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地方办事越难是何缘故? 10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两起政府工作人员刁难办事民众的个案。一是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返回老家衡水武邑县达6次,多跑了3000公里。二是江苏丰县的小狄为办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去当地工商部门跑了十几趟才办成。小周在参访中说道越小的地方办事越难,这又是何缘故呢? “越小的地方办事越难”这句话至少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不是所有的政府服务部门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那只是个别少数的,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特别是偏远的地方。现在的党政机关、窗口工作人员,大多都能在接待群众时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但是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却在接待人民群众时态度傲慢,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问题时,推三阻四,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和干部的形象,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体察民情,晓知民意,这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前提。转变工作作风它既需要党员干部自身努力,也离不开群众需求。如果抛开群众意愿,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一味蛮干,只能导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消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推进作风真正转变,前提就要体察民情,晓知民意。这就要求我们常下基层,常进民家,了解需求,倾听呼声,做到民情常知,民忧常记,忧民之忧,急民之急,时时刻刻与群众心连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