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马云来往截图
凤凰财经讯 3月23日消息,针对工农中建四大行下调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一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其来往“扎堆”中表示,这是支付宝“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最光荣的时刻”,“四大天王封杀,支付宝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但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
据媒体报道,建行3月22日下调了其用户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网上消费及购买余额宝的额度,幅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5千。而一周前,工行、农行、中行已经下调了用户使用支付宝快捷支付的额度。其中,工行的额度由原先的单笔5万下调为5千,每月限额则从20万降为5万。中行、农行则将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降为单笔1万。
而对于下调额度的原因,工行和农行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此前,有媒体报道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时间,余额宝1年只能买一万元,且不能向银行账户回提的消息引起了支付宝用户的恐慌。
对此,支付宝随后对此作出澄清,表示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申购和赎回余额宝,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央行也表示上述管理办法短期内不会实施,但是现在看来支付宝和央行的表态,并不能阻挡银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马云表示,“也不知道谁给银行们权力,可以伤害储户支配自己资金的权力。更不知道谁来监管四大‘国手’联合封杀的合法性?有国际友人说:举世未闻,匪夷所思。”
“虽千万人吾往矣。支付宝,生逢其时?死得其所?”,对于这一事件,马云的表态颇显悲情。而在强势的银行面前打悲情牌也被认为是互联网企业一贯的手法。
随着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加强,市场上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式一直存在争论,各个利益相关方都想在最终的监管方案出台前为自身谋取更大的空间,而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的边界,也考验着监管部门。(文/李磊) 以下为马云扎堆原文:
支付宝, 请扛住!
市场不信眼泪,市场更不怕竞争,市场怕不公平。四大天王联手封杀,支付宝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但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昨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一致行动,强令限制储户转向支付宝的资金额度。
虽千万人吾往矣。支付宝,生逢其时?死得其所?
也不知道谁给银行们权力,可以伤害储户支配自己资金的权力。更不知道谁来监管四大“国手”联合封杀的合法性?有国际友人说:举世未闻,匪夷所思。
三中全会?群众路线?两会决议?
支付宝,这是你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最光荣的时刻!
谁来监管央行那只看得见的手2014年03月19日 06:28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李磊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4733人参与 141评论
事情正在发生着变化。
两会之后,监管层接连不断的酝酿或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新规,正在让这个行业经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在余额宝被银行界围攻之后,第三方支付也跟着相继遭殃,央行不仅叫停了阿里和腾讯的网上信用卡业务和二维码线下支付业务,据说连消费者通过支付宝一年多少钱央行也要出台政策管。
就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整个业界兴奋不已。
彼时,前途未卜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同获得了“护身符”一样信心满满,以至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发布新产品时,先将李克强总理的照片放在PPT的首页上。
在与笔者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从业者亦是对满怀乐观,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是着眼于“发展”两个字,但是随后的实事证明,监管部门更注重的是“健康”。
就在今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和同事张璇一篇文章让这个市场再起波澜。
在这篇题为《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文章中提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此外,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存款本质上相同,按统一监管的原则,也应参照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
按照文章的逻辑,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市场基金,不受存款准备金管理是余额宝获取高收益的重要原因。
文章表示余额宝-增利宝基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所募集的客户资金绝大部分投向银行协议存款,2月末这一占比约为95%。而这部分协议存款属于同业存款,没有利率上限,也不受存款准备金管理。这部分协议存款的利率,由银行参照银行间市场利率与客户协商定价,通常远超过一般存款利率,并且多数签订了提前支取不罚息的保护条款。
而银行能对余额宝存款支付较高利率的重要原因是,基金存放在银行的款项无需向央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目前内地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7%。
按照这一逻辑,盛松成算了一笔账:假定余额宝-增利宝基金投资银行协议存款的款项须缴存20%的准备金,按照6%的该基金协议存款利率和我国统一的1.62%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计算,拥有5000亿资金规模的余额宝一年成本将增加约42亿元(5000×95%×20%×(6%-1.62%)≈42),收益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
该文认为“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存放银行的款项与一般存款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政策,余额宝-增利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才能占据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渠道,才能在与银行存款的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
同时基于应对大规模集中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控制货币创造,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保证市场公平竞争、压缩监管套利空间的考虑,文章建议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
不管文章目的如何,这一建议和银行想方设法降低余额宝收益的诉求不谋而合。同时,无论这篇文章的的建议多么中肯和高瞻远瞩,至始至终没有提及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显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正是由于利率双轨制所造成了余额宝等“宝宝”们的繁荣景象。
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计划经济的遗毒从来没有被肃清,并以金融安全之名得以长期存在,利率的双轨制即是其中之一,它造成了中国资金市场的价格扭曲,当前的影子银行问题便拜其所赐。
而同业市场属于一个相对市场化的交易场所,资金价格(利率)由交易双方共同协商,于是才有了货币基金所投资的协议存款,这本身是一项市场化的交易活动,因为让余额宝等获得高收益,触动了银行的利益,现在反而背上扰乱金融秩序之名,要给强加上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枷锁”。
再来说说存款准备金,它本身就属于一种计划经济的调控手段,在未来的金融市场改革中要逐步退出,连上述盛松成的文章也承认,虽然发达国家也有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调控工具,但是很多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甚至为零,已经不再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而当前中国银行[2.85% 资金 研报]业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严重的占用银行的存款,成为限制银行信贷扩张的一张枷锁。 按道理,银行应该很讨厌这张“枷锁”,但是事实却是可能银行业已经习惯并享受了这一枷锁,还要把这一“福利”送给新生的余额宝们,中国银行业协会的相关专家就表示,余额宝应该与银行同样缴存存款准备金。
而要求货币市场基金缴存存款准备金一般都是打着公平竞争的名义,就如同马拉松比赛中,一群步态缓慢的老人让年轻人按照他们的速度前进一样。
作为央行工作人员,文章的作者不去反思过去十年M2的激增(超过100万亿),而将目光盯着不过万亿的货币市场基金,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因为控制通胀才是央行的首要目标。同时,虽然存款准备金在当下的中国缺少市场化调控工具时,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但一味的依赖这一数量型调控工具,是否也是一种监管惰性?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央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自在情理之中,但是不能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名义便压制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因为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所致,而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化解风险的最好方式,而不是为了避免风险而压制创新。
李彦宏:互联网金融肯定不是零和游戏2014年03月10日 21:36
来源:新民网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2人参与 0评论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企业家说》报道,今日19点,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做客经济之声2014两会高端访谈《企业家说》。
对于互联网金融,李彦宏承认自己非常看好。他说,“因为互联网特别适合做金融,金融没有物流、配送这些问题,完全是依靠信息流就能够实现它应用的功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一定可以在金融领域大显身手。” 他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存款的利率是限定的,有些基金其实可以有很高的回报,但是存款不能够跟它很好的对接。而当一个国家在转型、改革的过程中,这种机会自然而然地被互联网抓住了。
银行资管150天沙场点兵 各种宝分流规模年化收益6%2014年03月22日 06: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柳灯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0人参与 0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年10月,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下称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下称工具)开始试点发行,目前正在趋于常态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试点银行扩容至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平安、民生、光大、浦发、招商、兴业、渤海银行、北京银行[4.79% 资金 研报]共13家,中信银行[5.38%资金 研报]最终未参与其中。此外,中行由于内部调整暂未发行计划和工具,建行仅发行了工具。 与此同时,多位银行资管部门人士介绍,今年春节过后,各银行开始自主发行资管计划,并纳入到某一产品体系中日常化管理,只有投资工具时才需要向监管层报备。资管计划有开放型、净值型的硬性要求,监管层意在鼓励银行理财探索基金化。
工具也由最初两批的集中发行、每家银行控制5亿-10亿元额度,转向银行根据需要自主发行,不过需要监管层报批。
那么,计划和工具试点已近半年,在利率、汇率市场波动幅度加大、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抢钱”的背景下,表现究竟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数据初略计算,银行资管计划折合年化收益率在5.5%-6.5%不等,平均约为6.02%。
这意味着各家银行资管计划的投资策略出现了分化,资管能力也开始体现。比如,对于余额宝等大量配置的协议存款,部分计划只是微量配置以应付短期流动性管理,而部分计划则配置30%以上的协议存款以博取高收益。
对于工具,虽然是由“非标”标准化而来,但是定价趋于市场化,票面利率一度在5.5%-7%波动。
另外,对于试点是否会进一步扩容,据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称,监管层的想法是银行理财分级持牌,会逐步扩大试点,但不会所有银行都能参与,需要银行本身有一定的主动管理能力。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获得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业务试点操作细则》,工具的发起管理人只能是商业银行,且实收资本不低于100亿元,而几乎所有城商行目前都达不到这一标准。
拆解“收益率”
部分资管计划净值波动较大,部分产品某段时间内甚至出现亏损。业内人士认为,收益波动、分化与所投资的资产有关系,这也真正体现了各家银行的资管能力,投资者购买时可以“用脚投票”。
由于各家银行网站披露的信息很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辗转从多个渠道仅获得近30款理财管理计划产品资料。通过简单的将净值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平均约为6.02%。
记者注意到,不同银行的资管计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益分化和净值波动。其中,光大颐享阳光A、B养老理财产品收益最靠前,其2013年11月-2014年2月月度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09%、6.12%、6.26%、6.86%和6.09%、6.20%、6.17%、6.73%,不仅持续保持在6%以上,且呈现收益提高趋势。
相反,工行2013年第1期多享优势系列理财产品A款ZHDY01、B款ZHDY02成立于2013年10月21日、28日,截至今年3月10日,累积净值为1.0206、1.0198,粗略折合成年化收益率仅为5.41%、5.48%。不过,工行的管理费过高可能是原因之一,按产品说明书,销售费0.4%、托管费0.1%、管理费0.60%,总计高达1.1%。
同时,部分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如平安月开放2013年1期理财管理计划,最近四个运作周期内的折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20%、6.00%、5.20%、6.25%。
甚至,部分银行资管计划在某段时间内还出现亏损。例如,工行多享优势C款在2014年3月3日、3月17日的累计净值分别为1.0107、1.0100,小幅下滑。
一位股份行资管计划高级投资经理介绍,收益波动、分化与所投资的资产有关系,这也真正体现了各家银行的资管能力,投资者购买时可以“用脚投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家银行资管计划产品,从投向上看,这些产品主要有两类,即以投资债券或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为主。
例如,北京银行2013年第1期京华远见理财管理计划成立时总规模9.98亿元,债券、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现金和存款等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分别为75.79%、16.84%、7.37%。其他银行资管计划对这三类资产,也基本保持7:2:1的配置比例。
而兴业银行[6.64% 资金 研报]万利宝理财管理计划第一期第1、2款和第二期第1、2款,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配置比例都在50%以上,最高达94%。 此外,各银行资管计划还采取了不同的投资策略,以期博取更高收益,也加剧了计划的收益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4家银行资管部门人士了解到,计划的折合年化收益率也是在5.5%-6.5%之间,平均在6%左右。 余额宝们“分流”明显
银行理财投资的资产一般在月底到期,实际上没有太多剩余资金,也难有太多新增资金去配置较短期限的协议存款,而余额宝们是每天滚动发行,有大量新增资金可以去新配置协议存款。
2013年下半年债券市场转入熊市,以及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的风生水起,堪称银行资管能力的第一次真正考验。
首先,债券市场转熊带来了冲击,而各银行资管计划应对措施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光大稳健一号理财管理计划2013年第四季度投资报告》显示,回望债券市场这一年发生的颠覆性变化,该产品抓住了年初的市场上涨机会,保持了较高的仓位,在5-6月间获利了结,锁定了部分收益。然而,下半年行情中,一轮超预期的熊市突袭对该产品乃至整个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随后的投资策略制定中,光大稳健一号增加了短期融资券的比例,提高了期限适中,但有流动性补偿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PPN)、资产支持证券(ABS/ABN)的持仓,并减持部分期限长的信用债,保持了2013年净值增长6.04%。
不同的是,光大颐享阳光A、B则增加了对另类投资资产的配置,比如在2014年1月下旬,将不超过净值产5%的资金投资到了灵活配置型产品,其中一款灵活配置型产品中签1只新股网下申购,单位净值上涨约1.5%,对于组合形成了一定贡献。
其次,对于余额宝们大量配置的协议存款,不同银行资管计划配置比例和目的差别较大。
据上述投资经理介绍,对现金、协议存款、货币基金等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保持在3%左右,主要是出于短期流动性考虑,应对可能的投资人赎回需要。
他进一步解释,银行理财主要以配置为主,精力多放在期限较长的债券上,以1-2年期债券配置为主,交易的部分比较少。同时,银行理财投资的资产一般在月底到期,实际上没有太多剩余资金,也难有太多新增资金去配置较短期限的协议存款,而余额宝们是每天滚动发行,有大量新增资金可以去新配置协议存款。
相反,平安月开放1期理财管理计划的最新月度报告(截至3月10日)显示,该计划对短期存款的配置比例高达36.90%。
不管是否配置协议存款,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对银行资管计划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分流。
另一家规模靠前的股份行资管计划投资经理称,“2013年下半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加快,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和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的回报率持续提高,对产品规模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流效应,持续的赎回压力不利于我们组合仓位的调整,投资组合账面留存的大量现金类资产由于产品份额赎回的原因而被兑付。”
以北京银行2013年第1期京华远见理财管理计划为例,2013年10月成立初规模为11.87亿元,而到了2014年2月底却大幅缩水至6.84亿元,规模几乎被腰斩。
不过,上述投资经理表示,随着资金面紧张局势趋缓,总体而言,受到投资标的收益率的制约,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无法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收益率水平,其将逐步回归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属性,银行资管计划的优势会进一步凸现。
工具由额度控制改为报批
利率波动加之试点初期流动性不足,也加剧了银行资管计划的净值波动,少数银行觉得有风险,发行资管计划趋缓。不过,这并未阻挡各家银行发行工具的热情。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据工具发行的第三方人士介绍,2013年10月和12月,十多家银行共集中发行了两批工具,期限以1-2年期为主,各家银行的额度在5亿-10亿元不等。发行过程类似于短票、中融,但是发行效率相对更高。
在融资主体的选择上,监管层有“窗口指导”,希望支持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区,主要对应以往“非标”的融资主体。试点初期主要以信用等级在AA以上的国企为主,收益率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因为有流动性溢价,第一批发行的票面利率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约6.3%。
按照规定,一家银行的所有资管计划,不能持有超过某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总份额的80%,加之工具引入了评级制度和双边报价机制,定价更加趋于市场化,当然利率也就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而以往“非标”都是银行自己发行,并没有市场化的判断标准。
“工具的定价比较市场化,会相对非标高一点,利率也随行就市波动。”某股份行资管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具的一年期投资收益在6.5%左右,主要是因为春节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未明显下调,如果工具收益率太低,就不会有银行愿意购买。
工具利率变动也造成了银行资管计划净值的波动。
上述资管部门负责人指出,第一批工具的票面利率有的在5.5%左右,而第二批由于是在年底发行,发行价格飙升到6.8%左右,这对投资了第一批工具的资管计划来说,就有浮亏。7%以上的发行成本,也使得当时很多企业主动放弃了工具的发行。
工具的实际波动可通过一组数据体现。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北京银行京华尊享第4期理财管理计划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14年1月22日,募集金额3.63亿元,全部投资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其在1月26日、2月9日、3月9日对应的投资人实际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9%、5.68%、6.05%。
不过,这并未阻挡各家银行发行工具的热情。利率波动加之试点初期流动性不足,也加剧了银行资管计划的净值波动,少数银行觉得有风险,发行资管计划趋缓。
上述资管部门负责人称,工具能将“非标”标准化,各家银行还是有很大积极性的。同时,目前同业市场、债券市场的价格都相对下降了,也就是说标准化的资产已经没啥可投的了,工具这个时候就会成为大家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