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随时可以听见补锅匠手里摇晃着那种特有金属道具发出的“叮叮当当”声音,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吆喝:“补锑锅,补铁锅,换锅底,换壶底,磨剪刀,磨菜刀.......".补锅匠的行头少不了一根抗在肩头的长条木凳,那上面磨刀石啦,工具箱啦早就捆绑好的。至于他手里摇晃的”金属道具“,就是比金钱板稍微小一点的薄铁板若干个,用铁丝将之穿起来成为一串。招揽生意时,手提这串金属片稍微一摇晃,老远就能听见富有节奏感的悦耳的叮叮当当响声。
补锅匠补锅在当时也算是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线“。补锅分为”冷补法“与”热补法两种。刚才上面那位网友谈了“热补法”,我这里谈谈“冷补法”。一般走街串巷的补锅匠很多喜欢采取“冷补法”。“冷补”,针对铁锅就用专门的补锅铁钉补。(补锅铁钉,样子有点像雨伞形状,比图钉面积大些) 比如,铁锅烧坏了,有一小孔,将小孔先打磨处理一下,然后在此小孔上面涂满黄泥巴,再将补锅钉摁入,用铁锤适当敲打铁钉的杆柄使之拐弯并紧贴锅底,再然后锅内盛水验证漏水否,合格则交付用户。至于价格是按照所用的“补锅钉”的数量来计算的,我好像记得当时最便宜的“补锅钉”每一只大概才八分钱。假如一口锅有两个漏洞,用了两只“补锅钉”,那就是一毛六分钱。反正以此类推。补铝锅价格稍微贵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