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131|评论: 97

[行走印记] 【自驾】黔东南民族风情大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户 (1).jpg

千户 (17).jpg
因为喜欢摄影,于是爱上了古镇古寨,四川的古镇跑得差不多了,井底之蛙,浮夸不少。最近到了黔东南才知道那些古寨古镇的规模之大,令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
走进黔东南,就像走进古寨的童话世界,让你沉浸于迷宫般的故事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户 (20).jpg

千户 (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不迷恋城市的风景,黔东南周边的乡镇几乎全是古寨的影子,直到看得你视觉审美产生疲劳,最后连照片都懒得拍了。我们走的地方主要是黔东南的榕江县和丛江县。
小图 (1).jpg
小图 (2).jpg
小图 (3).jpg
小图 (4).jpg
小图 (5).jpg
小图 (6).jpg
小图 (12).jpg
小图 (21).jpg
小图 (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黔东南是苗族和侗族的聚居地,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我们专门选择了原始味保存最浓的榕江县和从江县的部分乡镇、村,主要有西江、增冲、小黄、银潭、岜沙、岜扒、大洞、空申、空烈等近20个起初我们都不知道苗寨和侗寨的区别,后来看到这个高塔才知道它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名叫鼓楼。图为增冲鼓楼,是侗乡最有名的鼓楼,也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形体结构最大的鼓楼,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小图 (7).jpg

小图 (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始建于何时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距今约三个多世纪。鼓楼内部的底层是文化休憩区,以前供人们开会和表演节目,现在多为当地人休息的场所,部分鼓楼安有电视机供大家观看,就像我们80年代看公共电视的场景。
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鼓楼的含义应该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因此,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习惯,俗称鼓楼。桦安放于鼓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




小图 (8).jpg
小图 (10).jpg
小图 (11).jpg
小图 (14).jpg
小图 (15).jpg
小图 (16).jpg
小图 (17).jpg
小图 (18).jpg
小图 (19).jpg
小图 (20).jpg
小图 (23).jpg
小图 (29).jpg
小图 (31).jpg
小图 (33).jpg
小图 (35).jpg
小图 (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侗寨大多依山傍水而建,除了鼓楼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以外,风雨桥也是一大特色,较多的侗寨都设有风雨桥,意为渡过风雨保平安之意。

小图 (32).jpg

小图 (33).jpg

IMG_07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仫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亻革家、西家等待确认的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这是岜扒村,随便你站在村头的哪个地方, 都会看见流动的风景线,劳作的村民进进出出,为这个村子增添着财富,延续着民族的历史。


1 (2).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们把收获的稻谷挑着回家,凉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者专门的架子上。我们很奇怪这样的收割方式。
3 (3).jpg
3 (1).jpg
3 (4).jpg
3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经过很多村寨,才了解到当地人这一特殊的收割稻谷方式。他们用特制的刀具夹在手中,将稻谷一根根割下来,栓成小捆拿回家中存放,吃多少取多少。
3 (7).jpg
3 (6).jpg
3 (8).jpg
3 (9).jpg
3 (10).jpg
3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所有的稻子都割回家去打,但是直接在田里打的并不多,他们通常会扛到岸上来打。
打谷子的时候是最忙的季节。这个穿着民族服装,背着娃娃下田收割的母亲好辛苦哦——伟大的母爱在苗寨随处可见。

5 (1).jpg
5 (2).jpg
5 (3).jpg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打了就得晒,公路上到处都是晒谷子的场景。我问一名晒谷子的中年妇女“裙子为什么那么短?”,她答:我们这儿是世界超短裙的故乡!一打听,我们走过的这个村子叫空申,旁边是空烈。
6 (1).jpg
6 (2).jpg
6 (3).jpg
6 (4).jpg
6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中闯进名叫空申和空烈的两个原始乡寨,还拍到了制作超短裙的全过程。超短裙是她们民族服装的精华,是女性美的象征!
6 (6).jpg
6 (7).jpg
6 (8).jpg
6 (9).jpg
7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经过很多村子都会看到村民自己染布做衣的场景,染料是天然的植物。
7 (2).jpg
7 (3).jpg
7 (4).jpg
7 (5).jpg
7 (6).jpg
7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这些人的衣服会有那么的光鲜,柔中发亮。他们声称不含化学原料。


8 (1).jpg
8 (2).jpg
8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衣服的步骤很复杂,除了浸、染、晒以外,关键的环节是锤打。只有通过锤打的布才会更加柔软和不易褪色。如果你听见村子里传来“咚咚”的声音,那一定是在锤布,而不是我们先前想像中的鼓楼击鼓的声音。


9 (1).jpg
9 (2).jpg
9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侗寨鼓楼不再击鼓,也很少演戏。鼓楼成为当地人聚会、聊天、休憩、看电视的好地方。
9 (6).jpg
9 (5).jpg
小图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凡是有鼓楼的地方一般都比较热闹,千奇百怪的事情随时会遇到,就像这个小孩,他的玩具是公鸡。这是增冲村。


10 (1).jpg
10 (2).jpg
小图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自然单调,孩子们的童年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唤起我们童年的印象。
11 (4).jpg
11 (1).jpg
11 (2).jpg
11 (3).jpg
11 (5).jpg
11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们顾不了小孩都上山打柴或者打猎去了,当我们闯进“中国唯一枪手部落”的时候,到处都是拿枪的人,他们奇怪的表情让我们不敢上前,怕整得不好挨上一枪。
12 (1).jpg
12 (2).jpg
12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问路只能找那些看起来老实且笑脸相迎的人。我们问这位大哥的路,他以为问他的大锅买来做啥的——啼笑皆非的对白
12.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