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车辆限行的看法:
车买是用来开的、用的,不能开不能用是不是浪费资源浪费财富?从社会资源节约、提高社会效率的角度分析,如果社会道路承载不了这么多车的话,哪就应当是限购而不是限行!!!!我认为限购只要是公平高效的,就是合理的。如象广州的办法就是最好的,既照顾到公平(摇号)、也照顾到效率(竞价),成都应当学习这样的方法,一半摇号、一半竞价!!使特别需要购车的单位与个人,通过竞价实现购车(此法下可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改善道路设施,但千万别放到个人的包包头去了哈)、对于不是特别需求而又想购车的市民与单位,可通过参与摇号碰运气购车。
二、对极端低限速的看法
纵观成都道路限速,其所限最高时速是极低的(特别是二环高架路桥上限60、桥下限40,还布满电子间谍),开车人的感受如何,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数(难受啊)。我想为什么这么低,谁有权力这样乱定最高车速,他们想的是什么?
1、 他们光面堂皇的理由:是为了行车安全!将所有的驾车人都认为是笨蛋、傻子,不会安全控制车速。
2、 我主观认为他们的实质动机:
一是明则保身、但求无过:最高限速低多多少少可以减少事故(我估计可以减少正常发生事故的1%吧),这样交通安全指标总好一点,自已的官帽可以更稳点,哪管市民、城市的运行效率、哪怕是花再多的钱(上百亿、上千亿)的投资支出有无真正的效果效率(因为这上百亿上千亿又不是他们自已的、花出去不心痛并也许还有个人好处)。
二是限速低、违章必多、罚款就多,有业绩、对交管部门好处多多,更显交管部门的权力,权力换来金钱的机会可以大大的增加,何乐而不为呢?在没有监督的社会,这日子,权力人的日子过得确实是爽啊!大家想想看,在当前而今眼目下,什么生意最火?交管局收罚款罚分啊!在任何罚款日、那交警队排着一里路长队伍的驾车人、站着就是半天(无处座、还日晒雨淋的)!再加上公安部的一车三人一人三车的混仗政策,交管人的权力与个人利益又增加了!驾车人活得真是累啊!
三、对停车收费的看法
对成都市区路边停车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用以解决道路停车难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没有意见的,目的也是能够达到的。
但是,对于所收取的停车费到哪里去了,曾在网上关注过,但未得到任何答案。
对于道路停车所收取费用之权属的理解:道路是国家的而不是哪家公司(如成都市交投公司)的更不是哪些个人的!所以道路停车所收取的费用扣除收费员的人工成本及极少的管理费外,就应当上交市财政,用于道路等公共支出。
主观作个测算:平均一个市区车位一天24小时平均收费50元,假设有100万个车位,则一年的毛收费额则为:
50*100*300天=150亿元,也许这个毛收入没有这样高,再低,我想也低不过50亿吧!!??扣除不足30%的成本费用吧,应有35-100亿的纯收入吧。请问成都市的官员、人民的父母官:这个纯收入入了国库了吗?不会在各个环节入了个人的包包了吧?不会私自补助了公务费的不足了吧?请父母官给出一个准确的具体的每月每季每年上交国库的数额和依据吧,免得我等公民在这里乱猜!
只看到道路车位收费处,立了成都市交投公司的牌子,我想成都市道路车位收费的主体就是这家公司了哦,我(也许包括非常多的成都市民吧)真想搞清楚以下问题,能否请该公司或我们的父母官给予解答?
1、 成都市交投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怎样的,不会有私人股、民间股吧?
2、 公司目前(最好包括以前五年各年度)拥有道路收费收费权的车位有多少,分别在哪个区?各类(各级别)停车位的具体数是多少(列个明细表就行了,肯定是现成的,无非就是愿不愿或敢不敢公布的问题)?
3、 公司目前(最好包括以前五年各年度)的正式员工有多少人?临聘人员有多少?各年度的人工(分正式员工和临聘人员)薪酬及人工费是多少?
4、 各年度的支出分类明细,如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支出、车位维护支出、办公支出、招待费支出、税费支出等??
5、 各年度的收入明细?
6、 各年度的利润及利润分配?
7、 目前公司账务状况?
8、 取得收费权的依据?是通过投标竞价取得或是政府指令取得?上交财政的政策是怎样的?
基于停车位是政府的、全民的,停车收益也是政府的、全民的,我想属于全民的东东,全民是有权知道相关信息的吧!!??
敬请这家应当属于全民的公司、或者我们的父母官,公布以上问题所列示的信息,还成都市民一个知情权!!谢谢我们的父母官!!
还请看了本贴的朋友多多点评哟!!
本帖最后由 春海6 于 2013-6-27 14:3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