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因患肾萎缩,48岁的她从乐观跌入黑暗,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以后的日子,虽治疗从没间断过,但她的病情越来越重,发展成肾衰竭,直到尿毒症。她经常对家人说:“全家人的钱都被我花光了,我愧对你们啊!”但是执着的丈夫把信念镌刻进她的心里:我陪你活着!十几年如一日,丈夫的头发熬白了,脸上的皱纹加深了,但他为妻子求医问药、精心服侍妻子的心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她叫熊运碧,丈夫胡可平是她全部的依靠。在与病魔抗争的漫漫路途上,丈夫坚定地牵着她的手,让她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感受着亲人的温暖,人间的真情……
在爱众广场,胡可平深情地与妻子回忆往事
操劳过度,善良农家女不幸患肾病
1977年,能歌善舞的农村姑娘熊运碧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乡供销社工作的丈夫胡可平。婚后,熊运碧做了胡可平前妻留下的三个孩子的妈妈。当时,最大的孩子才7岁,最小的也还不到3岁,胡可平的父母已年过七旬。两年后,熊运碧和胡可平的女儿降临。就在这时,胡可平调到了离家30多里外的石笋区供销社任会计,因为工作繁忙,胡可平几乎没能帮妻子分担家务,照顾老人、小孩以及农活全落在了熊运碧瘦弱的的肩上。
由于工作的原因,胡可平每月才回家一次。即便如此,熊运碧并没有对丈夫抱怨太多,还是一如既往地挑起家庭重担:犁田打耙,煮饭喂猪。为了抢时完成农活,多少次别人都进入了梦乡,熊运碧还在不停地劳动着,甚至别人起床准备第二天的农活时,她都还没顾上休息,她要尽力扮演好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而就在婚后的第三年,操劳过度的熊运碧脸上开始出现浮肿。别人劝她看医生时,熊运碧却摇着头说道:“可能是太累了,没事。”
1988年,胡可平升任石笋区委副书记,熊运碧和四个孩子“农转非”来到了胡可平的身边。在随后的几年里,熊运碧脸部浮肿现象时有发生,但一心扑在家庭上的她还只认为是操劳的缘故。1992年,胡可平调到广安县监察局工作,熊运碧和孩子们也随他来到城里,一家人都幸福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命运没有垂青熊运碧——
1996年7月,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熊运碧全身浮肿严重。胡可平感觉到妻子身体肯定出了大问题,由不得妻子任性,到市人民医院做黑白B超检查,结果出来了,是肾萎缩!胡可平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他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妻子,这么勤劳善良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呢?“是不是医生搞错了?”胡可平又带着妻子到重庆西南医院检查,仍然是肾萎缩!到新桥医院检查,还是肾萎缩!在事实面前,胡可平懵了。医生告诫他,不积极治疗,将会发展为尿毒症。
11年如一日,丈夫精心伺侯病重妻子
确诊后,胡可平当即购买了1000多元钱的药,加上其他费用,看病一下子用去近2000元,相当于胡可平当时一年的收入。一旁的熊运碧心疼起钱来,看着妻子的着急样,胡可平当即责怪她:“你硬是想死哦!”熊运碧委屈地回答:“我就是有这个想法!”听了妻子的话,胡可平流下了愧疚的眼泪。现在回忆起来,胡可平说:真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此后三年里,胡可平一家人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全都用来给熊运碧看病买药。按当时平均每天50元药费计算,3年里,熊运碧看病花去了5万多元,这笔钱有一部分还是子女、亲朋好友们凑的。为了妻子,胡可平想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没钱到重庆买昂贵的西药,就到药材批发部找熟人买中药,这样下来,熊运碧每天也得花去30多元钱。
吃中药治疗的几年里,胡可平曾发觉妻子的病情有所缓解,全家人很高兴,都在期待奇迹降临。2000年,胡可平带着妻子来到成都华西医院请专家教授检查,结果表明病情还是在朝严重的趋势发展。熊运碧难过地闹起了脾气:“花了那么多钱都治不好,我不治了。” 胡可平耐心地安慰着妻子,咬紧牙又买了2000多元钱的药。回到广安后,妻子的每一个要求胡可平都想方设法满足。他的希望只有一个:一定要留住妻子的生命!但这个卑微的希望要实现却比登天还难:2004年,因为尿素和肌酐值迅速提高,熊运碧已成尿毒症患者!这就意味着,熊运碧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也意味着胡可平的希望、子女的盼望、亲朋的期待将随时成为泡影。熊运碧的恐惧让胡可平从彻骨的悲伤中清醒过来:我不能让努力就这样白费。那一刹那,一个坚定的想法迅速抓住了他:换肾。但是20多万的费用对已经一贫如洗的胡可平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怎么办?只有做透析维持妻子日渐枯萎的生命!
做一次透析要四个小时,而且十分难受。这时,胡可平就拉住妻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运碧,有我在身边呢!”起初,透析一次可以管20来天,可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慢变成10天一次,6天一次,到现在3天一次。熊运碧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在胡可平位于北仓路的家里,除了一台电冰箱,一台电视机外,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而冰箱是用来储存熊运碧的针药的,电视也是胡可平不在家时给熊运碧解闷的。可是,就连这台熊运碧有千万个理由享受的电视机,也成了家里的摆设,平时很少时候打开。
到目前,熊运碧已经做了近500次透析,仅此就用去近20万元。这笔钱,还饱含了区委区政府、纪委监察局、民政局、工商联、社会友人等对熊运碧的援助之情。“真心感谢党委政府以及各位有爱心的人士对我的帮助和关心。这辈子,我亏欠党和家人的太多了!”采访中,病床上的熊运碧愧疚地对笔者说道。
患难夫妻真情告白:如果有来生,仍然在一起
这些年来,为了给妻子治病,胡可平家里已一贫如洗。笔者看到,摆在客厅里的藤椅烂得只剩下了“骨架”,胡可平仍舍不得甩;一个已用了10多年的凉板沙发多处破皮了,就用胶布粘着;床上盖的棉絮外套是胡可平从外面找来的广告布……
为了节约,11年了,胡可平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有一次听说一个熟人搬家时遗弃了不少衣物,胡可平要求送给他用,自己找了一个大纸箱,装了满满一箱扛回来将就着穿。甚至,粘在锅底的锅巴饭,胡可平也不放过,常常是倒上水后煮成汤饭又吃。钱,对这对夫妻来说哪怕仅仅只有一块,都显得十分珍贵。尽管如此,胡可平仍然无怨无悔地精心照料着妻子,哪怕自己多受些委屈。一次,胡可平到市人民医院给妻子拿药时,为了省2元钱的挂号费,就请求挂号员把药开在另一个病人的单子上取出来,却没料到被挂号员当众训斥了一顿,那种被羞辱的感觉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胡可平难过得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为了妻子,他默默地把屈辱藏在心里,从没有在妻子面前提起过这件伤心的事。在胡可平心里,妻子就是自己的全部,是自己一生的依靠,纵然妻子的病永远好不起来,他也愿意守在妻子身边,伴随终生。
透析后的日子里,熊运碧喜欢挑有太阳的天气,要丈夫推着自己出去散步。这时,胡可平先从三楼的家里把轮椅搬到楼底,再上楼把妻子抱下来。一个炎热的夏日,胡可平从城北推着妻子来到城南西溪河畔的林荫树下乘凉,不远处驶来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的市民翘着腿很是悠闲,胡可平一看竟是自己以前的同事。熊运碧不禁地抹着眼泪对丈夫说道:“如果不是我拖累你的话,你现在的日子比他还好过啊。”曾是区委监察局局长的胡可平就是这样过着与老同事们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但他无怨无悔。2004年小平百年诞辰之日,熊运碧想去小平故居看看。当天七点多,夫妻俩赶了一辆的士出发。十多年了,夫妻俩第一次享受了10元钱的旅程。由于小平故居的游客实在太多,赶不到车,回家时,胡可平就用轮椅推着熊运碧回去。爬坡下坎两个多小时后才回到家里,胡可平已经全身发软,但他没有停下休息,而是马上转到厨房给妻子做饭。
贫病交加的生活已经过去了11年。11年的漫长时光折磨着熊运碧那孱弱的身躯,也让这对患难夫妻的真挚情谊感动着左邻右舍以及所有的人们。在阳光照耀时,胡可平又推着妻子来到户外,到了林荫草地,环境优美的地方,熊运碧会狠狠地吸上两口新鲜空气,然后对相濡以沫的丈夫说:“有来世,我还做你的新娘!”胡可平也深情地蹲在妻子身边,握住那双臃肿的手,无限柔情地说道:“来世我们还要在一起!”(完)(张国盛 甘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