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川县关庄镇,村民何安玉背着一筐鸡走向远方。 包敦远 摄
汶川大地震让人重新审视幸福:幸福就是好好活着
2008年06月12日 06:37: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青川县关庄镇,村民何安玉背着一筐鸡走向远方。 包敦远 摄
浙江在线06月12日讯 “幸福感”,“幸福指数”都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置身地震灾区,巨大的反差也促使人们重新思索幸福的含义,一度被一些世俗标准扭曲了的“幸福指数”,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得到了矫正。
汶川大地震,让人们在感伤之余重新审视幸福,反省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原来,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有一个安全的家
5月21日,记者随浙江省赴青川抗震救灾消杀防疫队第一分队的部分队员,来到了青川县苏河乡。
虽然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从车上跳下时,这些年轻人还是有些傻眼了: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倒了,地上满是裂缝。
“大家别愣着,赶紧搭帐篷。”队长潘红发话了。话音刚落,一阵剧烈的晃动,破损房屋上的砖瓦纷纷落到地上,着实把队员们吓了一大跳。
“这是余震,你们以后会经常碰到!”一位在当地抗震救灾的战士安慰队员们说。
第二天,队员们就翻山越岭来到一个个村庄,做消杀防疫工作。这些村里的受灾情况更加严重,很多受灾的村民生活在自己用草席、破布条搭的简易的篷子里,既不遮风,也不避雨。
“看来,有我们这样的帐篷住,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在回来的路上,一位队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回到自己住的帐篷时,队员们发现,由于余震和风,他们的帐篷全都倒成了一团,大家不得不重新搭帐篷。
一个队员在日记中写道:“我过去总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幸福,房子太小,常常觉得住得很挤,但是,到了这儿,我才发现,有一个安全的住所,能遮风避雨,不用为余震担惊受怕,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幸福,就是能好好洗个澡
无论是灾区的群众,还是去那儿抗震救灾的战士和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就是大热天不能洗澡。
在灾区采访的几天,记者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每天只能洗一次脸,把头盔当水盆,倒一碗水在里头。
在青川县关庄镇,记者见到正在清理废墟的济南军区某部的战士小张,近看,他的脸上已布满油污、灰尘。
“三天没洗脸了,更别说洗澡了,白天没什么感觉,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粘乎乎的真不好受!”小张说。
其实,无论是青川,还是北川、汶川等地方,都是河流纵横的地方,本身并不缺水,地震后由于各种污染,这些水变脏变浑了,不能直接用。
在浙江赴青川消杀防疫队队员三四天的努力下,他们驻扎的苏河乡的水变清了,可以直接用了。
当他们把河里的水直接可以用的消息传达到部队和每家每户的时候,整个苏河乡沸腾了,大家敲着水盆,兴奋地跑到河边。
也许是怕把水弄脏,没有一个人直接跳进河里,大家都小心地把水捧起来,把脸贴在水里。
“把脸贴在凉水上的感觉真幸福!”一位战士这么感叹。
幸福,就是坐在课堂里读书
地震让灾区的孩子不得不暂时离开了校园,对于他们来说,坐在课堂里读书,是最大的幸福。
在青川县苏河乡,记者看到每到晚上,就有很多孩子在烛光下看书,星星点点的、幽暗的烛光划破了一片漆黑的夜。
“上学的时候,都没有好好地读书,每天盼着下课,盼着放假,现在才发现,在课堂里上课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和记者做了几天邻居的苏河小学学生英子说。
5月24日,记者来到青川县关庄镇时,看到在一块较空旷的场地上,很多桌椅整齐地摆放着,还放着一块黑板。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跑到我家里,问我复课时间。我的心里也和他们一样,盼着着早点复课,只要能上课,露天都行。”关庄中学初三老师王海蓉说。
“过去,孩子们老是问放假的时间,现在,他们都问我复课的时间,看到孩子们急切的眼神,我想,也许他们真的开始长大了!”关庄附近的红光小学校长赵辉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灾区人们的努力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一个个帐篷学校开课了。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在帐篷学校里读书的孩子们都格外认真。
“这娃以前让他好好读书,他都听不进,这回谁也没劝他,他却听得这么认真!”青川县首批帐篷学校之一,孔溪乡中心小学一位学生母亲说。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晨辉 编辑: 陈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