,但如果我生在他那个年代,我会谴责他的师生恋行为。道德的习惯本质不是昭然的么? 五、 道德的本源 说道德的本源,其实是说道德习惯的形成因素。既然是习惯,就产生于某种行为的难度,或者说“代价”。越是代价低的行为,越是容易成为习惯(这也体现了习惯的经济性)。基于一个现实目的,个体所采取的行为越是容易,这种行为成为“道德”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当下的道德体现了所在社会的“品性”。这种所谓品性,完全是无序和下意识的,以至于我们在试图分析某民族的本质是非常之难的。而这种品性,体现的正是这个民族的开化程度,在某个侧面上也反映了此民族自由的程度。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民族是品性低下的,至少要比一个世界化的民族低下得多。因为他们的品性体现为一种可悲的狭隘,是一种在极度自尊自大到自卑自贱的双重爆发下失禁的道德激情。这样的民族,远未开化,自然也不识自由。当自由之火被恶徒浇灭的时候,他们不是高呼要重获自由,而是卑躬屈膝地图苟安。然而,这种品性的形成,也与习惯自身的不断强化有关,奴隶不断重复“我是奴隶”,他最后忘记了那原本属于他的自由,习惯在恶劣的品性刺激下更深刻地在这个民族身上打上奴性烙印。这时候,道德已经变成一种极端反自由、反开化的群体习惯了。 六、 道德,社会变革的阻尼 社会变革无非有两种,有利的和有害的,或者说进步的和倒退的。作为社会习惯,无论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道德都是阻力。这是道德的性质,毋宁说是习惯的性质。任何习惯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它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总是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但它更像是振荡电路中的阻尼量,可以使变革的波澜逐渐趋于平稳。那么,振荡的能量呢?被民众那浩大的胃口消化了。一个波澜,比如“日心说”这个在中世纪基督教道德不能接受的巨大波澜,最终被逐渐消化。现在,还有因为反对宗教教义而被火刑的人么?道德逐渐接受了变革,日心说以及对待科学的态度逐渐成为了道德的必修课,道德家,无论是宗教道德家还是世俗道德家再也不能烧死布鲁诺了,而维护布鲁诺又成为了他们的工作。这说明,社会群体习惯在不停地演进。这种演进宛如电路的振荡。 七、是什么造就了好的道德? 道德是习惯。好的秩序产生好的习惯,自然也就造就好的道德。秩序就是社会的硬框架,它描摹了一个社会框架,但不去具体地填充内容。秩序是形式,道德和文化是质料。形式规定了质料的样式和尺寸范围,具体产生什么样的质料,完全是偶然的。相对而言,秩序是这个系统的必然因素。秩序造就了道德,一个鼓励经济性、人道、理智的秩序才能造就一个人人乐而谈之的道德,在这个道德习惯下,人人谈论的是慈善以及引领世界的科学;你看不到用道德手电筒互相指责的道德家,因为道德家在理智的感化下将全部辞职,道德有秩序来维护和发展,道德家不是要失业么?那个社会,也有人在执着于道德,但那是把道德作为科学课题研究的,研究未来的道德形态。当一个社会,道德家大规模涌现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的秩序被严重破坏了,起码是这个秩序不能维持自身了(我们知道靠暴力维持的秩序就有这个特点,到了一段时间,就面临最可耻灭亡,死相那个惨啊)。 八、 道德家的死穴 道德家的死穴就是不能理性思维。基于习惯的判断方式决定了他们与理性无缘。他们往往自吹自擂,把自己的道德标准或者某个意识形态载体捧上天,而你一问他实践结果如何,他又闪烁其词,不知所云。这就是道德家非理性的恶疾。一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就难以改正。道德家就是这样的人,有头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戴帽子的,有眼睛不用它看事实,而是找他人小辫子的,有心不用来找寻真理,是拿来卖给权贵的。这就使得道德家在历史和现实都是双重的声名狼藉,最后这些道德言说者无一不和权贵媾和,放弃了一切社会理想,成为真正的特权辩护者,被暴怒的民众撕成碎片扔进文化垃圾桶。道德家就是现世小丑,任人耻笑的一群文化小瘪三。 第二篇 妖魔当道 一、 新儒家的全裸艳舞 就像家犬一样,儒术道德家被中国各朝各代的若干君王豢养,已经繁衍出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无数儒术道德家品种。其中首推最新交媾培育成功的“新儒家”。无论是以蒋庆为首的儒家政客,还是以王达三为首的文化宿命论派,都是在未来势必要与权力贵族媾和的卖肉者。在销售驴肉和腐朽思想的网站上,这些文化道德家一呼百应。不久前,王达三导演了一场并不成功的献媚大戏,由九个或者十个博士生组成的青春邀宠献媚团忽然出现在权力老爷们的年度大宴席上,“我们可以作文化警察,抵制西化派、民主派的在文化领域的进攻,扭转全国的世界化倾向!”正当权贵们刚要抛出橄榄枝,拒绝之浪涛在中国这个本来并不算宽阔文化河流里不可思议地翻滚起来。我敢保证,任何人,包括王达三和权贵们,都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 “十常侍”事件之后,王达三文化宿命论派依然继续兜售他们的理论。其实,不要被他们可怕的外衣迷惑,文化宿命论是再简陋不过的小儿论。文化宿命论或者叫做文化本体论,是指对中国人这个现实概念进行文化绑定,也就是把一个文化义务强加给中国人,想作、想称为中国人,就要学习儒家文化。对于那些不愿接受《孔仲尼权贵道德读本》的人,他们一概进行寡廉鲜耻的污蔑:什么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什么文化自宫,等等。 不过,中国当下任何现实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权与特权”之间的永远不可化解的对抗所产生的问题。从这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到,新儒家所宣扬的“王道政治”与“民主宪政”之间的本质差异,也不难想到蒋庆儒帮邀宠献媚之心的迫切。在全球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世界,“民主宪政”为什么会在中国遭到来自文化界的抵制?联想一下,儒术士大夫道德家在历史中的一贯表现,所谓王道政治的动机也就逐渐明朗了。 对于一个深深惧怕民主宪政的“国家”,在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化浪潮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7-12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长,没看完。改天看完。

发表于 2008-9-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说什么?

发表于 2011-4-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

发表于 2011-4-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再次路过还顶贴

发表于 2011-4-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再次路过还顶贴

发表于 2011-4-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再次路过还顶贴

发表于 2011-4-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再次路过还顶贴

发表于 2011-4-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再次路过还顶贴

发表于 2011-4-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啊

发表于 2011-9-3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