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99|评论: 6

高考失利女孩选择自杀说明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高考时,悲剧再演,闹剧又演。一边是高考失利女孩因为愧对父母而自杀;一边是高考喜报频传,高考状元纷纷出炉,媒体大肆报道。一边是高考失利自杀女孩的父母沉浸在万分悲痛中,一边是高考状元的父母忙碌在媒体的采访中。
    高考,都是高考,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岁月历程,高考不知牵动了多少国人的神经;高考,不知象西天的经书吸引着唐僧不畏千难险阻赴汤蹈火义无返顾前往求取一样迷住了多少青春少男少女的心。
   曾几时,高考有着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的魔力和神奇。十年寒窗,高考一决雌雄,一锤定音,成与败、荣与耻,在此一举,这在国人的大脑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难以挥去。
   在这座独木桥上,多少幸运儿走进了大学“天堂”,也有多少失利孩子掉进了茫茫人海。
   因为高考得势而荣,情有可原;因为高考失利而耻,也还理解;可因为高考失利而死,这又为哪般?
   一而再、再而三、年复一年地发生高考失利孩子自杀,痛在父母,殇在社会,因又何在呢?
   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罪不可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牢牢束缚着一代又一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在发挥着他的“余威”。特别是农家子弟、穷苦孩子,还是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唯一救命稻草”,“毒”害极深。
   社会媒体的鼓吹渲染,责不可免。在每年高考揭榜之日,红朗朗的喜报,热闹闹的庆祝,火红红的宣传,无不刺激着每一个学子的神经。我们对那些榜上有名、特别是那些状元们的另眼相待,更刺激着那些年轻幼稚的心灵。
   家庭父母的爱心缺位,难逃干系。把衣食不忧作为父母的尽爱之道,这已远远不够。特别在打工主流之下的留守孩子的父爱母爱显得严重的不足的情况 下,加之平时的成绩不好的呵斥、指责乃至谩骂,这将把孩子推向绝路的边缘。
   心理辅导的严重落后,情不可原。高中生,心灵本生就是塑型期。恰恰我们的教育在这一块又非常薄弱,学生的心灵得不到正确引导、辅导。而且,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加之,我们对高考失利孩子们的关心、关注度及其不够。在人生的失落时,心灵又得不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及时安慰。
    高考还将继续,高考失利的孩子还将存在,愿我们携起手来,愿全社会携起手来,一起来救救这些高考失利的孩子们,让悲剧不再上演。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关爱高考失利的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做高考失利孩子自杀的凶手。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而再、再而三、年复一年地发生高考失利孩子自杀,痛在父母,殇在社会,因又何在呢

发表于 2013-7-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家长应该有一个很好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每个人都要搞明白学习考试是为了什么?
整所谓在“条条道路通罗马”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要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让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
在生产力解放的今天,也应该将孩子解放出来,去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在实行捆绑式的教育模式,
应该媒体也改变改变以往的关注模式,
最后,用最近听到的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奋斗创造,明天就只能去当干部 ”来结束,虽然这句不是很对,但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今教育的一些现状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还将继续,高考失利的孩子还将存在,愿我们携起手来,愿全社会携起手来,一起来救救这些高考失利的孩子们,让悲剧不再上演。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牢牢束缚着一代又一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在发挥着他的“余威”。特别是农家子弟、穷苦孩子,还是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唯一救命稻草”,“毒”害极深。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