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xii667

台儿庄五一无限精彩 四方游客齐聚古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形街,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设计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物质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园内所展示的,既有大运河沿岸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展示,也有其他地区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大运河的包容胸怀。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形街的二楼,为书画和摄影艺术家提供作品陈展服务。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上去参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形街不仅整体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还塑造和绘制了许多小船。中间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龙舟形貌。这尊石雕作品是镇水兽,保证河水波澜不兴,航行安全。船上有供演出的后乐亭,现在正演出的柳琴戏,是当地的乡土剧种。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象征意义的船形街,是古城重建中“创古”理念的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这里没有船形街,而是一块空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庙会,就在这里举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儿庄因运而兴,在晚明和整个清代,一直是运河重镇,漕运枢纽。使台儿庄繁盛的原因,是船只带来的人流和物流,所有的商业、服务业,都建立在航运之上。船是船民的家园,也是为台儿庄带来财富的载体。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建台儿庄古城,城中要有几处地标,船形街应该是一处。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形街是对运河航行者的祝福,也是对所有游客的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庄,居民饶给,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当您泛舟古运河,享清风晓月,听韵味古戏,赏桨声灯影,观瑰丽古城,不亦快哉。运河水击打古老驳岸,激起往事的回音,您仿佛能听到运河号子,看见船上的白帆,穿越回那一段令人心神向往的绮丽时空。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跃于民间的“拉魂腔”,为柳琴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剧种。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独特风格的“柳琴戏”,它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对我国地方戏曲的探索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许多传统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对研究我国的民俗文化,很有参考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琴戏音乐唱腔从最初的仿“姑娘腔”花鼓调发展成为今天的板腔体,对中国地方戏曲板腔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琴戏是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演出还在继续。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