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14|评论: 0

简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凝聚和传播正能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2月13日至2月16日,简阳东城新区市民广场,连续4天“简阳市第五届新春文化周” 惠民演出精彩纷呈,合唱独唱、古典舞现代舞异域风情舞、相声小品和趣味游戏等节目轮番上演,校园、经信、卫生、文体四个专场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喝彩声,吸引了近10万人次的驻足观看。
  这仅仅是简阳市众多群众性文体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简阳市始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立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地方文化体育特色,拓展群众文化体育参与面,整合培养文化体育人才,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目前,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规模宏大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网络在简阳已然织就。以春季樱桃节、夏季龙舟赛、秋季钓鱼节、冬季羊肉美食旅游文化节为主题活动,草莓采摘节、桃花观赏节、九莲灯巡游、春节广场文化周活动、民间艺术表演等为特色活动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已成为简阳市对外有美誉度、对内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每年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群众自发性的文体活动超过30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组织群众创造了正能量,发动百姓传播了正能量,促进发展汇聚了正能量。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增强了简阳幸福指数,更展示了社会发展成就,凝聚了发展合力。“走基层,惠民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让实力简阳的每一项举措都创造正能量,让活力简阳的每一个音符都传递正能量,让魅力简阳的每一道风景都蕴含正能量,让幸福简阳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正能量,简阳市通过群众性文体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成功之路。
  因地制宜 创新群众性活动支撑点
  简阳市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成功开展,得益于简阳独特的本土资源。
  首当其冲的是简阳一宝——简阳大耳羊。
  每年的冬至节,对于简阳市民来说,无疑是最盛大、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简阳依托建国以来第二个国家级肉羊新品种——简阳大耳羊,以及有着中国羊肉“四大名汤”之一的简阳羊肉汤独具一格的烹调技术,已成功举办十届羊肉美食旅游文化节。文化节不仅立足羊肉美食文化主题,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开幕式巡游、唱羊歌、千人坝坝舞、旅游摄影图片评选等活动,全面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热情。全体市民在尽情品尝羊肉美食的同时,不断感受简阳的美食文化,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更加激发出热爱简阳、建设简阳的蓬勃热情。
  在简阳羊肉美食旅游文化节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简阳市又立足“樱桃之乡”老君井乡的“简阳红樱桃”品牌、穿城而过的沱江3000米水域、吸引国内外垂钓者争相光顾的“天府明珠”三岔湖,推出了樱桃节、龙舟赛、钓鱼节,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四大品牌群众性主题文体活动。配套举办摄影书法展、记者采风、体验活动、旅游论坛、健身长跑、自行车环游比赛、乡情恳谈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文化研讨、人体彩绘、动漫人物秀等各色活动,不仅实现了打造城市名片、集聚八方人气、提升旅游品牌的目标,更达到了以节促旅、以旅带农、一三产业互动的目的。
  简阳市在加速打造城市重点活动品牌之时,面向农村基层的文体活动同样风生水起。简阳市贾家镇万亩桃源,桃花节吸引50万游客一览“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胜景;简阳草池镇优势产业“十里莓廊”草莓品尝、石桥镇九莲灯民间艺术表演、简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余门拳展示等各种活动轮番登场,成为简阳市148万人民心目中响当当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无限延伸,各种自发性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兴起。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简阳城区各处大大小小的休闲场所便开始热闹起来。市民成群结队休闲娱乐,跳舞、练拳、打球,以不同方式享受广场文化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成了人们平凡日子中的亮点。据统计,简阳市每天有数万人走出家门舞动身姿、参与锻炼。有人说简阳是个跳舞的城市,也有人说简阳的文化宫没有围墙。
  政府主导,放手市场,是简阳市打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一大“法宝”。
  为把品牌做大做强,简阳市一改“统包统揽”的做法,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有效解决了活动资金不足的困难。政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了社会各界民间资金的注入;把活动策划、宣传推广交给市场,将活动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提供给有经济基础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走出了一条政企双赢的新路子;给予活动周边的经营业主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他们统一规范经营,投入创优环境,在经营中形成收益,实现了城市与乡村联动,产业与文化交融,大型活动赛事、群众文化需求、投入与经济社会效益各方面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和充实了活动意义。
  把各种品牌群众文体活动放手市场,简阳市的文化事业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在了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上。
  近年来,简阳市在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每年都在财政预算中列支文化事业费,拨出专款兴建文化设施和开展文体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标准化设备配置完成,并全面开放;2个省级示范文化站、22个市级示范文化站全力推进;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00个示范村级文化活动室新建项目积极展开。市文化馆通过文化部国家一级馆验收,市体育中心全面竣工,市图书馆升级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打造体育健身路径10条,维修、配送安装体育器材170余件。
  立足遍布城乡的完善设施,简阳因势利导,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大看台、乡村文化大戏台、激情广场大舞台、民俗文化大展台“四大平台”建设,让148万简阳人民在家门口就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实惠。
  因势利导扩大群众参与面
  有效开展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汇聚正能量作用,离不开政府层面的组织引导、专业人才的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的全面参与。
  简阳市在主题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始终强化了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确定了大型活动每季一次、小型活动常年开展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市、乡、村文化活动平台,切实拓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参与面。
  不管是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的羊肉美食文化节、举办了三届的龙舟赛,还是穿插于四大活动中的其他特色群众性文体活动,简阳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策划,引导市民广泛参与,使得各项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措施得力,行动到位。对樱桃节、龙舟赛、钓鱼节、羊肉美食节等主题活动,政府层面至少要明确一名牵头领导;对广场文化周、职工运动会、老年门球赛、文化三下乡、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特色群众性文体活动,至少明确一个牵头部门,专门统筹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力量,协调解决活动开展中各种矛盾问题,指导组织实施、活动开展、群众引导、氛围营造等工作方案,做好扎实的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为确保各项活动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升,简阳市很好的借助了专业力量的作用。老君井乡的樱桃,离不开周边种植户传统种植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龙舟赛,简阳市水上运动学校有专业的划船教练,他们一边承担着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输送运动健儿的训练任务,一边承担着所有都有本土龙舟赛队伍的教练任务;三岔湖钓鱼节,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以及美国、芬兰、澳洲等地专业钓鱼团队的参加,促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钓鱼节;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简阳城区数十家羊肉汤烹饪专业厨师团队和55个乡镇独具名号的专业羊肉汤师傅,一年365天没有停止过对传统技术的继承和发扬实践,全市所有专业简阳大耳羊养殖大户每天都在致力于保证羊肉品质的研究。
  同时,简阳积极组织本土“舞专家”、“乐秀才”,以沱江河城区数公里滨江绿化带为重点,引导群众自发形成了庞大的广场舞、太极拳、二胡、老年门球、合唱、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处处有欢笑的“全民健身”浓厚氛围,不仅使简阳市的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具有规模宏大、参与面广、影响深远等特点,更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陶冶个人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社会作用
  培养人才 培育活动传播者
  简阳市把文体骨干队伍建设作为群众性文体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专业上整合现有力量,在爱好者中培训后备人才,以“百人工程”为载体,把文体骨干的培训纳入宣传文化队伍培训的总体计划,在全市培育形成了一支文体骨干队伍,为推进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凝聚和传播正能量提高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目前,简阳市最负盛名的“百人工程”团队主要有四个,分别是百人鼓舞、百人太极、百人二胡、百人合唱。近年来,简阳市紧紧抓住鼓舞、太极、二胡、音乐四大专业人才在周边的领先影响力,召集相应爱好者,落实专项资金,在资阳市范围内率先组建了4个百人团队,成功培训文体爱好者3000多人,成为简阳市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重要力量。平时,团队利用节假日开展集体训练;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期间,团队积极参与助兴。如今,简阳百人团队已在简阳市主题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大展风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2014年,新组建的百人健身操、百人柔力球项目也已崭露头角。“六百工程”成为简阳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又一品牌。
  借助“百人团队”培训模式,一批批切合群众需要的活动项目也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
  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拉丁舞、交谊舞、健身舞活动队伍不断壮大,经常性参与活动人数在100人以上的队伍就有50多支,骨干人员2000多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九莲灯、余门拳练习人员不断增加,代表性传承人达80人;以书法、美术、摄影、写作、钓鱼为代表的文艺协会组织不断壮大,骨干人员300多人,会员2000多人;以龙舟赛为主要内容的水上运动,包括简阳市水上运动学校师生在内的骨干200多人;简阳羊肉美食旅游文化节重头戏羊肉汤制作技艺师600余人。
  简阳市还十分注重在中小学生中培养文体人才。
  当前,简阳市正在积极建立相关文体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在组织推动、运行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措施要求,合理安排规划培训经费、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工作系统规划,争取建设更多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文体人才队伍。
  在各中小学,简阳市制定了文体特长生培养政策,每年定期举办各类运动会,通过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等培养发掘有爱好、有天赋的人才,补充到后备人才中。同时,积极发展民间力量,加快人才培养,全市形成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大大小小数十家文体培训班,每年参与文体技能考级的学生在2000人以上,成为全省指定考场之一,既丰富了学生自身的精神生活,也充实了简阳文体人才库。
服务发展 汇聚发展正能量
  经济催生文体,文体服务发展。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凝聚和传播的是正能量,推动的是简阳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以樱桃节、龙舟赛、国际钓鱼节、羊肉美食节为主题的简阳市群众性文体活动,已成为简阳对外宣传的名片,使简阳的对外知名度大大提升。纯粹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得到提升拓展,相应的推介会、招商会、产业发展论坛等经济活动应运而生,成为促进简阳市迎接发展黄金期的服务器。
  近年来,简阳市的主题群众文体活动,已相继被中央电视台、北广传媒、四海钓鱼等9家国家级媒体,四川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20余家省级媒体连续报道,2014年1月还被新华社新华网评为“2013中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节庆传播口碑奖’”,不仅展现了简阳市的群众文体活动的空前盛况,更展示了简阳市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决策部署,搭建起了简阳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简阳、支持简阳、参与简阳建设。
  一个个重大历史机遇令人振奋。包括三岔湖在内的5个乡、191平方公里纳入天府新区规划范围,总投资600亿元的成都新机场首选址简阳芦葭,总投资108亿元的毗河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催人奋进。“四纵两横”高速公路、“四纵三横”高速铁路、“八纵九横”快速通道等交通网络深入推进,即将形成大中小配套、水陆空并举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简城、新市、东溪、石桥的“四镇同城”建设,射洪坝、十里坝、放生坝“三坝三片”开发,正有力促进50平方千米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形成;“两化”互动、“三化”联动,8个产城一体单元、“135”工程,即将形成西部最大的轮胎研发制造基地、西部重要的食品加工出口基地、西部重要的生态工业基地;简阳大耳羊养殖、水产生态养殖、樱桃种植,绿色都市农业迅猛推进,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
  2013年,简阳GDP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平安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等荣誉让简阳大放异彩,让群众广得实惠。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已不仅是用来彰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而是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成为政治释放器、经济助推器、社会调和器。简阳市着力加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探索,致力于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和氛围,活动体制与时俱进,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文艺团体蓬勃发展,已逐渐获得广泛认可,成为简阳市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