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5|评论: 3

[梨乡杂谈] 说陈年旧事---亲情多与悲泪伴,喜忧参半说寻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10:29 | |阅读模式
     这几天,中央电视台热播记述两岸寻亲的电视剧:原乡:看后觉得真实、生动,,勾起了我的回忆,想把一些我亲历的故事讲出
来与大家分享,才有了写此文的冲动。我转业后干了8年对台工作,其间,恰逢台湾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寻亲探亲,接待台胞为他们
服务就成了我的重要工作。我有幸为一些台胞寻亲,多次眼见亲人相见的悲喜场面,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亿。现摘述如下:
     a先生少年从军后去台,父母49年后从旧军队中返乡务农。后父病故,母改嫁。因父曾当军官,母受牵连,历尽磨难。后夫家极贫,日子十分艰难。三中全会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政策出台,其母抱一线希望到台办登记寻亲。台办向对台广播发了寻亲短信,被a先生一好友听到,悄俏告诉了a。a得知后深夜痛哭,立即通过香港友人转信到老家认母。信中提出几个只有母亲才知道的问题以试真假,台办帮其母写回信,其母之应答自然通过。随即开始汇钱通信。时年a先生已年过半百,决意回乡见母 。遂以旅游名义离台至港,奔回老家。见母时即跪地痛哭,母子相拥,在场人员无不感动流泪。先生在台日子小康,妻儿平安。先生为母余年作了安排,留足钱,托台办代管,又托亲戚照料,使其母安享晚年,得以善终。母去世后台办为其操办了丧事,先生赶回我们又伴他将骨灰与生父同穴共葬,有了园满之结局。先生第一次回乡回台后因私自出境处罚两年不准离台,未满即逢开放探亲,后来多次回乡。
    b先生高官退休,其妹久寻未果 。我托一台胞帮忙,他从台北电话薄上查到了,使其兄妹取得了联系。先生后得了癌症,抱病回川,其时妹已住成都女儿家,故未能回老家一看。后我托台胞带了一盒家乡的录像片去,后来得知放不出图像,只听了旁白解说,先生急,我们也遗憾,哀叹先生至死连家乡录相也未看成 。后来分析,可能是录相制式不同或操作之误,至今仍感歉意。
    c先生为一穷困老兵,连机票也嫌贵,他是唯一坐船回大陆的 。原来有人动起了歪脑筋专门做这种穷困老兵的生意,他们免费用船送这些人上岸,交换条件是老兵把当时入关可带几大件电器的指标给他,c先生就这样回来了。 他与别人不同,带了一个很大的编织袋,里面装满!!!了各种日用杂物,连塑料脸盆都带来送情 。因他与众不同,我特地陪他回了他老家 。他父母都是在农村敬老院故去的,我们在一个山湾的包谷地后找到了他父母的坟墓。我专门找他的亲戚交待,不要嫌弃他的礼物,要以亲情为重。记得我们还为他支付了一些食宿费用。
   d先生是志愿军被俘后去台湾的,他来信寻亲,我们找到了他的姐妹,才知道多年来政府把他家当烈属待 。他母亲活在时为顶他的门户,申请将在农村的一个外孙改姓进城,成了没见过面的儿子。d先生随即回乡探亲。他心怀忐忑,不知会怎样待他。为消除顾虑见面后我对他说,你年轻时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你对国家是有贡献的!国家也没忘你,尽可能的优待了你的家人。他很感动。当年被逼去台,手臂上还强行刻上了字,虽然他后来用手术铲去了,但仍留有伤疤,至使先生几十年不敢穿短袖上衣!
   e先生是下午很晚才到台办来的,他说无论如何今晚一定要赶回老家,因为想马上见到快百岁的老妈妈,为此还专门买了个相机。我一方面理解他急迫的心情,又感叹百岁老人等得多艰难啊!只好依从了他,租车送他回去。 行前给乡政府打了电话,叫他侄儿来公路上接。 出城时天已全黑,还有六七十里路要赶。那些年农村公路差,边走边问路,很晚了才到了他老家附近。 我让车停在一个墚子上,让他们先等,我去找人。临近深夜,凉风一吹有了些寒意,我终于见到了他的两个侄儿。我问他俩,他们的婆婆身体可好?谁知他们却说死了多年罗!我又气又急,问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要哄他们伯伯?他们说就是为了想他回来一下嘛!事已至此,把我难住了。我说只有认错了。我出点子说,你们俩见你们伯父时,什么话都别说,先给他跪了再说!他们也同意了,怀着急切和羞愧的心情和我一道去了那寒风劲吹的小山墚。见面时先生在黑夜中见两个下跪的侄儿,听我说了来由,先是一惊,然后是一声凄励的大吼:天哪!我的妈呀!吼声在山间传了很远很远,我也忍不住留下了同情的泪水。20多年过去了,那凄凉的哀鸣总让我不时想起,心里总有一些酸楚。
     局外人看到光鲜一面的多,亲历者则更觉血浓于水的沉重。我的经历早己成为历史,两岸关系已今非昔比,愿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到来!
    感谢两岸合作拍摄的好故事片---原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3-21 10:45 |
电视未看。
不过大哥的帖子,真实感人。

发表于 2014-3-22 07:34 |
     先生的帖子很是感人,对于没有经历过哪些事件的人是无法了解那段记忆的,更无法了解余光中的《乡愁》。我有幸寒假在《龙门阵》上看见乡愁栏目的首个小说《外乡人》,以当时那批到台湾国军生活现状为背景,真实的反应了无法叶落归根的痛楚。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0:33 |
    谢谢二兄赏读。
    那一段对台工作是汗水合作泪水的工作。去台人员对大陆有偏见,因为他们当局把大陆说成水深火热,怕共干,才接触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走不脱。有人甚至与在台家人约好,如过好久还没返台就召开记者会呼吁,控诉大陆!而当时我党中央政策很英明,规定接待不许弄虚作假,特别是强调政治上不强加于人,通俗地说就是不对台胞洗脑,千方百计为他们服务,排忧解难 。真诚的工作和热心得到了返乡台胞和台!属们的真心拥护 。当时台湾中央日报还载文说大陆的台办还办得不错!
    也有些台胞对大陆有微词,最爱夸耀的一是台湾有高速公路而大陆没有;二是夸台湾的外汇存底有好多。加上当时接待条件实在差,有台胞选了几家宾馆都不想住,因为卫生间太不干净了。为了坐长途车不解手,有台胞坚持不吃不喝!20多年过去了,有些条件两岸翻了个个,台胞也目瞪口呆!大陆文革台湾十大建设;大陆改革开放台湾政党大争斗,结果对比如此鲜明,两岸同胞难道还不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
     台湾当然还有它自身的优势,但许多已落后于大陆了。我弟去台湾游了一趟,他说一些软件比大陆好,此外与大陆比就小气多了。
     我坚信两岸统一是一定要实现的。我有幸为此做了点事,心中留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两岸和平统一日,烦劳勿忘告乃翁!拜托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