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乐至县孔雀乡孔雀寺村,一幢幢黄墙红瓦的小洋楼错落于青山绿水间,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环绕相连;村民的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我们这里空气清新、交通方便、安逸得很!”说起如今的居住环境,村民们笑逐颜开。
据了解,孔雀寺村只是乐至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乐至县按照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要求,着力“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突破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因地制宜 建宜居新村
今年以来,围绕“一区两带三片千村”县域新农村示范建设规划,乐至县坚持“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型、微田园”建设思路,加快完善新村聚居点建设,切实抓好示范片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新村建设总体水平。
“具体的做法就是选择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具有独特优势的地方,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打造功能完善的宜居‘小区’。”乐至县委农办主任雷建国介绍说,今年,乐至已新启动200个新村(聚居点)和3个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建设,完成新建农房1100户,改(扩)建农房2000户,新建“1+8”村级活动中心200个。
今年上半年,乐至分批启动了高速公路沿线农房风貌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遂资眉高速公路沿线1700余户农房风貌整治,年底将完成成安渝高速公路沿线1500余户农房风貌整治。“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工程和庭院硬化美化工程也在加快推进。”雷建国介绍,按照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农村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必须确保农民在入住新村时,相关设施和服务同步投入运行,让农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新农村才能真正成为宜居幸福之村。”
目前,乐至已完成规划重点区域的村级“1+8”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成“1+8”公共服务中心5个,综合体初具雏形。
“傍晚,我会带着孩子逛逛公路,散散步。”在天池镇田家沟村,村民唐大娘经常牵着孙儿、孙女在整洁的村级水泥路上散步,享受乡村独有的美景,“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一样有了休闲广场,大家可以聚会,跳坝坝舞,摆龙门阵。”
产村一体 助农民增收
“新农村发展,最终目标是做富农村。”乐至的思路是新村依托园区建、产业围着园区转,确保新村建起来、产业有支撑、收入有保障。
为推进乐至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乐至坚持“围绕新村、突出特色、优势优先、连片发展”思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产村相融为路径,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全力打造全省蚕桑综合实力第一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强县、全省绿色蔬菜产业大县、全省林业产业强县。
当前,乐至正全力建设陈毅旧居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园、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圣美园现代畜牧业科技示范园“三大园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和对外展示窗口区,辐射带动农村全面做富。
“去年,我们合作社总收入不少于23万元。”高寺镇梨子湾村蚕桑专业合作社主任童先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乐至强化养蚕科技化、规模化,积极推广和开发蚕桑产品综合利用,农民收入与日俱增。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乐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4226元,增长12.4%。
“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路、水的突破。”今年,乐至继续实施“大中小微”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以成安渝、 遂资眉高速公路和过境国省干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和村级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把畅通致富路修到农民家门口。同时,还将在巩固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水利建设大会战,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现在再也不用走很远去挑水了!”看着蓄水池的水通过水泵,变成朵朵水花洒向果树,童家镇油桃合作社的李大爷乐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