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132|评论: 4

木本同源,至诚至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7 10:02 | |阅读模式

木本同源,至诚至亲——有感于湖北对口支援汉源抗震救灾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汉源,汉源地震烈度8度强,汉源成为成都以南受灾最严重的县,2388平方公里的大地在颤抖,老县城房屋大部被摧毁,全县40个乡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汉源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地动山摇。霎时,汉源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恐惧、茫然、彷徨笼罩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总书记的一声疾呼,让汉源人民镇定下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中央发出号召,成了人们的“主心骨”,汉源县委成为凝聚人心的中枢。

    灾后,湖北省对口支援汉源灾区,让人们感动万千。不知是这是巧合,还是天意,这一举措,让我们想起了638年前的雄壮一幕。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降旨派七姓将军率兵到川平定南方,七姓子弟兵驻守重庆,转战云南、贵州,战事长达14年,后驻守成都。第二年,即公元1384年,据张氏家谱记载,又奉旨调驻古黎州(今汉源),把守黑岩关,镇守龙潭口(今大渡河北岸),整个汉源分布驻守七姓子弟兵,武烈将军张公大郎,主要驻地就在黑岩关(今建黎乡一带),七姓子弟兵与当地土著人和睦相处,秋毫无犯,战乱平息,七姓将军便在汉源落叶建基,繁衍子孙,传至今已二十多代,七姓子弟兵边戍边边农垦,开发建设古黎州,与当地土著民族联姻结亲。湖北文化与大渡河流域文明水乳交融,创造发展了大渡河文明。

    600多年后,根在湖北的汉源人,在灾难中迎来了老家亲人,可谓苍天有眼,此所谓“湖北汉源一家亲”。

    张家始祖大郎公就“系湖广(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潘家沟铁家桥和尚寺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面对老家的亲人,我们感动,援建汉源的今天湖北人看到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一带的后裔们,已是枝繁叶茂,真是树大根深,也定会感到欣慰。

    湖北文化与大渡河文化互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进程的重要一部分,别具特色,如已列为雅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源花灯”,就是七姓将军到汉源以后,将湖北花灯与四川的川戏兼容并蓄形成的别具一格的地方文艺风格。

    600多年前,七姓子弟兵在古黎州生存发展以后,为古黎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600多年后的今天,湖北人民在汉源的援建队伍,也必将与汉源人民一道,创建更加光辉灿烂的大渡河文明!

    衷心感谢湖北人民对汉源的无私援助:你们辛苦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7-21 15:29 |
哦,是这样啊.

发表于 2008-10-16 11:26 |
汉源跟湖北的渊源还不浅啊

发表于 2009-1-17 17:46 |

支持                                支持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