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11|评论: 5

毛建威-唐光晋与他编纂的民间疾苦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余饭后话威远》之一:
唐光晋与他编纂的《民间疾苦诗》
                          毛建威 撰文
    庚辰年( 2000年)五月初八日,余作客新场镇王森高先生家,先生从书柜找出一册乡人唐光晋编纂的《民间疾苦诗》,并谈论其人生平轶事,获益颇多。余之印象中,只知光晋乃一介武夫,今日始知其人不仅思想境界高,而且酷爱诗词书画,堪称吾威军人中之儒将也。
    光晋,族名世隆,后改名煜隆。自号次虎,取意于倾慕前人唐 伯虎也。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五月初八日生于威远县新场镇。 自幼家贫,入私塾就读,始通文墨。民国九年( 1920年)威远为四 川I陆军第八师师长陈洪范占据,于防区内招募民壮入伍,光晋遂弃农从军,分发该师第29团,由上士而任排、连长。民国十四年(1925 年)升充陆军第七混成旅第2团少校营长.次年再升陆军第十混成旅第1团上校团长。从军之暇,酷爱诗书,尝与驻地文人雅士交往,互以诗词唱和。民国十六年(1927)调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事政治学校任教官。任教之余,遂有心搜求古往今来民间疾苦诗作。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唐光晋考入北京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读书期间“利用暑期,朝夕埋头于北平图书馆中东翻西阅,遂新增了不少的材料”。民国十九年( 1930年)夏,始将历年征集诗作编辑成书,取名《民间疾苦诗》。
    作为军人的唐光晋为什么会想到编这样一本书呢?这在《民间疾苦诗》自序一文中,他对此有详细说明。自序云:“我是不娴文学的一个武人,若说‘杀人放火’还有点本领,说道这门工夫,实在有冒闹笑话的危险。不过我生来就有这个怪癖好,有时读着前人描写民瘼的作品,不特抄在书上,间且执笔学步,揭于报端。当时有些同事大都以这‘学非所用’的话来相非笑,我不帷不因此而灰心,反而越见高兴起来,这是什么原故呢?不客气地说:我生长在这嗜好打内战的我们中国,不是见那里遭兵灾,便是这里闹饥馑;什么催科征税的烦声,孤儿寡妇的惨剧,到处皆是!再加上陕甘的灾旱,沿江各省的水灾,可说农村破产,萑苻满地,这样一来,真能使人心肝俱裂!回头再把这些诗歌检阅一遍,只觉得满纸创伤,无异我国现在一塌糊涂的写照,这确是我选本书的一重大原因了”。
    唐光晋编著的这本《民间疾苦诗》共征集唐宋元明清至到当代诗人反映民间疾苦诗作共 324首。除大部分诗作为人们熟悉的外,尚有不少诗作不为历代诗集所收列,如元代诗人李思衍的《鬻孙谣》、明代诗人李松的《流民叹》,清代诗人杜翰藩的《练丁钱》等,均为光晋从北平图书馆珍藏的孤本、善本以及手稿本中发掘而出,足见其所下功夫之深。正如编者自序所云:“书内所载,历来诗人作品的属于这方面的,似可得其大半。都是历来民众创痛的写真图,也都是历来诗人血泪的结晶。若用现代的眼光,与历史的观点去读她,表面上悲哀词调,好似消极的,但她里面所暗示一种反抗的意义,那是很积极的了,且看作者用菩萨的心肠,具大无畏的精神,出以最经济的书墨,痛痛快快地描写当时的残贼独夫的穷兵黩武,国家社会的紊乱,官吏的贪污,赋税的繁重,政治的不良,兵灾的痛苦……竟成了这悲惨不平的呼声,大可为当时一般受压迫的同胞们申诉痛苦,颇有唤醒大众起来改革的精神。由此看来,这些诗歌,与其说她是描写人生一切生活反思的艺术品,无宁说她是改造国家社会的一种工具,岂是那吟花咏月无关他人痛痒的虚伪作品所能比拟的呢?”
  唐光晋先生在自序中直接说明了编辑《民间疾苦诗》的最终目的是“要暗示读者,想见现在国内的军阀造成连年的兵灾所赐给老百姓们无穷的痛苦,及影响于社会而生出的结果与此诗中所述相类似,或有更甚于此者。无形上就受这些的刺激,革命热潮,或将因此而更澎涨起来。故我这书的编成,仅是用她来体现在研究诗学的人的借镜,为新诗界特辟新地,尤其是要送给我们革命同志和在位公仆,作触目惊心的座右铭”。
    唐光晋于民国十九年( 1931年)1 0月毕业于陆军大学,回川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事政治学校步兵科少将主任。其后他将该书缮写数份,分送友人征求意见,于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由老同盟会员、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 余切,内江人 )题写书名,自费铅印出版。光晋为编辑出版此书,花费了大量精力,前后达六七年之久。该书出版后,除少量赠送给朋友外,其余大部分为军校学生所索阅,故此书在军中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民国二十三年春( 1934年)唐光晋调充成都卫戍司令部少将参谋长,继后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谋处长。抗战军兴,唐光晋先后任陆军第l95师、陆军第67军参谋长、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民国三十二年( 1942年)回乡,当选为威远县民意咨询委员会委员,从此终老故乡。
(据2 0 0 0年初稿打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拓水前本瘗鹤铭
题跋四则:
此铭天然流丽全以韵胜且用笔有方有圆見刚見柔可谓集书家之能事
                           光晋偶记 (唐光晋)

神讖鹤铭永阳誌俯视棐几高多层
          录何道州题游相本阁帖诗句 (唐 光晋)

此拓不仅午纪天其四字可见其他如石上立字皇下仙字吾翔下奚夺之三半字浮下丘半字均亦存有残划所见海内危旧本皆无此矣
         辛卯全月初九日光晋于成都再记 (唐世隆印)
(注:1951.2.14?)
隺铭端是隐居书仙骨天花韵有余竞说水前迷晋魏几人真果识匡廬
    鹤铭乃隐居之书为艺林所重今人一得拓本辄曰水前本必溯源魏晋方知此本之妙
草情篆意字通玄悱恻缠绵在笔先入手管坛十七帖问津方可到源泉
    晋人尚玄学隺铭去晋不远亦有玄风故学岁不易如从十七帖管坛铭入手庶几有得也
          壬辰正月初七日重録唐世隆并记 (唐光晋)
(注:1952.3.2)

(注:从题跋及日期,可见治学之严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世隆先生点滴痕迹
    唐世隆先生字光晋,号次虎。威远县新场镇人,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川军刘文辉部下少将参谋长,重庆绥靖公署国防工程组少将组长,时人称之为唐高参。民国十六年就教于成都某军校任教官,民国十七年秋北上就学于陆军大学攻读研究军事学位。唐先生不独精习军事,且喜爱文学艺术, 对反映时弊的诗歌情有独钟,对书画文物和古钱币喜欢研究收藏,颇有儒将之风。
    唐先生虽然位高权重,但不与地方豪强同流,不居高自傲。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冀其独立成才,对国家和社会做有益的贡献。对青年学生抱持鼓励上进、发奋有为,曾经为乡小学生签名题词劝勉上进,如为高小毕业生周固丰题词 “固定你的前程,自有美满的丰收”,在青年学子当中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上世纪四十年代,唐先生回家赋闲时,曾经参与新场老街拓宽改造,出谋划策,为各条街道命名,如将老街的中街命名为“中正街”,上半边街命名为“则徐街”,万寿宫区公暑和小学所在地命名为“文化街”,河东街命名为“武穆街”,北街子命名为“继光街”。他还为家乡的改桥加宽、庙宇重建等公益事业作过贡献。唐先生所交往的人都是本街上有文化素养的公教人员和社会贤达。
    唐先生尤其喜爱文学艺术和文物收藏,他收藏的文学作品刊物杂志曾用作新义乡图书管的读物,让工农大众阅读。唐先生体恤民情,曾收集大量反应民间疾苦的诗,编辑成册,传送亲友同事,供大家借鉴作为座佑铭。                               王森高  文稿

发表于 2014-5-2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啊,看来我见识还不够。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瘗鹤铭题跋(加标点):
此铭天然流丽,全以韵胜,且用笔有方有圆、見刚見柔,可谓集书家之能事。
                           光晋偶记 (唐光晋)

神讖鹤铭永阳誌  俯视棐几高多层
          录 何道州题《游相本阁帖》诗句 (唐光晋)

此拓不仅“午纪天其”四字可见,其他如“石”上“立”字、“皇”下“仙”字、“吾翔”下“奚夺之”三半字、“浮”下“丘”半字,均亦存有残划,所见海内危旧本皆无此矣。
         辛卯全月初九日光晋于成都再记 (唐世隆印)

隺铭端是隐居书  仙骨天花韵有余  竞说水前迷晋魏  几人真果识匡廬
草情篆意字通玄  悱恻缠绵在笔先  入手管坛十七帖  问津方可到源泉
    鹤铭乃隐居之书,为艺林所重。今人一得拓本,辄曰水前本必溯源魏晋,方知此本之妙。晋人尚玄学,隺铭去晋不远,亦有玄风,故学岁不易。如从《十七帖管坛铭》入手,庶几有得也。
          壬辰正月初七日重録唐世隆并记 (唐光晋)

发表于 2014-5-2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Cori7788654 发表于 2014-5-21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瘗鹤铭题跋(加标点):
此铭天然流丽,全以韵胜,且用笔有方有圆、見刚見柔,可谓集书家之能事。
          ...

sssssssss.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