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蓬安中学2008级考试成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我是校长助理说的太好了,我顶你,你继续加油。作为家长,我为  你这样有良心的,对得起学生的教师感到骄傲。不要象有些教师,收了家长的礼,结果还是差,那些教师才素质低下!

发表于 2008-7-18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决给顶起,我们学校的个别领导心胸太狭隘,容不得老师的一点意见和建议,哪个老师敢讲真话,就可能遭到打击报复,他将永远记住你,一直怀恨在心.....太可怕了啊.

再看看我们领导的言论:你们要好好珍惜这个岗位,现在外面找工作很不容易,外面的师范大学生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多如牛毛,你们再不好好工作,我们随时在外面大学去要几十个人回来,在那里耍着,随时将你换掉,这是何等的领导啊,他分明就是在威胁老师啊......

发表于 2008-7-1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前几天我有幸被派往了去武胜中学学习的行列,听听武胜中学的领导理念吧:“学校要以待遇留住人,要以情感感染人,要以人文关注人”,“学校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先的做到。老师不能做到的。领导也要做到”。在对比我们学校的领导除了比老师们领的钱多的多外,还有什么啊,你看看我们学校的领导们哪个月奖不是比一般老师高出很大一截难怪很多人挤破老袋都想当个一官半职,不外乎就是想多得一些薪水嘛,顺便问问你们如果领导没有每个月的所谓特殊津贴,我看还有哪个再去挤领导位置当,我看你硬是道德情操高尚,要为蓬安中学的美好前程献计献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啊。学校良性运行一定要给老师建立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蓬安中学的老师们生活得已经十分地令人辛酸啊,你看看就知道,老师们的住房------------房间内鼠来鼠往,人鼠共存;在看看老师们的业余生活--------------几乎一片空白;再看看老师们的物质生活-------------稍微晚点去买菜,留给你的就是几片烂菜叶。。。。。。。。。。一个形容---------惨,两个字形容---------很惨,三个字形容-----------相当惨,唉。一声叹息,叹息蓬安中学的暗淡前程,叹息蓬安中学的百年基业,叹息蓬安中学的世态炎凉啊。不在叹息中灭亡,就在叹息中爆发,蓬安中学的领导,现实已经摆在了你们的面前,你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了,你们必须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多想想如何解决一些老师的实际问题,多和老师们沟通沟通,多多了解了解老师们的实际想法,不要再在那里闭门造车,想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点子了,你们所出台的一些规定,一些政策,一定得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具有可持续性,不要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发表于 2008-7-1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些有用吗?他就那素质,一个图书室的管理员怎么能够管理一个学校,更不用说科学管理!

发表于 2008-7-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的教育具有大多数落后山区的教育特点,就是在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比如类似于圈养的方法组织长时间的学习,题海战术,和牺牲与考试无相关的科目的学习时间等等去换取成绩.蓬中里面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很敬业的。在上面的压力之下,他们必须用有限的生源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去维护蓬中在蓬安教育界的地位。在蓬中读书的学生同样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适应这种不合理的体制,在那个近于闭塞的环境中牺牲除了考试科目以外的学科成为教育部门每年装点门面的应试工具。

    蓬安不是没有好的生源和好的师资,只是现在的学校间师资生源争夺太厉害。好的老师,应试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大多流向了外面更好的学校。蓬中以其在蓬安教育界的地位可以轻易的从其他学校的争夺中获取优势,但其自身的劣势又促使其在与外面的学校竞争中完败。当好的师资与生源流向外地,蓬中的师生还不得不用事倍功半的教学方式去和外面条件好得多的学校竞争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但是正常。可能蓬中一个学子苦读三年,到最后上的大学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一个不怎么苦读,但是环境,政策等好得多的学生上的大学。这就是不公平却存在的现实。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大环境外,和学校领导本身的不作为也有关系。这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在作怪,当我们还在蓬中读书的时候,每逢开学典礼,都是一成不变的讲话内容,当时的张姓校长次次都会说蓬中的成绩在南充地区仅次于南高。对于外面情况不了解的我们,听了5年这样的说法,也就自然信以为真,觉得自己在全南充第二好的学校学习生活。直到毕业了出去才了解到之前的想法属于坐井观天。原来蓬中的教育在外面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发表于 2008-8-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学生

我说哈我的感觉

老师只是把好成绩管德松,瞥成绩他们不管,做错了事情斗想把别人赶走

我们勒届的新老师太多,教德那个瞥呀`

  真的无语了

 有的老师素质比学生还低!!

[em09]

发表于 2008-8-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学生

我说哈我的感觉

老师只是把好成绩管德松,瞥成绩他们不管,做错了事情斗想把别人赶走

我们勒届的新老师太多,教德那个瞥呀`

  真的无语了

 有的老师素质比学生还低!!

[em09]

发表于 2009-5-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蓬安中学是我们蓬安最好的学校。

发表于 2009-5-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5-1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蓬安教育,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及学生家长,似乎都不满意蓬安教育。于是,不少人都在反思,说长道短,对蓬安教育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有人指责领导,有人抱怨教师,还有人埋怨学生。几方各执一辞,争吵得喋喋不休。我们没必要相互扯皮,也不用勾心斗角,互推责任。其实,稍微思考一下,是不难找出原因的。

     客观原因:领导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教育的持续发展

     局主要领导从2006年到2009年不到4年的时间里,从肖、刘到蔡、姚,走马灯似的换了4位,而下面的校长等基层领导则变换更勤。要知道,每换一个头头,与下属都有一个磨合期,好些时候连磨合期都没过,城头又变换了“大王旗”。教过书的都知道,一个班级,老师换得多了,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那领导的过频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主观原因:不正确的金钱意识,拖了蓬安教育的后腿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看教育,那就是看高考成绩,而蓬安的高考又主要看蓬安中学。如此一来,蓬安中学就是蓬安教育的脸面。然而“脸面”却做着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前些年盲目创收,大量招收线下生,以至出现正取生报不到名的怪现象。线下生是用钱买分,当然给学校带来丰厚的收益,但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和升学带来巨大的压力。去年的高考成绩就是这种不正确的金钱意识,结出的苦果,让蓬安教育黯然神伤。当然,这种只图眼前利益的做法,很多学校都有,不少个人也存在。

    

发表于 2009-5-1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

发表于 2009-5-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中学好!蓬安中学好!蓬安中学南充第一了!南充高中不得行,绵阳中学是Y的,成都七中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全国只有清华附中可以勉强和蓬安中学相提并论!

蓬安中学的教师人人是专家!

考的人数少是咱风格高,让那些落后地方多考点!免得挨批评!

高分的初中毕业生要跑,那是他们太笨了!明珠暗投哦!

发表于 2009-5-18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蓬安中学在全市升学率一直不怎么样
发表于 2009-5-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z00001在2008-7-4 17:05:00的发言:

 楼主,至此我已经怀凝你是不是蓬安中学的教师,要发贴还是先打草稿,不要弄些错别字影响蓬中教师的形象,语病就不说了,自己好好读下嘛!“更本”的“更”应该是“跟”,“界”应该是“届”,这些是常用字不是偏僻字。叫你钻研业务呢,你又觉得你历害得很,自己看下嘛一个人发起还有劲没,你多读下蓬安论坛那边,你返复注册用户名发贴,结果呢有一个用户没换过来就在发,也欢迎所有的朋友去看下。

  我们本来是想讨论这个问题可你的东扯桃子西扯李子,就象刚从精神病院放出来似的,让人已经难以相信你说的话。还有就是,就事论事别进行人身攻击,你看嘛已经都有人说你侵犯名誉权了。

  我们大家都在看,其实看了这么久说来说去你的目的不是说学生成绩差,而是想敢下几个领导好多空几个位置,可你想错了,现在有规定凡是内部出了问题的单位绝不可能从内部提起来。

  再者你真的坏,别人陈小春老师又惹了你什么嘛!我们知道的陈小春老师再怎么说也是蓬安英语的佼佼者,也要说他教得不好。给我们感觉就是蓬中2008级的老师都没努力就你能干,那这么说我们还送子女来读快干嘛!

  要不你干脆把你的名字说出来叫蓬安中学的所有老师选你当校长算了。

出了问题不正视,我估计你是一个想当领导而没有当成的人,这种人在中国如果多几个,中国经济起码要倒退十年.

发表于 2009-5-1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脸厚心黑的官场作风也用到了教育上面了,口口声声说蓬安生源差,难道蓬安硬是没有学习尖子?为什么生源差,怎么不去深层思考呢?蓬安留不住学生还多体面,考得差是应该的,这是他妈哪里的强盗逻辑.蓬安中学不管上大学的占全县多少,还是你妈个矮子中充高子,我作为蓬安一老百姓就感到脸红,那些脸比牛屁股还厚的人居然还能振振有词的吹嘘.可笑

发表于 2009-5-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啊,我的母校,想当年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那一代,踏进蓬中的校门几乎是全县学生的愿望,我们农村的老百姓们觉得你只要进了蓬中,基本上在他们眼里已经有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了,当然那个年代没几个农村的人分得出大本二本的.上次回家听到几个蓬中的学生在车上聊天才知道,蓬中原来真的跟我在的那个年代不同了,变得已经让我们这些人几乎不能理解了.

建议在教育事业工作的同志们少吵点,多做点.一辈子就眼睛那么一睁一闭的道理难道你们还没明白吗?

发表于 2009-5-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个姓“辛”的男老师在不????????????、

发表于 2009-5-2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年蓬中确实赶不上我1989年在该校读书时的成绩了。要努力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