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潼江河上游连降暴雨。仿佛要将河床撕裂般的洪水沿着河道一路奔腾,很快便将梓潼县豢龙乡青杠村一块河滩地与两岸分离成河心孤岛。波涛翻滚,水位急剧上涨。四周转瞬变为一片汪洋,被困在小岛上的三位高龄村民心急如焚,进退两难—— 紧急 洪水困住三村民 洪水来得并无明显征兆。8月6日,细雨蒙蒙。雨势渐微时,梓潼县豢龙乡青杠村村民裴安相、张继秀、鲁大香按惯例到河滩地里放牛,另外还有7名在田地间劳作的村民。逐渐放晴的天气让他们并未感觉到,危机已步步逼近。 “各位村民请注意,接到县防洪救灾办和乡上的通知,由于潼江上游一带下了大到暴雨,预计有一次洪水过程过境,河床水位将暴涨5米,请沿河村民注意人畜生命安全,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当天上午11点30分,青杠村支书裴邦加在广播上发出紧急通知。“这点大个雨,涨啥子水哦!吓别个。”59岁的裴安相不以为然。“就是就是,也就1981年那次大水能把这片地淹了,哪还有那么大的洪水哦!”张继秀、鲁大香随声附和。三人漫不经心去牵牛的时候,洪峰突然降临。在田地间劳作的7位中年村民眼明腿快,在不足两米高的小桥被水淹没之前就安全地跑到了岸上,而裴安相三人却被洪水隔在了孤岛上。三人心急如焚,后悔不迭。 村支书的家在河对岸高处,三位村民的境况他看得一清二楚。裴支书立即向乡上汇报。乡党委书记刘道理一边告诫注意稳定被困村民的情绪,一边喊上几位乡干部立即奔赴现场。接到乡上的告急求助,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当即指示: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受困农民生命安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梓潼消防、公安、安办、防洪救灾办等相关部门人员、设备火速到位。营救方案研究会在施救现场紧急召开。 施救 三套方案均失败 根据当时情况,特别行动组制定了三套救援方案。第一、在孤岛与河岸之间牵起两条钢绳,两头固定,再派员泅渡过河,给受困农民穿上救生衣,扶着钢绳抵岸;第二、冒着汹涌澎湃的洪水,冲锋舟直接下河救人;第三、水势减弱时再救人上岸。 第一种方案由于不能百分之百地确保安全,求救村民年龄大体力弱,加之对洪水的畏惧心理而宣告失败。 第二种方案启动。为了保证冲锋舟不被洪水冲走,行动组事先在舟尾系上了足够长的钢绳,另一头拴在岸边大树上。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冲锋舟发动引擎,立即下水。当时的洪水流量已达2900立方米/秒,冲锋舟如一片树叶,在激流中起伏不定,连自身方向都难控制,更不用说救人了。“请驾驶员注意,立即熄灭引擎,由岸上人员拖回!”指挥员果断命令。两套方案先后失败。如果水位持续上涨,后果不堪设想。 “报告,15时30分,水位下降0.2米!”“报告,至18点25分,水位累计下降0.6米!”从仙锋水文观测站,不断传来工作人员报告水位持续降低的消息。但江油那边传来消息,潼江上游暴雨再次倾盆而下,水位可能持续上涨。所幸洪水的涨落始终在小岛安全范围内,为第三套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19小时后 三村民成功获救 天说黑就黑了。孤岛上的三位村民饥肠辘辘,精神上的折磨让他们的心情极为沮丧。行动组派人扶着钢绳泅水送饭上岛,保证被困村民的体力。不断射向孤岛的数束电筒光让夜显得更黑了,半个小时一次的喊话声在河谷传得很远很远。“你们放心,我们保证坚持得住!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困的三位村民向对岸齐声高喊,黑夜漫长寒冷,他们的心却是温暖的,因为,他们的安危让这么多人牵挂! 7日凌晨6点10分,仙锋水文站再次报告,水位已下降1.5米,两小时以内,不会再有洪峰来临。“这是救人的大好时机!”总指挥一声令下,冲锋舟发出巨大的轰鸣驶向孤岛。 受困村民裴安相、张继秀、鲁大香满含热泪地安全上岸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让他们极度孱弱。三人立即被扶上救护车,送至梓潼县医院做全面体检。 至此,孤岛大营救取得了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