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性,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当好党性原则的“守门员”,成为锤炼作风的“先行者”,勇争推动落实的“带头人”,既是讲党性最基本的、刚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发展和实现发展的“标杆”。
公道正派,是党性原则的核心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公认,这短短八个字中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动作”,不能突破,不可偏废。在选人用人上,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在阳光下操作、赛场上选马,让广大群众评马。要站在全局上来谋划干部的选拔任用,以超常规的办法和敢闯敢试的拼劲来谋划工作,以战略思维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精神破解组织工作难题,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努力提升组织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优良作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作为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要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作为锤炼作风的“风向标”,把经常学习、扎实工作、优化生活当成锤炼作风的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实干、重业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标准,树立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拳绣腿,不练嘴上功夫。
全面落实,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的关键点。“党性在于‘行’,上行则下效。”组织部长作为组织部门的“一把手”,要带头把讲党性外化为自觉行动,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把岗位当成干事创业的舞台,团结和带领组工干部,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的发展意识,做到凡是党委有部署有要求的,都要勇于争先、积极推进、带头落实,用抓落实的功夫和成效提升组工干部新形象、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