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老?猴

[百家争鸣] 单位改名应名符其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在这里空打嘴巴劲的,一会嫌弃不演戏了,演戏了吧你们有几个是做到口号“保护川剧,购票入场”的,一会吧又嫌名不副实,你以为我们唱戏的不用吃饭养家所,不改名字,在这个社会你拿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活给我看一哈呢?一群黄昏子,除了扯起一张嘴巴在那里说,你们都懂完了那你们来嘛!!!

发表于 2013-5-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1982年提出“振兴川剧”时称为“科研基地”的“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现在已没有“川剧”二字而改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1982年省委就提出了“振兴川剧”,30多年过去了,现在川剧的阵地越来越小了、队伍越来越少了......为 了保住省上的川剧保护传承机构(团体)的事业单位编制,顺应“体制改革”,川剧院改名“研究院”也是无可奈何啊......

发表于 2013-5-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瓮 发表于 2013-5-14 0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川戏曲就叫班、社、科好

      旧社会的川戏班才叫“XX班”、“XX会”、“XX科社”,川剧艺人们一年四季到处漂流跑滩“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解放后新社会,政府把过去的“XX班”、“XX会”、“XX科社”改造成有固定住地的、正规的川剧院(团),艺人才翻身当家做剧院(团)主人。

发表于 2013-5-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因改为固定的就改拐了,粮食户口把演员在一个剧团定死了,不利于发展和艺术交琉,造成剧团互相看不起,总认为自己团水平高,演员互相踏,泼,小剧团进入不了大城市演出,造成互相不能学习交琉,艺人要向现在的农民工一样到处可以去打工搭班,那里出场费高就去那个剧团去唱,不然老是守着铁饭碗,这十年来企业体制改革工人下岗还是没有锇死人吗!工厂也没有改为科研所,现在大多数私有企业发展很好,难到剧团体制就不能改吗! 本帖最后由 老戏迷 于 2013-5-17 23:3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几位网友特别是“老戏迷”的发言非常中肯,触及了成都市戏曲(川剧、京剧)表演团体改“名”不改“实”而简单应付“体改”的要害。这也正是本人发帖以引起争鸣和思考的真正目的所在!
       我认为:中宣部、文化部关于加快表演团体“体改”步伐的文件精神,是强调参照“企改”经验而深化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所以,文件中所列的巴蜀地区的川剧表演团体,仅保留“重庆市川剧院”。深化表演团体“体改”的目的正如“老戏迷”所说,是为了革除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增强其通过“改戏、改人、改制”而转向社会审美实践、进入市场机制的竞争活力。
       我之所以说针对“政策”而“名不符实”之“对策”是一种并不明智的“下策”,一是因为现代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积极顺应才有活路;二是因为这种改“演出单位”名称为“研究单位”名称的简单做法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有“欺上瞒下”之嫌;三是因为只有通过表演团体的“体改”,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和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力度。四是因为从概念涵义上严格讲,如果川剧或京剧都只是放在“博物馆”的遗产,即都不属于“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发表于 2013-5-1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老先生”和“梁工”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这些演出团体,摇身一变成为“研究单位”的把戏,一针见血!并指出产生的恶果,就是他们对川剧多“研究”,拿国家的研究经费,至于演出嘛,就如“梁工老师说的:”他们在研究如何不演戏还能多拿钱“。

发表于 2013-5-1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体改就没办法提高待遇,不提高待遇就没人干这个事情,没人干这个事情了那里还提的到演出呢?戏曲不是企业,企业还有一个市场的需要,而戏曲没有,如果让戏曲直接面对市场特别是在四川根本就是一句玩笑,就是现在成都市川剧院表面原来每周演出热火朝天实质上并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红火,背后的凄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如果不是改成研究院他们的工资不可能大幅度提升,以前大家可以选择不演出选择出去挣钱现在正是因为有了大幅度的工资提升大家舍不得这个工资才只能不断的学习演出,在青年演员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如果那批青年演员还像以前一样拿一千多点点的工资(甚至有的还没拿到一千)大家认为还能留的住人吗?所以不管是欺上瞒下也好,挂羊头卖狗肉也好只要能留住人、保住戏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可以不要这么针对和计较呢?

发表于 2013-5-19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火把剧团最红火的无非就是以前的金桥,现在的西充剩下的好像日子都不是很好过吧?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是因为人家背后有一个财团在支持才能这样,没了这个支柱大家认为他们能这么红火吗?过去的金桥如今很少听到消息了、很少有大手笔了为什么呢?没有金钱的支持说啥子都是零!

发表于 2013-5-19 09: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小子 发表于 2013-5-19 00:20
不体改就没办法提高待遇,不提高待遇就没人干这个事情,没人干这个事情了那里还提的到演出呢?戏曲不是企业 ...

明白了,理解了,很同情.

发表于 2013-5-1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道理,怪谁?怪“体制改革”改掉了许许多多专业“剧团”连《雅安地区川剧团》都改掉了,既然“专业川剧院团”改成了“研究院团”原《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又将改为何名?岂不撞车?
我爱看.gif 问题.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小子”很不“开心”地道明了用“改名”应对“体改”的内在实质,直言不讳地说出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真正原因。一定程度上披露了戏曲表演团体或主管部门某些人的心思。他的“只要能留住人、保住戏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可以不要这么针对和计较”这句话,不仅令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同时可作为目前戏曲表演团体文化素质、思想水平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人民期望而必须切实进行“体改”的例证。
        不能否认,“开心小子”的确做到了“实话实说”。不过,他的“实话”,就像一个不会撒谎的孩子强词夺理一样;他的“实说”,犹如一个想“钱”的孩子明说硬要一样!因为,他也和不少的孩子那样——无论讲什么道理都可以不听。因为,他认为“硬道理”是“钱”而不是“人”!
        回顾历史,哪一个戏班艺人不是依存于“市场竞争”而是依赖于“等、靠、要”过日子的?直面现实,假如戏曲表演团体及其从业人员都能自觉、自信、自强而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艺术,不也就繁荣复兴了么!

发表于 2013-5-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猴 发表于 2013-5-16 18: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顺便再告诉大家不一定都很明白的两点基本事实:一、1982年提出“振兴川剧”时称为“科研基地”的“四 ...

饱汉不知饿汉饥......借《评雪辩踪》里吕蒙正的话“肚皮都没有吃饱,还嗷啥子字眼啊!”

发表于 2013-5-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bzchuanjutuan 发表于 2013-5-19 17: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饱汉不知饿汉饥......借《评雪辩踪》里吕蒙正的话“肚皮都没有吃饱,还嗷啥子字眼啊!”

     可能现在的川剧艺人都不愿意回到那“身背行头,到处漂流”、“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年代啊!人家改名字是为了川剧传承单位的生存问题......

发表于 2013-5-2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不叫强词夺理,我说的是最基本的问题,纠结于名字有什么意思呢??我说句最难听的话(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哈)就算就如大家说的把不干事情的省川剧院和改了名字的市川剧院都撤销了难道大家真的认为靠走市场经济的火把剧团来振兴川剧呀?他们连一个固定的场地都保证不了拿什么来竞争?他们的演员就算是很努力的演出了,他们已经很努力很自觉很自信也很自强的在发展了结果是啥子呢?他们也在不停的尽自身的最大努力提高环境提高演出质量提高一切可以提高的东西了结果呢?不要光是说以前的川剧怎么样!以前的川剧人怎么样!不要忘记那是以前,而且是很久很久以前了,那个时候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有现在这么多姿多彩吗?我们是人,是人就要吃饭,要吃饭就要说到钱,就犹如收烂龙里的一句台词“我画的花古里希的不说钱说啥子呢”

发表于 2013-5-20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竞争才有发展,戏曲演员应该相互竞争但是大家竞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多演戏为什么多演戏呢?多演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多挣钱,现在如果竞争后的结果和以前差不多大家还有必要这么竞争吗?成都市川剧院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大家都无所谓而改了名字工资得到很大的提升以后大家的竞争就真的出来了。借他们一位年轻演员的原话“现在上班开会都要带个口袋去随时都有可能把尿吓出来”为啥子他们现在这么紧张这个工作了并不是他们有多么高尚的情操也不是他们决定无私的把青春奉献给川剧是因为演不好戏,完成不了每年演戏的要求是和经济收入挂了钩的。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否明白意思了!(这个话题最后一贴)

发表于 2013-5-2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研究"就要饿饭哦!专县剧团就是因为不"研究"所以饿饭哦!为了保住这点种,"研究"研究"又何妨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戏曲表演团体“改名”的真相如像“开心小子”所述,不如将“体改”也改称“改名”算了,既真实,又简单!其实,参与话题“争鸣”的人心里都很清楚:将戏曲表演团体搞成不伦不类、无所适从状态的,既不是无权缺钱而难以为继的戏曲表演团体及其从业人员,更不是像“论坛”版主和网友一样酷爱戏曲艺术、经常无私奉献的基层民众,而是那些既不搞演出又不搞研究的官僚主义者——那些铸就了“铁饭碗”又喊“打破”、制造了“阵地”又喊转入“市场”、设立了“工程”又喊“减员增效”的不懂艺术规律、不懂科研知识而只知道“向钱看”的急功近利者!
      

发表于 2013-5-20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市川还在演戏,改了名字也没关系。省川从不演戏,不改名字也建议直接撤销,浪费纳税人的钱,浪费那么好一个剧场。

2022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3-5-2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猴 发表于 2013-5-20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都市戏曲表演团体“改名”的真相如像“开心小子”所述,不如将“体改”也改称“改名”算了,既真实 ...

楼主也不要过于认真了哈!说到底这是中国体制改革的弊端!莫法呀!演员要盘家养口,观众要看戏。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欺上瞒下的搞一盘又有啥子关系嘛?比起那些大贪官污吏又算的了几何啊?反正我们多少有戏看,总比没有的好嘛!

发表于 2013-5-2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小子 发表于 2013-5-20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竞争才有发展,戏曲演员应该相互竞争但是大家竞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多演戏为什么多演戏呢?多演戏的最终 ...


    非常理解川剧演员当前的艰难处境,有些事情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