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原创]登臨九華佛教聖地(中篇记实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摇钱树学名“青钱柳”,因树叶像串串铜钱,所以又被称为摇钱树……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钱柳确实很大,已经有三百八十二年的树龄了……


发表于 2007-10-1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

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

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以前见天安门前的华表,不知叫什么,无从查起。]

[犼,读音还是“吼”?]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犼——你见过吗?这可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呀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行愿无尽,多做好事啊……


发表于 2007-10-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表的来龙去脉有了知晓,表,华表,华夏民族的象征。

发表于 2007-10-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萍水老师,又增长点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因为要组织退离休教师过重阳节,文章没来得及写……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

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

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以前见天安门前的华表,不知叫什么,无从查起。]

[犼,读音还是“吼”?]

~~~~~~~~~~~~~~~~~~~

感谢一村先生的解释!

“犼”读“hou”上声 

----------------

   关于华表:

   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华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蹲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头望宫外,名为“望天孔”,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不要迷山恋水,早作归计,以理朝纲。这种说法本身包含了先人的建造华表时对王权的一种虚幻的期望。而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还有人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

  一旦工程 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种形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蟠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

   以上这些各种各样的说法,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华表产生的历史看法却是比较一致的。华表在我国由来已久,不论它的原型究竟是什么,但是它发展到今天的形状,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精致壮观的华表,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凝成的结晶。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过楼上两位先生!

华表——中华民族的象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登上九华山最高寺——天台寺

   (上)出发——凤凰松

    天台山是九华山的第二大主峰,海拔1306米,天台顶上最美的是观日出。可惜,我们虽然连赶竖赶,还是没能赶上。因为,尽管早上我和姐姐没有参加早课,可早饭是按规矩要在庙里吃的,第二天早饭时间是六点半,吃完早饭,我们姐妹三人就出发了,临行妹妹还打了斋堂招呼,说是我们回来吃中饭,这声招呼打起来简单,可实在是害苦了我们,究竟为什么这样,请看后面,方知原因。

    闲话休说,头天晚上,我们就打算好了,先乘车到下站闵园凤凰古松,然后从这里坐缆车到古拜经台,再绕寺上天台。

    赶到乘车地点,车倒是一辆接一辆,可惜,我们是散客,那些要钱的旅游车,就是不带我们,没办法只好等,直到来了一辆小中巴,才让我们上了车,到达闵园凤凰松时,已经是七点半了,再去买缆车票,55元一张,好容易买好了票,又得去排队坐缆车。

   九华山索道全长1400米,跨越闵园和天台两大景区。下站在凤凰古松西南侧、苍松翠竹掩映,售票的地方,一株大树悬挂着灯笼,靠左边有一个半圆门,上书“松苑”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来得及进去看,准备下山时再来观赏。

    这九华山索道采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造的循环吊装式缆车。车厢6组,每组3只,每只乘坐6人。单趟运行12分钟,每次只能上去18个人。我们说好了,万一不能同时上缆车,到上站时就在那里等。好不容易伦到我们了,别说还真是菩萨护佑我们,姐妹三人刚好同坐一架缆车。坐上缆车,那满山的景色尽收眼底。缆车中可俯瞰闵园秀色,闵园位于去天台途中的一个优美的大峡谷中。此处丘陵起伏,溪涧纵横,茶园清清;竹林漫漫,耸绣堆翠;临风起舞,绿波千顷;簌簌作响,如闻惊涛。清新幽静的闵园,竹林夹道,20余座尼庵相间;庵堂主要为徽式民居的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庵宅合一。尼庵一般都有院落,内为花圃或菜畦,院外清溪孱流,鸟语花香。凌空饱览,奇峰异石,秀山丽水,真可谓:观之心醉也。

    或许是佛祖眷顾我,我坐在缆车里,手中拿着我的那个网易拍,总想找个最佳角度拍几张称心如意的图片,瞧,那里是什么?原来是山显佛像,我赶紧举起相机,咔嚓咔嚓,一阵响,也不知拍到了没有,许是我心特别虔诚,不但拍到了那座佛像,而且,还拍到了普照的佛光!佛光照耀下的台阶是那么清晰,要知道我是在一千多米高的缆车里拍的啊!你再看,那满山的松柏都弯着自己的身体,在向拜经台揖首,真可谓万松朝山拜佛,实在是太壮观了!仰头向上,那三架缆车顺索而下,和我们檫身而过。自己此时才意识到是在高山之上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挂满灯笼的大树似乎也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朝山拜佛的朋友们……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九华山索道出发,沿途风景依然美丽——

 


发表于 2007-10-1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丘陵起伏,溪涧纵横,茶园清清;竹林漫漫,耸绣堆翠;

临风起舞,绿波千顷;簌簌作响,如闻惊涛。清新幽静的闵园,竹

林夹道,20余座尼庵相间;庵堂主要为徽式民居的建筑风格,朴实

无华,庵宅合一。尼庵一般都有院落,内为花圃或菜畦,院外清溪

孱流,鸟语花香。凌空饱览,奇峰异石,秀山丽水,真可谓:观之

心醉也。[这段精彩!瞰天下之胜,心旷神怡!]

发表于 2007-10-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张地图,再听你娓娓道来。

发表于 2007-10-1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有七八天了]网络线路有问题,老半天回一个贴,不知感觉怎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山上的每一株植物都那么繁茂,苍翠!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松苑,凤凰松就在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决定下山时再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索道口——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