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搞传统文化研究的,最近这几年又搞了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互动的研究,包括传统的居住文化与房地产开发的互动,包括传统的风水、思想和当代的选址、布局和城市规划的研究。所以一直对新都向往着,新都这个地方,一直都没有来过,很想来,所以这一次来了以后,看到了我们在座的很多很多的领导和同志们。然后今天早上又去看了宝光寺和桂湖,真是名不虚传,值得一来。来了以后感慨良多,关于主办单位让我从居住文化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这个具有文化和城市的品牌他是关系非常的密切。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居住文化他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居住文化,他这个城市的品牌是不能离开的。所以讨论城市品牌就一定不能离开居住文化的基础,什么是具有文化呢?实际上通俗一点讲,就是老百姓在满足了居住的面积之后,对居住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2004年建设部的副部长说,当时老百姓住不下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现在住得下了,就想住得好了,从追求数量到了追求质量。追求质量他又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功能齐备、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氛围、邻里相处,还有保值增值,所以文化大到对于一个城市,小到对于一个人,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搬了三次家,找到一个最适合孟子发展的地方住下来,就是因为那个地方有适合孟子发展的居住文化,所以才造就了孟子这么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出来。所以居住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房地产开发的新的诉求点。居住文化的定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产业能不能成功的发展,这个已经被很多企业实践了,很多小区和楼盘卖得好,他都有居住文化的理念在支撑。我今天来了之后,看了一下我们新都区的设想,有一个概念,我非常的认同,非常赞赏,就是“禅居”文化的概念。而且还有一个提法,要打造中国禅居第一城,我非常认同这么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很有创意,非常有创意。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征和特性,我谈一谈我们的想法。
首先禅居文化的提出很有他的独创性,我们知道禅居的本义是指僧人居住的地方,同时这个语言使用的过程当中,他还指一个状况,你在干什么?我在禅居,就是一边禅修一遍居住,这是最早的本义。但是后来的发展,禅居的概念早就大大超越了这个本义的范围,他变成了一个世人向往的生态态度,一种处世的哲学,据我知道,有一些学者,他把自己的家,自己的书房称之为“禅居”,北大建筑系有一个教授,他的书房叫“山野禅居”,他明明就在北京城,他也不是信佛,但是他把他的书斋的空间定位为禅居。然后我还知道,像河南那边有禅居饭店,禅居国际饭店,在少林寺的边上。这个禅居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禅居,实际上他酒店里面因为要招待国际友人和国内旅客,吃肉、喝酒都是可以的,完全不是僧人修行吃素的概念,所以他的禅居早就超出了他本来的意义。而且现在我知道已经有一些房地产已打“禅居文化”的牌子。据我知道,在北京有一个房地产,在香山附近开发的楼盘,叫“香溪渡”,他的居住文化的理念就叫禅居文化,所以这个禅居文化正在慢慢形成一种趋势。但是从一个城区的角度,我们从新都城区的角度,要打造禅居文化,这个还没有,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打造中国禅居第一城,城区的禅居文化,这是我们新都的独创、原创,所以我说这个口号,这个概念,这个范畴他本身有他的独创性在里面。
第二个,就是这种居住文化提出和实施有他的前瞻性,虽然现在房地产的开发打居住文化旗号的还不多,但是我敢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居住文化必定会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一种时尚和追求。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禅居有一种感觉,因为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大家在拼搏奋斗的过程当中,不能老是精神高度紧张,必须要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让他安静下来,平静和安静地生活,追求这种宁静、淡泊的过程。越是工业化发达,城市化越是发展,社会节奏越是加快,人们对这种渴求就越是厉害。所以会提出禅居文化,就是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希望,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平静地、宁静地、和谐地追求。所以我们知道这个“禅”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佛”能包含的了,“禅”到了后来实际上囊括了中国儒、道、佛很多精华都在里面,禅居也叫定慧双休。所以禅本身就含有一种心静,性定,同时又追求一种智慧和一种文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所谓“宁静而致远”,他不是我就闭世了,我不管这个世界了,不是这样的!而是他有远大的志向,该奋斗还是要奋斗,但是心情、心理一定要保持一份平静心态在里面。
所以也可以说“禅居”文化的发展,将来是一个高层次的居住文化的概念,现在据我所知,在台湾,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一代“禅居”文化已经逐步逐步地很火了。我想用不了多久,在中国大陆,经过前一段的欧陆风、各式各样的居住文化的引进之后,他慢慢地要从传统文化当中去发掘居住文化的内涵,禅居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所以我说他有这个前瞻性。他已经看到了将来“禅居”文化作为居住文化发展的重要的方向。
第三个,我觉得他具有可行性,“禅居”文化在新都实施有他的可行性,“禅居”文化不能在上海实施,在我们上海要搞一个“禅居”文化,这就有问题了。“禅居”文化的概念,楼盘的开发也不能在成都的一环以内,“禅居”文化在新都实行是非常恰当的。为什么呢?“禅居”文化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好的生态环境;第二是要有一个非常厚的人文的环境。这两条,我们新都都占有了,占全了,所以从新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这个“禅居”文化,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恰当的。
另外,我觉得“禅居”文化的实施,要和城市品牌综合起来考虑,就是应该考虑到他的整体性,不光是居住文化,居住文化往往和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和城市的规划,和产业结构,他是一个整体,你要把他统一起来考察和实施。因为我们知道“禅居”文化还有两个特征,你必须做到两个“不”,第一个就是要拒绝奢华,不能搞得过于豪华,你的建筑风格必须是“简洁明快,朴实无华”,奢华不属于“禅居”。第二个要远离繁闹,这两个条件制约着你这个“禅居”文化表现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定位和城市的规划,建筑的风格,生活的环境,包括产业的结构,他都有一个联动的考虑。
我想如果要作为“禅居”文化来主打这个城市的话,可能最支柱的产业,首先就是房地产产业,把这里搞成一个居住、旅游、休闲的区域。而且房地产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个势头还是很好的。最近我看了一个材料,建设部的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陈淮有一个统计,说20年前,以前有能力购买住房的占全国人数的千分之三,那是20年前,十年前这个数字达到了3%,涨了10倍了,到现在统计,全国的城镇居民有能力购买住房的已经达到30%。也就是二十年来,这种对于住房的购买能力整整增长了100倍,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的提高,这个就保证了房地产产业,肯定是要继续的向前发展。
我现在住在上海闵行区,原来他也不怎么样,现在也成了上海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了,所以我想新都将来会在这一方面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突飞猛进。另外我想和“禅居”文化最有关系的就是我们的休闲文化和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然后可能或有一些比较高雅的文化产业,我觉得要打造中国禅居第一城,他除了有独创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外,他还要从整体性来进行考察。我就想最后我送给新都的同志,作为我的一个想法和概括。
第一就是要营造一种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
第二要张扬一种简明朴实的建筑风格。
第三要提倡一种宽容和谐的生活态度。
第四要追求一种品位高雅的城区形象。
再概括一下实际上这四句话就是16个字,“亲近自然、简明朴实、宽容和谐、品位高雅”。我想在我们新都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有房地产发展方面的这么多的精英人士,还有新都区这60几万人民,这样一个城市定位的品牌和方向,一定是能够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