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8|评论: 0

“阆中胜事可肠断”探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7 19:54 | |阅读模式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圣”的杜甫在阆中客居时曾写下了著名的《阆山歌》、《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脍炙人口而炳彪阆史。

  诗中的“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可谓传世佳句,然而是什么胜事触动了作者的情感神经而可肠断呢?一般的注解是“胜事,指山水之美;可肠断,极言其美之可爱;《杜臆》:‘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犹赞韦曲之花,而曰‘恼杀人’也;清代《杜诗镜铨》所引《杜臆》犹云‘恼杀人意’来解释杜甫此时此刻的心情,说明了杜甫此时很可能心绪悲怆;这种悲怆心绪的由来,是因杜甫在此之前,曾在灵山参加祭祖活动,结合他可能耳闻目睹多种多样的‘阆中先祖之神话传说’,尤为‘女娲补天’之胜事而感叹。”(释文引自网络);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远古传说已不可能勾起其断肠之感,汉代的“春节文化”、三国的“张飞故事”似乎亦无此魔力让一代诗圣断肠;诗圣在《阆山歌》中言明,“那知根无鬼神会,自觉气与嵩华敌”,把阆山阆景与嵩山华岳相比,阆山阆景亦只是与嵩华相匹敌而已,此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作者本人游历过嵩山,二是当时国内旅游景点还是以嵩华为主流的;作者在嵩华都没有发出“可肠断、天下稀”的感言,似乎此处的“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另有所指。

  笔者不由想到阆中境内的众多皇唐文化,民间传说的李世民皇妃在彭城圆觉寺修行,滕王元缨任职阆中,全国两大神算李淳风、袁天罡退隐天宫院,吕洞宾来阆中修仙,连杜甫等一干文豪都数度来阆,至今在阆中还留有许多奇闻秩事古景。圆觉寺的皇娘坟,城区的滕王阁,天宫乡的天宫院,锦屏山的八仙洞等,这不由得让笔者多了一个想法,杜甫之前初唐的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胜事使阆中成为全国的焦点,让皇家注目,让诗圣感叹!

  笔者想到了彭城的圆觉寺,“圆觉”是佛家术语,意即达到最高境界,谁有如此修为,在彭城民间流传甚广的李世民皇妃到此修行的传说,再加之附近皇娘坟的遗迹,王佛崖,国家崖等颇为大气的地名,让人浮想联翩,在此修行的真是李世民的皇妃吗?是哪位皇妃?缘何又到此呢?

  笔者又想到了唐初的一件大事,唐初天下传言有“武主代李”之说,且又显西南王气之重,于是唐主李世民派袁天罡、李淳风到西南步王气,破之而保皇唐,两位大师来到阆中,在蟠龙山锯山崖而泄王气以复主命。此说令笔者不解!

  众所周知,李淳风、袁天罡在推背图第三象中已明显推出“唐四代必为武姓女主”,既知武姓女主,必亦知其出降之地,按史上说法,武氏则天大帝生于利州(今广元),其锯王气之地则应选在秦岭至广元的龙脉上,何以来广元下游的阆中锯蟠龙之脉呢?再则,两位大师既已破阆中风水之脉气,何故又来天宫院修仙呢?细看“天宫院”之观匾——在封建时代“天”为皇家专用,“宫”多指皇家后妃之庭,“宫院”情指皇室,而“天宫”最深层、最神秘的引申意义可理解为“既承天子之责,又居后妃之任”,而居此职者,仅武皇则天大帝;再又,“天宫院”第一字是否就隐喻有“则天”之“天”呢?两位大师何以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避天讳呢?唯一的解释是两位大师明知西南必出天子,而皇命难违风水要破,在锯山垭泄王气后又来天宫院祈醮炼补,这样既可复圣命,又不违天意。综此疑因,笔者怀疑一代女皇是否与阆中有关,确切的说,女皇的出生地是否与天宫院有关呢?诚如此,一切谜团均解。唐初发生在阆中,发生在女皇身上的阆中“圣”事自然令一代“诗圣”“诗史”可肠断了,女皇与皇唐的情感恩怨,女皇与阆中的风水秩闻,自然令天下名流趋之来附,阆州城南亦自然天下稀了!(天宫院居阆中城南20公里)。

  年前丑月,笔者曾以《阆中古文化的“哥德巴赫猜想”》为题,就阆中一些古文化现象进行了脱缰放思,于今再放异词,谋恳肯为之士佐证破解,为史辨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