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绕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赐为‘天下第一庄’。然而,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城市化为废墟,顿时灰飞烟尽、一无所有。但不可思议的是,台儿庄昔日的繁荣景象又重现了。 闲来无事,独自一人漫步在这座孕育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一路欣赏了久和客栈、三恪堂、台儿庄四大家族的天水堂、扶风堂,日升昌记及谢裕大茶行等不同风格的建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B区——月河街。我比较好奇这条明清最为繁荣的街道是如何复原的。这条街两侧坐落着彭启客栈、七珍坊、火柴天堂、保寿堂药店、运河奏疏展馆、青楼文化展馆及运河酒文化展馆。看过古城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展馆和博物馆,每一个展馆和博物馆都是运河文化的浓缩和见证,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青楼文化展馆——兰亭书寓。 我首先浏览了三寸金莲馆,初进三寸金莲馆我就被一幅幅看了让人心酸的图片,一件件触目惊心实物和模型感动着,在这里我看到了从三寸金莲的制作步骤到各式各样精美的金莲鞋样再到三寸金莲神石像。如今我们村里还有两位年近百岁,脚是三寸金莲的老人,她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听老人讲那个年代看人不看脸看脚,脚美人才美。我想本看那裹着一层又一层白布的小脚模样,可到了老人跟前我又不不忍看不敢看,我暗自庆幸自己是一名男子,没有生活在那个裹脚时代,否则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叫人怎能忍受。如今在村野地头还有人供奉着石婆婆,我原不知石婆婆是何方神圣,来到三寸金莲馆才知石婆婆原来是三寸金莲神。可见封建思想在有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相信信奉三寸金莲神的人,如果来参观过三寸金莲馆,看到这些血与泪的事实,欲说还休的控诉,还会信奉么?看完三寸金莲馆我便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坐落在二楼的是青楼文化馆,在展厅里,展示着青楼文化的各式展品有不同朝代青楼女子的服饰、装饰品、艺妓的资格批文、他们使用过的乐器、生活用品等等。在这些物品中我看到了对付娼妓用的押指器和皮鞭,这两件物品是血与泪的见证,身在红楼女子整天里卖身卖笑,夜深人静的又一个人以泪洗面,望月叹息。 忽然间我想起了一句千古绝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醒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去次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蓦然回首,随着时光流逝,红楼已经沉落在历史的尘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