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742|评论: 51

[平昌摄影] 我遥远的笔山(笔山游记,附大量场镇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遥远的笔山


      说它远,并不是指地理上的概念,成都到平昌,不过数百公里的距离,动车加班车也就几小时能到,自驾车那就更快了。这里说的远,是指时间上的距离,从1984到2013,至少有30年的跨度时间。那么,30年,它有怎样的变化呢?
      很久以来,我想写一点关于家乡、关于笔山的东西,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1986年我离开笔山后,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地方,对它后面的信息知之甚少。对它的怀念却时时在心,思念愈久,愧欠愈深。11月的一天,利用到达州开会的机会,我悄悄溜回笔山,一圆萦绕在心的梦境。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因为至今没有在笔山可以联系的熟人或朋友,位于大巴山中的一个小乡镇,我怀疑它是否如30年前一样,没有旅社,没有可供住宿的歇脚点。我在手机上查阅,查到笔山镇政府的工作电话,向工作人员求助,当笔山镇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我笔山镇的旅店不止一处,完全不用预约时,我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从达州汽车北站坐上班车,已是下午时分,班车穿行在州河沿岸,我的思绪也回到30年前。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故乡不在笔山,而在平昌,笔山不过是平昌县管辖下的高山小镇,距离县城54公里。1984年我参加青工,当学徒,被平昌县糖酒公司派到笔山经营部,开始了在笔山两年的岁月,那是我初出社会的落脚之地,是我第一次远离自己的故土,到异乡生活和工作。笔山,成为我人生的第二故乡。
      当年,笔山距离我家很远,又或者说距离我家很近,是相对于达县、巴中等外县的距离,还有我母亲来自于岳家、父亲来自于仪陇,经常往返的缘故。总之,与笔山结识,是我走入社会的起点,它在那里上千年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认识它,有着我们前世默认的缘份。
      命运有很多个未知,笔山相对于我来说,也有很多个前途未卜,当我第一次坐上公司的送货车,沿着碎石公路一路风尘仆仆赶往笔山,尘土覆盖了我一身,我也吐了一路。当我到达笔山,那是怎样一种感受啊,这个位于高山之颠的小镇,镇子很小,但很质朴,在夕阳的映照下,蜿蜒的碎石公路,依山而建的民居,透着别样的辉煌。愈往里走,小镇反射着亮光,像举行着欢迎仪式。
      不多日,我便走遍了小镇的角角落落。小镇很小,山口上的岔路,加上一条山梁上的石板小街,在街居民很少,除了当地的区公所、乡政府、小学、中学、供销社、粮站、信用社、卫生院、畜牧站、文化站等,便是县上的派驻单位,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邮政分局、银行、供电站、交管站、百货公司、烟草公司、糖酒公司等,各种砖混结构、木质青瓦房,久远、或新修,在山口两边依山势而立,零零散散,造就了这个大巴山中的小镇。
      当年的笔山小镇,虽然镇子不大,但是平昌通往镇龙、万源、宣汉等地的必经之地,还管辖着千秋、马鞍、凤凰、泥龙、岩口等乡。对异域地理知识的渴望,我走遍了尽量可以去到的地方。除去远方和高山,笔山能去到的地方我都去过,比如在街的每一个楼房每一条路,差不多的路上都有我的脚印。比如我从笔山走路到岩口,再从岩口走到宣汉县的马渡乡,然后坐上解放牌汽车去往达县。比如我在笔山场认识一个长年在周边乡镇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热情好客的他,诚挚邀请我到他笔峰村的家,让我好好品尝他爱人做的山村佳肴,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原来笔山的来历,是跟这里一座像笔一样的山峰沿用下来的地名相关。再比如我去马鞍乡参加一位年轻姑娘的婚宴,认识了那里的村支部书记,他把我当成县上的贵宾,又是让位,又是敬茶,让我这个小字辈受宠若惊,情何以堪。还有一次,我去邱家送货,雇了一辆笔山在街的个体户拖拉机,很不幸的是,在抵邱家转弯的时候,拖拉机侧翻在了邱家镇的坡下,师傅受了伤,我去他家看望他时,看着他家破败不堪的茅草房,我心里涌动的是一种酸楚。
      笔山当年虽然落后,但很纯朴。至今我还记得它的风景和气候别具一格,因为笔山相对于县城海拔高,又处于山颠,每当县城酷暑难耐的时候,这里则像春天一般的和风轻拂,绝对没有夏天般的大汗淋漓,是难得的避暑胜地。而到了冬天,县城的水面上久不结冰,这里则是白雪皑皑,山上山下,树梢房顶,覆盖了厚厚一层白雪,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从没想到雪地里的寒冷。这里离天很近,距离喧哗的城市很远,所以这里的天总是蓝蓝的。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清风拂过山间的松林,总能带来一阵阵林间的松树清香,直入五脏。那层叠的山峰,空旷辽远;五彩的梯田,自成一景。
      笔山最热闹的时候,当然是迎嫁送娶,唢呐声能传三五里,送亲队伍像赶集一样,给笔山镇平添了许多热闹。笔山最热闹的时候当属逢场天,记不清3、6、9,还是1、4、7,笔山在街像迎接盛大的节日,四乡八邻赶来的村民,在街道挤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各种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给平日异常冷清的场镇,增添了无限温暖。
      那么,它现在还有这样的景象吗?
      鸣笛声把我从记忆中拉回。班车在达县碑庙的河谷中穿行,很快就从海拔300米的谷地抬升到了800多米的鹿鸣镇,经过邱家,傍晚时分到达笔山镇。
      这就是我眼前的笔山吗?四处高楼林立,灯火如天上的繁星,再没有以前那种低矮、稀落的青瓦房,昏暗油灯下的冷清和孤独。
      我睁大眼睛,笔山镇是变了,是真的变了,变得我好像从来没有来过此地。我想尽快找到旅店,放置行李,欣赏这黄昏下的美景。
      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我终于在老车坝找到旅馆,居然跟我以前居住的糖酒公司楼房仅有一楼之隔。我以前工作过的糖酒公司笔山经营部楼房还在,只不过现在转卖给了私人。我久久凝望二楼我曾居住两年的窗口,岁月变迁,它还是老样。它沉默的窗口,是否在等待我这个游子回来?还是为我指定方向?它斑驳的墙檐,门壁上淡褪了的紫色,它依然是老了。
      老车坝是笔山镇的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呈三角形,四周都是新修的楼房,车坝面积比30年前有所缩小。我漫步在笔山街头,追寻过去的脚印,还有那些不再熟悉的人影。30年前生活在笔山的人们,有些是我的前辈,有些是我的同龄,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天各一方,彼此淡忘了自己。他们现在还好吧?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我不能打扰任何一个熟人,我知道我找到他们,我一定脱不了身,他们的热情、好客、豪爽,早在30年前就温暖了我一身。我在心中默默祝福他们,祝福他们,平安幸福,时隔两代,他们的下一代更比他们强。
      老街上的一起婚宴吸引了我的注意,席桌上坐满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街边生着灶火,锅碗瓢盆堆满街沿,各种佳肴已纷纷上桌。原来我到达笔山的这天,恰逢有七对新人结婚,街上街下,山上山下,自家屋前,都可以看见主人在大摆宴席,各种奥迪、福特、宝马、雪佛兰在街上穿梭不停,从牌照上可以看出,这些车来自广东、陕西、湖北、重庆、贵州等地。就连我找到的一家餐馆,也因老板去做喜宴,根本无暇顾及我这个远方来的游客。我由此发现,笔山与外面的世界,距离是如此的近。
      曲终人散,一弯新月天如水,原来笔山的月亮还是那么亮。我在夜色中行走,用相机记录它的新变化,直到很晚,我才回到旅店。旅店来了很多人,原来都是外地来参加婚宴的亲戚朋友,他们把旅店全包了。还好,我预定得早,不至于露宿街头。我躺在床上,盯着窗外的月亮,有夜风拍打窗上玻璃的声音,让我想起30年前我在隔壁另外一栋楼的二楼,夜夜聆听风声从我窗前飘过,最后月光落在窗台,伴我进入梦乡。
      第二天天蒙亮,我手拿相机再次来到车坝,街上有了不少摆摊的人,原来今天是笔山的逢场天,四乡八邻的乡亲正陆续前来赶场。笔山镇原来的碎石路面早换成了水泥路面,以前的石板老街已凋零破败,现在改成了菜市场。
      今天天气好,我决定去场镇边的塔子山,拍一些笔山镇镇貌的照片。然后我再依照以前走过的路迹,去了笔山职业中学、卫生院、粮站、镇政府、笔山小学、变电站、新街等。我一路走,一路拍,感知着笔山30年来的新变化。中学、小学都扩大了,学生更多了,以前的学生都长大成人,走入社会,现在在这里就读的,也许有他们的后代。粮站已末落了,想当年,它是何等辉煌,人们交公粮,排了一里长的路。笔山区公所、乡政府没有了,现在变成了镇政府。卫生院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我曾在这里就医,感谢当年年轻医生的妙手还春。邮电局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由于文字的原因,我在这里还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分别在工商所、变电站、供销社、岩口乡、马鞍乡等地方。物是人非,天各一方,朋友们无论在当地,还是异乡,一定都好。
      来到新街,记得当年这还只是一片农田,在我们笔山经营部的后面,街道宽敞笔直,新楼房一栋比一栋修得漂亮。新街有了新车站、药店、超市、餐馆,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的平昌新街,笔山新街已具有了八十年代新县城的形象。而老车坝修建中的近20层电梯公寓正拔地而起,喻示着笔山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时间已近10点半,我的笔山之行就快结束了。我要赶上10点半从笔山发往达州的班车,在新街“多又好”超市女老板的热心指点下,我急匆匆来到新街车站,坐上了返回达州的班车。
      对于笔山,我有一份牵挂,有一份不舍,但它30年来的巨变让我感到欣慰,一旦我再次离开它,我不知道我会怎么想念它。当我真的看不见它时,我不知道我会怎么梦见它。我不忍它在我视野中慢慢失去,我甚至希望它就在我的眼前,永远也不要离去。一旦它离我而去,我担心我没有想念,就怕梦也梦不见它。
      我有一颗朝圣的心灵,像天地一般的永恒,像高山上的白雪,我对过往的经历执着不变。
      别了,笔山!下次有约,再见!

(曾明伟,2013年11月28日成都)


CIMG0893.jpg
笔山镇老街
CIMG0855.jpg
夜色下的笔山在街
CIMG0860.jpg
晨曦中的笔山菜市场
CIMG0862.jpg
晨曦中的笔山街景
CIMG0863.jpg
塔子山上的小径
CIMG0865.jpg
笔山镇新貌
CIMG0868.jpg
笔山镇全景
CIMG0873.jpg
笔山镇职业中学
CIMG0876.jpg
去往笔山中学的小路
CIMG0878.jpg
笔山场口
CIMG0879.jpg
笔山镇街景
CIMG0881.jpg
笔山粮站
CIMG0888.jpg
笔山粮库
CIMG0889.jpg
粮站办公室
CIMG0892.jpg
笔山镇卫生院

(照片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1-2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大力发展城镇建设

发表于 2013-11-2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玩文字游戏的人,文字功底还是很深,真要对仅仅生活两年的笔山有情感,那就来投资改善一下偏僻小镇吧!把情感赋予行动!

发表于 2013-11-2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档案曾明伟,男,汉族,1969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原籍四川平昌县。就读平昌江口一小、平昌中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函授学院、四川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法律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龙泉驿区百姓故事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

  在《飞天》、《草地》、《故事会》、《龙门阵》、《故事世界》、《当代小说》、《青年作家》、《小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中国文化报》、《华西都市报》、《海南日报》、《天津日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台湾《旺报》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故事、纪实文学作品两百余篇,计80万字。

  作品入选《四川三十年小小说选》、《四川精短散文选》、《桃都春华》、《文涛拍岸》、《书香桃红》、《建国五十年中国桃乡文学作品集》等10多本文集,多篇作品曾在广播电台配音播出。出版短篇小说集《城里的月光》(2009年4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主要成就:获海南日报首届“海航杯”大型征文奖获四川省作协首届优秀小小说作品奖

  代表作品:《城里的月光》《站台》《飞机上的贵宾》《投诉》《步步是计》《当农妇遇上特务》等

  2主要年表1987年11月入伍,云南绿春边防部队服役,历任战士、连文书、营文书。1991年5月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1992年7月南下深圳创办月光书社。

  1994年5月加盟成都《经济文化报》。

  1995年5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镇人民政府,党政办秘书。

  1999年1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开发报社,副刊责任编辑。

  200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图书馆。

  3个人著作1、短篇小说集《城里的月光》(2009年4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民间故事集《龙泉驿区民间文学故事365》(2006年11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编辑)。

  3、《越南丛林逃生记》(连载作品《成都商报》1998年8月)。

  4、执行主编《书香桃红》——首届“龙泉驿杯”文化共享工程征文获奖作品集(2012年3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5、执行主编《平昌县经贸投资指南》一书(1995年3月,内刊)。

  4获奖情况1、小小说《妻吟》…………1990年获成都军区《战旗报》“山河颂”征文优秀作品奖。

  2、小小说《棒棒棒棒鸡》…………2007年获“光海杯”全国诗文大奖赛优秀奖。

  3、小小说《站台》…………2011年4月获首届(2009—2010年度)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青年作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四川优秀小小说作品提名奖。

  4、纪实《文化共享促致富敲开山门迎春风》…………2011年6月获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立足岗位做贡献,建设‘三最’龙泉当先锋”征文三等奖。

  5、散文《县委大院的柚子树》…………2011年7月获天津市“党在我心中”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

  6、纪实《一米阳光》…………2011年11月获“安岳交通杯”全国小小说、纪实文学征文大赛纪实文学类优秀奖。

  7、散文《县委大院的柚子树》…………2011年7月5日获中国福利会纪念建党90周年“永远和党在一起”征文比赛三等奖。

  8、散文《向菊兰的运动梦》…………2012年4月获成都市龙泉驿区“鸥鹏杯”元旦越野赛征文比赛优秀奖。

  9、小小说《飞机上的贵宾》…………2012年4月获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东方感恩文化“海航杯”全国大型有奖征文三等奖。

  10、小小说《站台》…………2012年7月获(2007年—2011年度)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四川省小小说学会首届优秀作品一等奖。

  11、散文《老岳父的潭酒情》…………2012年7月获成都市“红潭杯”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

  12、小小说《一分都不少》…………2012年8月获河北省作家协会小小说艺术委员会、河北省沧州市地方税务局、《百花园》、《小小说选刊》、《河北小小说》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税苑杯”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三等奖。

发表于 2013-11-2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写得不错,照片就一般般了

发表于 2013-11-2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美,拜读了

发表于 2013-11-2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而来的东西,就是质朴,就是美!!!:victory:

发表于 2013-11-2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对笔山那山、那水、那人的无比热爱和思念!我作为笔山人,由衷感谢作者心系笔山、情定笔山、梦回笔山!

发表于 2013-11-29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希望能拜读作者那纯美、质朴的文字,唤醒沉睡的记忆,洗涤浮华的心灵!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1-2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快过年了,离回笔山也就不远了!我家就在美丽的塔子山上,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具有无限的感情~!感谢作者用纯朴的文字描述出我心目中的美丽家乡!欢迎再次来笔山!

发表于 2013-11-2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街道建设还是显得落后啊,当然变化大,主要体现在新修的房子多,呵呵

发表于 2013-11-2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优美,照片就不敢恭维了

发表于 2013-11-2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饱含深情地抒发了对你第二故乡笔山的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其实笔山还是很落后的,诚邀每一位笔山的游子发展家乡,建设笔山,缩短与外面世界的距离

发表于 2013-11-2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

发表于 2013-11-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逢贴必顶,基本的礼貌

发表于 2013-11-3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而熟悉的味道!

发表于 2013-11-30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想家了,想家里的爷爷,想家里的一切……元旦一定要回去,一定!

发表于 2013-11-3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我遥远的笔山(笔山游记,附大量场镇照片)

pcchenyu 发表于 2013-11-29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字写得不错,照片就一般般了

上次离家之前,特地到楼顶拍了一张照片。想家的时候看看,或许会受点吧!(笔山的山)

发表于 2013-11-3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收藏了

发表于 2013-1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同身受,把青春最好年华的经历留在了笔山。虽然离开了,但是还是喜欢那淡淡地的宁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