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尽管近期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创新低,但是学区房却是持续看涨,西城区和东城区的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已经涨到每平方米8万元,而位于西城区实验二小附近30万一平方米的学区房在两天内脱销。海淀区的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附近的学区房房价基本稳定在每平方米7万到10万的水平。
“学区房”怪胎,这就是教育改革“改革”出来的“教育公平”的死结:被排挤出去的永远是弱势家长的孩子!
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科学院副研究员的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孩子说,他的幼儿班同学要上某某小学,为什么自己不能上?他爸爸说,穷,买不起那的房子。孩子问,‘你为什么穷?你不是天天上班吗?你懒吗?’”网友吐槽,“父子对话像钱学森之问一样沉重”。
就连中科院研究员都成了“弱势群体”,还有那些沽浆卖饼者流子女的立足之地吗?
如果以分数取胜,沽浆卖饼者流的子女还有可能因为自身的优秀而得以录取;拼学区房,他们就只有远离了!
在中国,勤劳为什么就事论事不能致富?
孩子问:“你为什么穷?你不是天天上班吗?你懒吗?”
爸爸答:“我们穷,是因为我们供着多套人马;我们穷,穷在养着一群贪得无厌的蛀虫;我们穷,穷在特权管理挥霍无度;我们穷,穷在印钞机印不停;我们穷,穷在大方援外心不疼;我们穷,穷在花自己的钱防范自己来维稳;我们穷,穷在搜刮无度税重重!”
恐怕这才是“在中国,勤劳为什么不能致富”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