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粉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县城的老西门地方有卖“冰粉凉”的摊摊。 那地方在西门水井(那井深有二十多米、是嘉陵江水,从来不会干涸。冬天早晨打起来的水冒着热气、夏天呢,则凉得有点剌骨的感觉)斜对面,也就是房檐下一张小条桌,上面一个瓦盆、小碗、小勺之类的东西,桌下是一只打水的小木桶。“冰粉凉”就装在那瓦盆里。 好像是两、叁分钱一碗。人站在小桌旁,先给了钱,那摊主会从凉水中捞起一个浸泡得凉嗖嗖的小碗,打开用雪白的毛巾盖着的瓦盆,舀上一小勺冰粉、再加上那刚打上来的井水、放点白糖,配上小调羹递过来。 只见那碗中,清凉的井水中有几朵透明的冰粉,它几乎是溶入水中,不过是些软软的团状物罢了。那井水凉得沁人心脾(连端碗的手也能感觉到),迫不及待地喝一口(当然是顾不得用调羹的啦),甜甜的水、嫩嫩的软软的滑滑的冰粉就滑进了腹中。。。。。。嘿,凉得那个舒服,真没法说! 听大人说,那冰粉是用一种冰豆子的东西做出来的,那冰豆子不知种哪儿,我想,也许是高寒地带吧。后来才知道,是像“稗子”一样是与麦子一起生长在麦田中,不过要在打麦子前一根根拔出来,脱粒后当作粮食,在饥荒的年月用来做凉粉,虽缺盐少油,又因特凉小孩不能多吃,但总比饿肚子强。“冰粉凉”的水是现打起来的井水(不像现在的在冰箱里冻的),甘甜清冽,不用加多少白糖(那时更不知有糖精之说的了)。 现在想来,其实那冰粉只是那冰凉的百年老井的水的载体,井水给人清凉、在那井水中变得清凉的冰粉给人进入腹腔的舒服感,二者可以说相得益彰的了。 不过那“冰粉凉”并不是常有卖的(也许那冰豆子不好买),同时也只有地处水井边的摊摊才有此条件卖的了(东门上苏铁匠好像也卖过)。 吃“冰粉凉”也算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两、叁分钱一碗,是算贵的了,那时侯好多小孩是想吃又莫得钱,只有在侧边看到起。倒是那水井的水缸边,有用竹筒做的削了斜口的舀子,用舀子喝那刚打起来的井水,不要钱的。 如今当年的小街已变成高楼林立的大街,那水井也荡然无存。自然,那卖“冰粉凉”的街边小摊也见不到了。 不过在那冷饮店好像也有此物,还放有小小的红红的豆子在上面,煞是好看。但是在这高科技的时代,那东西是不是像当年的冰粉我不知道,因此也是懒得问津的了。 2013-7-28改 本帖最后由 huangguangyong2 于 2013-7-28 05: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