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鹿鸣李志国

[群众呼声] 鹿鸣村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情1 发表于 2014-7-14 10:56
见过楼主李先生,我是万源秦河乡秦某,本乡大学生村官,散落在大巴山一带的村落文物古迹与故事实在太多,但 ...

问好先生!
您能发帖询问,已超出我的意料之外。
对于本土的历史遗迹及古文化遗留,要想知道它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远而全面的认知,非短时期能清楚。对一些基础数据的探知,首先要明白它形成的历史时间段与背景。这些要素的背后则需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为支撑;我在这方面是个门外汉,囧陷历史知识的缺乏而不能作出有力的佐证。我需要时间,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您所提到秦河乡的历史与鹿鸣山有相似之处,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鹿鸣山的历史文化形成时间段是在清白莲教时期,而通江鹿鸣山与万源秦河则在其活动范围内,它的典型特征是朝廷与地方地主武装联手清肃的产物——“筑寨团练,坚壁清野”。只有顺着这一脉络,或许对您地方文化的探索才有清晰的发现。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情1 发表于 2014-7-14 10:56
见过楼主李先生,我是万源秦河乡秦某,本乡大学生村官,散落在大巴山一带的村落文物古迹与故事实在太多,但 ...

四川省通江县瓦室镇鹿鸣村的双桅杆挂斗以及双狮遗迹,确切考证应归属清嘉庆时期;遗迹主人为程宗乾,是武举,外地为官。
从获赠匾额署名时期来看,是在清朝平定白莲教叛乱之后,通江县恢复建制之后所颁发;匾额题记为“通江县试用县正堂”、“记大功一次”。
“记大功一次”的事件为朝廷向全国诏告采伐欗香树木修葺北京故宫;据记载,通江县石洞口盛产金丝欗木,程宗乾从水路历时数月之久成功运送到达,获赠皇帝御赐“皇恩宠锡”匾额及锡杖。据程老爷后辈讲述,“皇恩宠锡”匾额是由五寸见方的小樟木块拼揍而成,做工精细考究。可惜原物已毁。
由此推断,挂斗双桅杆及双狮应与程宗乾运送金丝欗木立功有直接关联。

发表于 2014-7-1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应当好好保护好好修葺才是。图中那个石砚台,我小时家里也有个,造型也差不多,小时不懂事拿来玩耍被损坏,后也不知下落了。楼主真是个热心人,为保护山村文化遗产出了大力哦,赞一个!

发表于 2014-7-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发表于 2014-7-1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李志国 发表于 2014-7-14 12:45
四川省通江县瓦室镇鹿鸣村的双桅杆挂斗以及双狮遗迹,确切考证应归属清嘉庆时期;遗迹主人为程宗乾,是武 ...

      谢谢楼主先生提供信息,从我搜集的三十对桅杆来看,树立在墓前的桅杆其主人身份中,有一个为生员,有几个自己身份不明,但要么有钱要么其儿子为国学生,其它的主人身份均为国学生;至于在院落前的桅杆,我所见过的全部是挂斗桅杆而没有顶端挂狮的桅杆,且主人身份不明,只有听老人讲述,他们的讲述虽与你所说的程老爷一致,均为武举人,原因是桅杆上挂斗,如果是顶端立狮子则为文举人。这些说法统一,但与墓前挂斗与立狮子的桅杆都是文官且没有达到举人地位的考证相矛盾,楼主所考证的程老爷为武举人应该也只是听老人讲述和牌匾信息而推断的吧?或许程老爷只是个武者生员也不一定,而并没达到武举人的地步。
      有时间我想到鹿鸣山来学习学习,秦河乡有现存“一品”格局老宅,豪华古墓群,荔枝古道等,希望到鹿鸣山学习中能对秦河乡文化保护起到帮助。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情1 发表于 2014-7-17 09:57
谢谢楼主先生提供信息,从我搜集的三十对桅杆来看,树立在墓前的桅杆其主人身份中,有一个为生员, ...

问好先生!
鹿鸣山坊间传说程宗乾是“文武老爷”,这一点在其碑文上没有具体记载。但据撰写碑文的“邑增生眷弟”张廷华是黉案之身,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吾于程君口口......口休口锡封以来,人文鹊起,科甲蝉联.......

张廷华是府试案首,精通满族八旗习俗礼情而被选拔为黉案。在清时,学子束发就读之始,经乡试及格称呼廪生、庠生;优异者根据各地政策优惠保送称谓”增膳廪生“,府试及格为秀才,省试及格为举人,进而殿试及格后赐进士。进士提名便可任职县令或其它补缺,但举人一般也有地方任职,視各省情况而定。鹿鸣山坊间传说程宗乾27岁得秀才,中而弓马娴熟,32岁中武举,人称”文武老爷“。
程宗乾生于乾隆48年【1784】有碑文和匾为记,院前有雄狮一对,挂斗石桅杆两根;中堂有正匾一道,【由五寸见方小樟木块镶嵌而成】书皇恩宠锡并赠锡杖一根;东西两侧各一道寿匾,东曰德者寿徵由保宁府送。西曰位列香山,左署:四川保宁府通江县试用县正堂记大功一次,杨为;右署:右给程宗乾六秋之秩。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季秋月二十七日竖。  (据程明玉老人【90岁】回忆,正匾和东侧匾在文革中被程全玉作猪圈板已烂,槽门口右边石狮被程泽玉毁,已砌入墙中,两桅杆因岁月和人为已存其半,现存这块匾也被程泽玉作门板所用,后因病请巫师治鬼道破原由,取下存放至今。)


发表于 2014-7-1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图也不错!

发表于 2014-7-18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发表于 2014-8-1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家乡深山里的瑰宝,应该多多保护。
  图片中有一处院子好像我小时候住的院子啊!唤起了我不少儿时的回忆。可惜后来,我童年的那个院子随时间的流失,搬的搬拆的拆,越来越没用了儿时的那种生气和气氛了。
  兄弟,看得出你是一个有心人,你费心了。老乡在他乡支持你,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14-8-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保护

发表于 2014-8-2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李志国 发表于 2013-12-10 19:58
鹿鸣山记事碑
蜀其靖耶,献藩启封以来,谯纵、李特、刘闢望、见知祥、玉镇、谭宏种种者,皆为蜀蠹,岂仅一 ...

李志国你好,很多次在论坛上看到你为鹿鸣呼吁,首先声明一下,梨园坝是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而不是什么‘非遗”,当然,传统村落包括了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你对自己的村落首先要有一个定位,是申报传统村落还是历史文化名村,光在论坛上说说是不行的,你发的图片我看了,在通江不算什么,但出自对文物保护,我们一般不在网上发布文物点的图片,梨园坝的古墓葬墓碑高达5.4米,占地90多平米,像那样的规格少说有7、8座。梨园坝的古建筑相对集中在整个小盆地的北坡上,又已三处相对分散、集中,形成风水格局“上下三停”。它的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大约3平方公里冲积小平原,一条弯弯的太极小河环绕的着他。一座明代风格的板石桥横跨于小河上。一座铁林兵寨更显示出他的古朴和沧桑。该村马氏族人是起源于陕西扶风名门望族,村里还保存了扶风郡的族籍碑。我不是想拿他来和鹿鸣做比较。你可以根据鹿鸣的具体情况来给他定位。还有你说的巴蛇图,我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为“螭龙奉寿”是一种纹饰,叫螭龙纹。它是龙的儿子,是水兽,又有防火的寓意。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月圆 发表于 2014-8-25 11:11
李志国你好,很多次在论坛上看到你为鹿鸣呼吁,首先声明一下,梨园坝是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而不是什么‘ ...

“龙月圆”先生:你好!
首先说明,李志国是区区一介农民,我无意冒犯梨园坝申遗的专家组,更无意贬损别人而抬高自己,请相信我的诚恳。说实在话,看到梨园坝村申遗的新闻以及图文对我是有冲击的。好比小品《不差钱》,既然都是唱歌,小沈阳与丫蛋不可避免产生对比;就《鹿鸣村》一帖来说,仅仅是我个人的直观感受,没有想过会引发分歧和不愉快。虽然我的本意是想引起相关单位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我以为身处一个负责任的时代,对于任何的美好都会被同等对待和重视。而我所犯的错误是把申遗看成国家行为,却忽视了机制的存在与人为的极力争取。
鹿鸣村所遗留的东西有待更进一步的挖掘和系统的认知,它该沉寂还是该发现?完全取决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取舍和真正知识份子的正义、良知的作为;至于你说鹿鸣村的遗存在通江县范围内不算什么,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鹿鸣村的人们虽然无力改变什么,但也请你别忽视普通大众对这一事件的标记与经历!否定鹿鸣村的遗留最起码要有令人信服的论述。
最后说说“巴蛇图”,巴蛇图非为我所命名,出自专家、学者之口。螭龙奉寿也好 ,巴蛇图也罢,纷扰的最终自会有统一。

发表于 2014-8-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李先生对鹿鸣村如此的关注宣传,花了不少的功夫,深感佩服,我今天刚刚注册了论坛,本人也是地地道道的鹿鸣村人,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也很关注关心家乡的变化。其实要宣传打造鹿鸣村,不是单个人的实实在在的力量能行的,据说这里面有很多学问,还有不少的技巧。希望早一天能够打造出来!!支持

发表于 2014-8-2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发些图片,方便大家了解和宣传包括梨园村的情况。。。。。

发表于 2014-8-2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图片整理一下,分类发表。。。。。

发表于 2014-8-2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你好,很欣慰,老家有你这么一位宣传鹿鸣山的老乡,说真的,目前要打造好我们那个地方,让大家有所关注,要打造出来,不是很容易。我个人的不成熟的见解,有这么几点:一是你说的历史文化,只要大力宣传,该做大文章的必须做大,可以解决。二是利用舆论,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可以杜撰些让外面人觉得能够吸引力的东西,带有神话故事之类的比如说鹿鸣山的来历。我现在在成都,当然它有地理优势,但我所知不少成都的景点,大多是杜撰的故事来历,然后政府利用这个平台打造出来。三是我们鹿鸣山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山青水秀,是城市人喜爱的旅游度假好地方,只要当地政府打造成片的具有民居特色的度假村,做好了我想外地人肯定会来。四是利用现有资源,可以种植养殖特色特色产品。但最大的问题是交通,我去年回去过几天,特别是长胜一过桥,那条路,我是不敢把车开上去,又陡又弯,提心吊胆。上了那段路就没问题了。总之要打造起来,我们当地的乡村干部还得多动脑筋。多争取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不然干着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028 发表于 2014-8-26 10:23
李先生你好,很欣慰,老家有你这么一位宣传鹿鸣山的老乡,说真的,目前要打造好我们那个地方,让大家有所关 ...

先生不愧是大城市的,见多识广,思路新颖,建言中肯且具有可操作的空间。如此工程非一己之力所能奏效,你给我这个土包子出了个不小的难题。不过,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将竭我所能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感谢你的支持与鼓励!祝好!

发表于 2014-8-2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过奖了。其实我也不过是城市里的一个小混混,家乡的事,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27 23:36
顶一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