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原创]常见野花 [复制链接]

2008-03-05 20:38

浏览:66273 回复:504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27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23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1:38

三脉紫菀


菊科紫菀属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1:45


 多年生草本。上部叶具离基三出脉。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1:51


 舌状花紫色、淡红色或白色,管状花黄色。花期8-9月。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11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09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18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1:59


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止咳去痰,止血,利尿。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0 22:06


一文

发表于 2008-4-11 15:23

我是新来的,刚才试回帖,感觉麻辣摄影不错,那就再来一张

 

通泉草

【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

【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常无毛,茎基部分枝。基生叶倒卵状匙形或卵状倒披针形,上部常无齿,基部形,下延成具翅的叶柄;茎生叶对生或互生。

一文

发表于 2008-4-11 15:16

楼主的片片真的好漂亮,我帖一个南方的野花(汗~~,偶相机很傻瓜)


婆婆纳属:草本或亚灌木;叶对生,罕互生或轮生;花排成项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或有时单生;萼4-5裂,稀3裂,如为5裂则近轴面的一枚裂片很小;花冠管极短,近辐状,或花冠管占总长的1/2-2/3,裂片开展,不等宽,后方一枚最宽,前方一枚最窄,有时略呈二唇形;雄蕊2,突出,药室顶部贴连;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胚珠多数,很少2颗;蒴果压扁或肿胀,有2槽,室背开裂,有种子数至多颗。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30


头状花序多数于茎顶端排列成圆锥状;总苞钟形;外层较短,内层渐长,线状钻形,边缘膜质,无毛。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35


花果期9-11月,以种子繁殖。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33


舌状花舌片细狭,红色;管状花多数,花冠短于冠毛。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23

钻形紫菀

谢谢一文的支持,阿拉伯婆婆纳和通泉草北方也有,可惜俺住的附近没有.

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有条棱,上部稍有分枝,基部略带红色。基生叶倒披针形,花后凋落;茎中部叶线状披针形,主脉明显,侧脉不显著,无柄,光滑无毛;上部叶渐狭窄如线。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37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1 21:38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2 23:03

车前草


 

车前草科车前草属,多年生草本,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根生,薄纸质,卵形至广卵形,具5条主叶脉,叶基向下延伸到叶柄,长6~15,宽3~8.

cdll_99

发表于 2008-4-12 23:07


车前草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淋病、尿

血、小便不通、黄疽、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等等。《草性论》

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本草逢原》载“若虚

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相传北宋皇祐 五年(1053年)八月,吉安县永和一带,发生种瘟疫,当地人因受盛暑湿热,泄泻不止,个个脸色腊黄。请来九十九名医术高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无奈,只有到乡下去寻找偏方,适逢一位土郎中献上束草药,没想到一剂服下,泄泻即止。再服一剂,疾病全愈。众人大为惊讶。第二天,群众去向土郎中道谢并求其再赐神药仙草,郎中听了哈哈大笑说:“什么神药仙草!那只不过是一种扎路边野草而已。”众人忙问“此草何名,生于何方路旁?”郎中便娓娓讲道:“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数万将士众多患“血尿病”,生命危在旦夕。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而幸免此疫。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便挣扎着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所患痢疾竟然好了。他高兴异常,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全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无限感慨地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从此,人们管这种野草叫车前草。尽管车前草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泻清肺之功效,可是,官家医生见其生长在卑贱的山野,混迹于牛、马粪中,而嫌弃它,不用它。
    当时正遇欧阳修护送其父灵柩回乡安葬,路经永和镇,听了这些话顿脚叹道:“治世之人不分贵贱,治学之人不分贵贱。此为古人常理。而治病之药还分贵贱,真是无稽之谈,庸医迂腐,害人不浅!”群众见欧阳修如此厚爱车前草,从此,就收集车前草的种籽,播种栽植,代代相传,成为吉安县传统的出口药材,名扬海内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