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1100米的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龙滩乡黄莲村黄莲丫口,50多年前突然有了一股山泉喷薄而出,90年经成都地质队勘测认定山泉水缘自陕西渭河经过1000多公里石层穿越而来。山泉味美甘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了当地村民幸福之水,几十年来临近的几个村经常因干旱缺水而该村没有一家缺水。村民林雪川几度梦想开发神奇之泉均被搁浅,今年8月,在广州大郎镇创业的乡友谢吉辉主动找到他,愿与其合作开发山泉,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打造感恩第一泉,让神奇山泉走向世界,批量生产矿泉水,并注册商标“巴蜀奇源”,目前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已经试生产,准备于元旦前正式投产。 10月10日,记者来到该村一探究竟。
10月11日,记者从广安城区出发,驱车90分钟沿着弯弯曲的山路来到广安区龙滩乡黄莲村二组,远远地看见了一座现代化的厂房。进得厂房,看见过滤池、净化设备齐全,10多桶纯净水成一字排列,随行的工作人员李先云告诉记者,那里就是纯净水生产车间,目前已经在试生产桶装纯净水,业主林雪川的家就在工厂附近,水源点就在工厂5公里左右的山上。 紧接着记者步行5公里来到水源点,只见在一座高山下,一股清泉汩汩而出,分别被几条管道分流到电站、水厂和农户家中,沿线渠道里的水清澈见底。“我们这里的水质好,偶尔还有群众在渠道里捡到娃娃鱼。我们也渴望这股山泉得到开发批量生产矿泉水,我们也跟着沾点光,可以打工吗!”当地村民张仁惠告诉记者,他们这个黄莲丫山清水秀,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同步搞旅游开发也是可行的。
山中有神奇喷泉 福泽黄连村民成就美好姻缘
“这股山泉在我20多岁的时候就有了。别小看了这股泉水,我们黄莲村民可是全靠这股泉水生活。”隔三差五就要到水源点看看的现年80高龄的林大爷告诉记者,当年若不是这股泉水他可能婆娘都讨不到。原来,1950年,全国刚刚解放,林大爷已经27岁了却还没有接上亲,一是因为家穷,二是因为村上十年九旱,村里的人纷纷外嫁他乡。与林大爷相好的姑娘小翠眼看也要外嫁出山,李大爷着急得不得了。
春节过后,林大爷到黄莲丫砍柴,突然看见一股泉水汩汩而出,颇为好奇,便走近观察,将水捧起放在口中一尝,味美甘甜,让他欣喜若狂。他仔细观察了几天,发现每天均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流出,才将这个消息告诉村民,村民获悉后奔走相告,放鞭炮庆祝。有了水的润泽,全村年年丰收,其他村却仍然十年九旱,缺水时纷纷到该村挑水。因发现泉水有功,林大爷被群众推举为村干部,与他想好的小翠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他的妻子。
“已经50多年了,这股水从来没有断过。附近的高岭村、宝洞村村民现在全是用的这股水,现在政府已经利用这股水建了一个发电站,龙滩乡的村民全部是这个电站的电。下一步,还是利用这股水,规划建设龙滩水库,投资达到1个多亿。”正在现场办公的龙滩乡党委书记张福林告诉记者,市区乡党委政府对这股山泉非常重视,特别是分区后,前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前来踏勘,现场办公,要求一定要把这股山泉利用好,造福乡里。“开发山泉模式是我们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加盟矿泉水开发,农民既可以打工挣收入,还有固定分红,开发业主赚钱,村集体也有了受益,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圆梦山泉开发 寻求合作伙伴屡屡受骗
“早在10多年前,我儿子就在准备开发这股山泉。没想到屡屡受骗。”提起神奇山泉,现年60岁的林大妈说起儿子林雪川开发山泉的事就唏嘘不已。
原来,从小就吃着这股山泉长大的林雪川一直有一个梦想:想办法将这股山泉进行开发,让他造福乡里。
1990年,林雪川1 5岁时,村里来了一支地质勘探队,围绕山泉跋山涉水转悠了一个月,得出结论:这股水来源于陕西渭河,经过1000多公里的石层渗透而来,这股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完全可以进行开发利用。一个多月来,只要有空,他就跑到地质勘探队偷师学艺,地质勘探队见他为人实诚,破例将勘探结论告诉了他,让他从那时起就产生了让这股山泉让世人知晓、惠及万民的想法。
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想法无法变成现实。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外出打工挣钱完成原始积累然后回家干这事。16岁,他初中一毕业,就加入了外出打工的洪流,前往广州大浪镇等地打工,吃尽了苦头。到28岁时,他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在大浪有了自己的门市。2003年春节,林雪川回家时听说时任广安区委主要领导近日要来该村视察,重点看水源头。林雪川觉得这是一个机遇,再次萌生了开发山泉的强烈冲动。春节过后,区委主要领导来视察时,林雪川主动上前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当场表示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此事,建议林雪川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合作。
领导的鼓励产生巨大动力,林雪川当年没有返回广州,而是留在家。一方面他请来专家对水质进行鉴定,一方面到处找企业进行合作。由于涉世不深,对招商一窍不通,好几次被对方套起,将自己辛辛苦苦在外挣来的钱赔了一个精光。开发山泉让他伤透了心,2005年不得不返回广州重操旧业。
2011年,已经缓过气来的林雪川还是没有死心,动员了4个熟悉的朋友一起投资近400万元引进设备建起了厂房,获得了取水权,注册了商标,准备大干一场。2013年5月,因为朋友看见回报率底,正式投产手续难办,纷纷撤资,让林雪川欲哭无泪,负债累累。生产事宜一度搁浅,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没钱支付。
携手在外乡友 打造感恩第一泉“巴蜀奇源”
“林总,听前锋区政府领导说你搞的山泉水开发项目遇到点麻烦,缺合作伙伴,我原来就听说过这个项目,也专门前来考察过,我觉得很有发展前途。如果你信得过我,我们可以合作,资金调度没有问题,我想要做就做大,既要让当地群众受益,也要让我们有利润。”今年8月,正当林雪川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时候。一个今年5月才认识的龙滩老乡,同在广东大朗创业的谢吉辉给他打来电话,无异于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霖,他当即答应并一拍即合。
谢吉辉何许人也?24年前,龙滩乡伍山村村民谢吉辉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南下广州,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用了24年的时间,谢吉辉从一个打工者逐步成长为企业老板。取得成功后的他始终牵挂着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老乡亲。2012年底,谢吉辉带着从自己工厂生产出来的价值40万元的崭新毛衣,赶在严寒来临之前发给家乡的困难群众,帮助他们度过严冬。今年3月,他又在自己的老家伍山村办起了伍山农家,集餐饮、种养殖为一体,带领当地群众致富。“感恩好老乡邓小平,回报家乡,让家乡父老乡亲富起来,是我最大的梦想。”经历相同,性情相吸,让两人迅速达成合作共识。他们决定打造感恩第一泉——“巴蜀奇源”,向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目前已经完成试生产和品牌注册。
“‘一水一世界,一生一梦想’。是我们品牌文化的核心理念。农民以土地入股加盟,正式投产后,我们可以解决近百名当地人用工,还让村集体有受益。针对黄莲村人难以走出大山的实际,我们还将购买两台长安车免费接送黄莲村人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让这股山泉真正造福乡里。同步进行旅游开放,让黄莲丫走向世界。”谢吉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