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教师都承继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传统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登讲台之高,而忧其生;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国。一个教师只有具有忧国忧民之心,才会具有深厚的爱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教育自已的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家庭,热爱国家;一个教师只有具有忧国忧民之心,才会具有充足的动力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去关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并为之鞠躬尽瘁;一个教师只有具有忧国忧民之心,才会具有充沛的激情去潜移默化、塑造学生的忧国忧民之心,使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承。诚然,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好自己的学生,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只是死教书,教死书,直至教书死,不关心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化,那才是真正可悲的、是不配作教师的:这种人故步自封、僵化呆板,不能给正茁壮成长的学生带来勃勃的生机与创造活力;这种人孤陋寡闻、智识简陋,不能给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和生活智慧;这种人才情贫瘠、了无生趣,不能激发风华正茂的学生对卓越生命和精彩生活的追求。这种人能教好学生吗?有资格作教师吗?西充教师的上访、我写帖关注西充的发展,表明西充教师还有一颗活泼泼的心灵,独立的人格和生命的尊严还未被扼杀,还具有作为教师的资格和能力。至于象自由自在也这种“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地死教书、“哪有时间去为自己一己私利上访”地教死书的“退休教师”,幸好是“退休”了,幸好西充学校的讲台上不会站有这种“退休教师”!
教师应该清高,绝大部分教师本身也比较清高。教师 “清高”的这个社会心理定位,历来已久。这个“清高”是在生产不发达、生活资料非常匮乏、政治统治黑暗腐败、社会财富利益分配极不公平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因读过圣贤之书、要遵守圣贤之教、要保持圣贤之德,于是就有了为高尚、圣洁的德行而固守清贫,这个举动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一个普遍性的形象:“清高”----清贫高洁。但在今天,我所说的教师应该清高,绝大部分教师本身也比较清高,这个清高的清,就不再是清贫,而是清廉,不是清贫高洁,是清廉高洁。因为,现代社会生产高度发展了,生活资料虽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也有了极大程度的丰富,政治统治虽不是很尽人意,社会财富利益的分配也不是就很公平,但也有极大的改善。一个人只要不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勤奋好学、努力上进、积极劳动,那么是会形成不错的能力来创造财富并享有财富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全人类的价值取向都不是以贫穷为荣。贫穷----除了自然环境制约形成的外,已成为无能、懒惰的代名词,我们作为教师能是一个无能、懒惰的人吗?能够安于贫穷而不努力争取吗?如果你衣衫褴褛、一脸菜色、蓬头垢面的站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跟这样一副形象的教师学吗?学生能跟这样一副形象的教师学吗?如果教师应该得到的利益被剥夺、应该得到的财富被随意克扣导致穷困潦倒却逆来顺受、任人凌辱,这样的教师就该穷困潦倒,就该任人凌辱,我早就说过,在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面前,懦弱无能是没有机会的,当然这种人也是不配作教师的了。清贫高洁这种“清高”不再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的桂冠,清廉高洁是我们的应该,但贫穷绝不是我们教师的本分,教师有知识有能力也有勇气去创造、去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财富。教师应该是精神上的贵族,但绝不应该是物质上的乞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