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0|评论: 0

高山村人的“增收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2 17:22 | |阅读模式

“明天要逢场,我们今天就要把最后一批大荚豌采收下来,估计有个百十来斤,又能卖个两三百咯……”5月6日,当笔者来到乐至县中和场镇高山村时,村民邓正陆正和老伴儿有说有笑地采摘着豌豆荚,脸上不时露灿烂的笑容。
  “种大荚豌来钱,目前有2500元进包包了!”邓正陆笑着说。据他介绍,今年种了1亩大荚豌(新品种),豌豆荚亩产大概2000来斤,价格在1.3—2元每斤;品相不好的豌豆荚留作成熟豆,豆子每斤也在8—12.5元之间,亩产值可达3500元,收入远超传统农作物种植。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山村大荚豌种植面积超过了300亩。 “从2013年开始,我们的大荚豌不仅销往成都、重庆、遂宁等地,还远销北京等北方城市,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高山村支部书记彭华如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村水泥路的建成,高山村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大荚豌”、“彩色玉米”、“无筋豆”三大蔬菜产业,将土地利用得淋漓尽致,做到了“人地两不歇”,山绿民不富的现状正在逐步改变。
  “头年11月至第二年5月种植大荚豌;4月—10月种植彩色玉米;9月—11月种植无筋豆。其中,交叉时间为相互套种,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土地的利用率。”该镇农服中心技术员尹世财介绍,“如人地两不歇,按1亩地和目前市价计算,大荚豌3500元、彩色玉米1500元、无筋豆3000元,毛收入在8000左右。”
  为起到更好的示范引导效果,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还打破单一搞示范片的常规,积极实行与农民“合资联合生产”(即由农民出土地和人工,参与示范的技术人员或订单收购企业出农资等,产品销售后双方按比例分成)。这样不仅打消了农民的顾虑,还调动了技术人员和订单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受益农民也主动向周边群众宣传种植蔬菜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村组大面积从事蔬菜种植,大力推动了全镇蔬菜的产业化大发展。
  如今,大荚豌、彩色玉米、无筋豆在中和场镇越种越宽,成了高山村、狮子桥村等地的支柱产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