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67|评论: 0

新华网评:县级以上公务接待经费公开传递啥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22:51 | |阅读模式
  徐 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说,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

    目前,中央部委以及各省区市已公布“三公经费”。此次强调县级以上政府公开公务接待经费,意味着政府账本公开又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公开公务接待费是一个廉洁政府的应有之义。靠纳税人供养的政府,公布招待费理所应当,否则难以取信于民。严控三公消费,中央三令五申,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打折扣”、“搞变通”,大吃大喝迎来送往。长此以往,浪费的不仅仅是纳税人的钱,还损害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将乱花钱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必须加强制度设计。公开是制度建设的一部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和紧箍咒。政府怎么花钱、花多少钱,不能自己说了算,也不能仅仅在在小范围内公开,应该让所在地的所有群众都知道。只有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政府的钱袋子才能不乱掏、不多掏。

    从不公开到公开,进步很大。但公开不是目的,让群众监督才是根本。“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李克强总理如此强调,是对公开接待经费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网民对一些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惜墨如金”表示不满,大呼“看不懂”。例如一些项目只罗列了大量数字而缺乏必要的说明和解释。甚至有人提出,“三公”账目不能让卖菜的大婶看懂,就不是公开。有媒体也指出,“三公”经费公开,不能故意让人看不懂。

    政府要对人民说真话、交实底。下一步各地公开的账单内容要够细,不能大而化之以图瞒天过海;账单语言要简单,少用术语多用口语,即使要用术语,也应该做好名词解释。公布账单后,要倾听群众意见做好答疑解惑,不能公开完了就当没事了。

    国务院县级以上政府公开接待费已有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就看各地如何执行了。老百姓相信,政府阳光运行地方多了,腐败就少了藏身之地。(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