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我的童年是在这里渡过的,这里给了我很多知识,给了我很多做人的良知。在我心里我的母校是最美的,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一切在我心里都是最美的。然而二十年后我再次踏上这遍曾经养育我的热土时,让我感觉最深的却是那样的凄凉,这里不在有以往的美丽和繁荣,映我我眼中的是一遍沧桑的景象。这和一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名号是格格不入的。富顺县可是一个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方啊(无论是虚吹还是真实力)!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却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给谁说的啊?为什么没有人来这些偏远的小山村来看看,不来关心这些艰苦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不来关心这些在危房中学习的学生呢?雨天学生在泥泞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在危房中工作。真的是悲哀!我为我们地方的一些官员感到无尽的悲哀!大家看看吧,这就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地方!!!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可以把你说的那个学校的地址写出来撒!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来说,看到自己的母校还是这般观景,心里确实不好受啊,这个跟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执政能力和学校自身管理的实际情况都有关系。
我也是富顺的,我们那边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来说,确实算不上好的。政府农村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不够固然是导致楼主所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因素,但富顺本身是个人口大县,农村人口的比重又大,像一般村小,肯定的说,照顾不过来也是情有可原,不能一味的把责任都推到政府和执政官员的身上!
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在理解政府的前提下,把政府投入和学校、家长自力更生相结合,同时呼吁社会予以关注,这样一起来把问题提早解决!
这个学校位于富顺县长滩镇桐嘴村,今年修了一个新学校,是与另一个村小合并修的,下半年就会开始用新学校了,学校地址也变了,很多学生要走比较远的路去上学,但总的来说还算好,至少学生不用在危房中学习了.
感谢大家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