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官本位”树立”民本位”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阚枫)9月以来,中共新一轮党内民主生活会在全国范围内召开,在官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脱离群众”、“官本位”成为高频词汇。专家分析,官员群体出现的脱离群众和“官本位”现象,反映了干部任用制度存在问题和不足,官员的作风问题应以“公开”促整改。 有的领导干部视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以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为既得利益,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把从政看成是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想方设法追逐对公共资源的特权,捞取自己的特殊利益。有的领导干部面临抉择时,先为自己和子女、亲属着想,为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着想,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抛在了脑后;有的刚刚提拔,就急于要车子、房子、待遇,“该得到的一定要得到,不该得到的也想得到”;有的一看到社会上有人先富起来,看到自己的同学、战友或过去的同事成了“老板”、“大款”,心里就失衡,就想自己怎么赶紧富起来,等等。这种特权思想,都是“官本位”的深层次驱动因素。 “官本位”意识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民本位”思想背道而驰,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一个地区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越浓,科学发展阻力就越大,政治风气就越差。近年来,我国的思想解放活动取得了极大成效,但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没有得到根本性触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彻底打破“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民本位”意识。遏制“官本位”意识,让“民本位”成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市场化进程,营造创业富民环境,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民本位”观念的推广和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