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九龙闲人

[生活•情感] 盐亭闲话话盐亭-------(统一发这一贴,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世迷离520 发表于 2014-5-23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闲人

2、李德书贺《盐亭闲话》
盐亭闲话非等闲,历史文脉贯全篇。
     嫘祖故里生人杰, 巴蜀文化多奇葩。
注:李德书,绵阳市政府机关原支部书记,绵州文史学者,西科大客座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3.221.139.x 发表于 2014-5-26 08: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嫘祖乐团诸君的献词献诗与读后评
1、七  
太极金君
盐亭闲话灿星光。
字里行间金玉藏。
故事新奇含寓意,
语言朴实藴诗章。
犹如野史传佳话,
好似奇葩溢美香。
嫘祖故园多骏杰,
江山指点气昂扬。
2014年5月11日
2、恭贺陈龙君《盐亭闲话》出版发行
               
嫘乡人       范小群
  
盐亭闲话话盐亭,字句凝成赤子心;
  
爱洒家乡留雅韵, 情牵故土见真情;
  
爬山涉水搜资料, 据典引经证祖名;
  
一部佳书酬壮志, 鹏程万里任君行。
              2014年5月11日
  3贺《盐亭闲话》出刊
            李先明
盐亭闲话出版啦;嫘乡处处传佳话。
黄帝娶凤立元妃,圣母德配帝王家。
黄帝策封为嫘祖,辅弼朝纲治天下。
社会和谐民安乐,一统中原建华夏。
2014年5月11日
4、谈谈《盐亭闲话》
                             一安居士
  我很高兴地捧读了陈龙先生倾心的新作《盐亭闲话》,我是专门买了一把放大镜这时派上了用场。老实说《盐亭闲话》是一部盐亭野史。从她的内容上看啊看走进《盐亭闲话》简直就像走进了可爱盐亭的历史大观园,里面真的精彩极啦,美妙极了。要来说出她的优点可以做个漫谈,但是,谁又爱看长文章呢?只谈一点小小的感受。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有些是土生土长的盐亭人,是盐亭的山水抚养出来的,是吃盐亭的皇粮国税长大的,他们通过各种不正当关系一旦离开盐亭,在任何人面前都要说盐亭穷,连拉屎拉尿都不向着盐亭的方向。真正问他了解盐亭多少,说不出。对于盐亭的历史文化一点说不出,可是,只知道盐亭,穷吗?又从他们的工作看没有给盐亭作什么贡献,真不配作为一个盐亭人了。一个真正的盐亭人首先对于家乡是有感情的。他即使走出盐亭路过盐亭都要在盐亭的管子消费的,他要买高中档家具和礼品都会回到盐亭来买的,他要把自己的子女留在盐亭上学,一句话不是那些吃家饭拉野屎的东东。已有一些贪官他们在盐亭收收汇率捞肥就跑了,这些人民大众深恶痛绝的蛀虫还是嫌家乡穷,他要在其他地方显摆显摆。陈龙先生作为80后的盐亭新才俊,呵呵,他可是深爱着自己的家乡盐亭,从爱盐亭上去谋篇,从爱盐亭上去布局,从爱盐亭上去收集资料,全书无不包含对家乡盐亭的热爱,祝愿。我认为那些对于自己的家乡不爱,还是始终说三道四的人,那些只想着如何捞到好处的贪官,应该好好向陈龙君学习学习,快快购买一本《盐亭闲话》来补补爱国始于爱家乡的大课,做一个真正的盐亭人吧。

本帖最后由 九龙闲人 于 2014-5-26 09:09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世迷离520 发表于 2014-5-23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闲人

二:西南陈氏文化研究会评《盐亭闲话》:
1、           陈世松评《盐亭闲话》
闲庭聊佳话,
妙笔生华章。
注:陈世松,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客家中心主任,西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2、总会副秘书长陈德隆即兴呤诗:
       带醉意书赠陈龙老弟
   盐亭闲话话盐亭,通篇满目人文情。
   龙腾虎跃今盛世,陈氏宗亲柯得平。
             七旬翁陈德隆
             2014年5月11日
3、泸州陈泽伟赠联:
   前有古后有今,厚德载民。
   扬其清沉其浊,浓墨记贤。
                 2014年5月11日
4、川南陈伟平赠龙腾联:
心系宗门诚起业。
笔耕文坛妙生花,

5益恭堂陈亮赠陈龙:
        盐亭妙笔,川北奇才。
6、三台陈秉凯赠语:
赞龙腾:
陈氏贤人宗亲多,龙腾虎跃又数个。耕读传家传千秋,承前启后诗万篇。世松平台多出力,今逢盛世倍珍惜。文坛处处笔生花,陈君个个是行家。  
陈秉凯于三台。2014年5月18日
7、盐亭陈氏代表陈元柱赠陈龙:
商业精英 文坛剑梓   陈元柱 2017.5.
读明初由楚入蜀“三洞先祖”之一第二十一世陈龙《盐亭闲话》处女作后题:  
闲人不闲,躬身拾起盐亭民众五千年历史湮没了的文化碎片。 愚人不愚,兴致阅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镶嵌成的文化瑰宝。  
明初由楚入蜀“三洞先祖”第十八世陈元柱 2014年5月17日于成都
                       
闲人自评:显然,来自陈氏宗亲的评价多了几分溺爱。在此作个记录统计而已。请方家笑之。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雨山人 发表于 2014-5-22 0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但签好名就是。

作家岳家海于发布会的讲稿:                 

                       
                                   ——岳定海
   盐亭这个地方不简单!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在绵阳新闻单位工作近三十年了。这个期间因为工作关系,常有人在听我说是盐亭籍贯后,由衷地赞叹道:“盐亭出人才,是块风水宝地。”听多了我就细细思索了一下,盐亭的文化确实厚重:岐伯与黄帝坐而论道,著有《岐黄之术》;赵蕤著有《反经》;文同撰写《丹渊集》;陈书著有《鹃声集》;张鹏翮撰写《旅俄纪程》;蒙文通著有《汉潺亭考》……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岐黄之术》为百姓解除病患;《反经》为帝王将相提供秘而不宣的治国之术;《汉潺亭考》为四川岷山一带地理廓清了迷雾。我们应该承认,盐亭不愧是人杰地灵之处,历史文化自然也是博大精深。
   新中国成立后,盐亭的文脉代代相传,写书出版者何止十人?百人?我们在王尔碑的诗里读到了乡愁,在廖亦武的诗里读到了春潮滚滚。在行进的文学队列里,可高兴地看见王剑清、岳定海、谢宗年、魏丕植、卢加强、秦传鼎、廖仲宣、何增鸾、刘泰焰、衡平、冯小涓、王金勇、王开平、廖中南、陈龙、雷鸣伟、王德华、彭加卉、赵加辉、刘东、赵良田、王堂甲、陈于林、赵均中、杜登吉等新老作者勤奋耕耘的身影。
   时间进入2010年,我在一个偶然的地方认识了陈龙。陈龙是盐亭九龙场人,他将这本书定名为《盐亭闲话》,作者署名为九龙闲人。在认真通读了本书后,我可以坦诚地讲,《盐亭闲话》的出版是盐亭地方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它的问世、它的影响,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显现出来。
   《盐亭闲话》这本书很厚实、大气,更有看点的是作者陈龙在书中展现出来的深沉的史学功底、别具一格的研究方式、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对故乡文化的一往情深……书中对盐亭的盐,盐亭的亭,盐亭的沿革,盐亭的古道,盐亭的人才,盐亭的宰相,盐亭八景,盐亭的嫘祖研究,盐亭的历代进士……均有深刻、翔实、专注的分析与独到的探索。很多人问过,盐亭为什么在县名中一叫盐一叫亭?或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本书将给予清晰的完整的答案。盐亭的嫘祖文化研究,在全国都有广泛影响,作者独辟蹊径,在林深茂密的地带硬是踩出了一条刻上自己印迹的路来。对盐亭进士的研读,多年来未有人彻底弄明白,作者下功夫潜入史海畅游,终将进士的人数、年代、成就梳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我有时慨叹,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够了,就无愧一生了。而作者陈龙,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深入,同时发力,竟然在盐亭文史领域里啃下了几块硬骨头,做出了一篇篇严谨、生动、质朴、感人的好文章。
   我相信,这本书是可以传世的!
   希望作者陈龙不畏辛劳,在向文史山峰攀登的过程中,不断续写出崭新的华章。
   顺祝在座的新老朋友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11日
                                        于盐亭云溪国际大酒店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万 发表于 2014-5-22 0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shop110970204.taobao.com/  淘宝已被发现,不谢

榉溪学校老师寇化建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贵宾,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是九龙闲人陈龙先生《盐亭闲话》新书发布会。
我以陈龙先生初中班主任老师的身份站在这里,一种兴奋和喜悦,一种荣幸和自豪油然而生。我首先代表曾经培育过和一直关心支持陈龙先生的老师们,对《盐亭闲话》新书的发行,表示最热烈地祝贺;对四川省客家中心主任陈世松一行考察盐亭文化的领导们表示最热烈地欢迎。陈龙先生是榉溪学校培育的才子之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榉溪学校育人的丰富内涵,用执着和勤奋见证了自己的才华,传承了陈氏文化,丰富了盐亭历史。但,这只是一个起点,还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用火红的青春谱写更多的壮丽篇章,用勤劳的双手描绘更美的绚丽蓝图,让盐亭的乡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贵宾们,朋友们:在我们共同分享陈龙先生的喜悦、快乐、幸福的时候,大家再一次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盐亭闲话》新书的发行成功。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11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jpg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5-26 19:16
好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5-26 19:17
宣传盐亭,感动中。

发表于 2014-5-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2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8289.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2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8291.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2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8290.JPG

发表于 2014-5-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中用 发表于 2014-5-27 0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ime::time::dizzy::sleepy::hug::victory::handshake======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5-27 12:10
支持好书!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中用 发表于 2014-5-27 0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寒塘 发表于 2014-5-22 09:33 http://bbs.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睹身前身后事,千年古城换新颜。


1、  贺陈龙先生《盐亭闲话》出版

                  刘泰焰
龙飞凤舞聚丹山,玉润珠圆积紫渊。
成竹在胸增色彩,盐亭闲话一冲天。
             2014年5月11日

注:刘泰焰,盐亭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原主任



--

   哦。刘老师更正为:
贺陈龙先生《盐亭闲话》出版

                  刘泰焰
龙飞凤舞聚丹山,玉润珠圆积紫渊。
成竹在胸添色彩,盐亭闲话谱新篇。
             2014年5月11日



-----------------

    听盐亭文界的朋友们说:盐亭原有四大文人:廖仲宣、刘泰焰、 何增鸾、衡平。

     在这四人中,跟刘老师是最有机缘,认识多年,忘年相交。亦师亦友。  

    最能亲临感受与他的治学态度:个字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反复审核,推敲。。

       用功之深,,,,,让人感喟莫名。。。
   
   此次赠诗上,犹见一斑。。:victory: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3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4-5-31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哦。刘老师更正为:

我是50年代末在搞红海洋和建国十周年展相认,半个世纪多了深知他的为人处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特别在赠诗中题名,引典两则。

      闲人虽对文同诗集并不深研。。。但两典本有缘故。。

1、凤聚丹山:     丹山之凤凰傲然而立,颇有君子之风,再现了凤凰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2、珠积紫渊:   紫渊乃水名,深色的水,也可谓深渊。。 。。。珠积:个人理解为学问的追求与成果。


      刘老师特别注明两典。。。。莫不是引喻闲人,以后在为人与治学两项上作了一些暗示与要求?   在下深谢之。: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4-5-31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哦。刘老师更正为:

刘老师不愧为有:刘文同的称号。

    诗四句就有三句有关于文同。。。。。。赞了。: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中用 发表于 2014-5-31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50年代末在搞红海洋和建国十周年展相认,半个世纪多了深知他的为人处事了。



           廖世孔评《盐亭闲话》:
                       论述有据,可读,可信;
                           析理辨证,客观,服人;
                          文笔清新,生动,活拔



        同时赠联一付:
                    说古道今话桑梓;
                      引今据典评邑贤。



    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廖不仅是个官员。且是老川北师范  中文系毕业。  书法与诗词皆有风格。
本帖最后由 九龙闲人 于 2014-5-31 22:40 编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6-1 08:37
喜欢闲话。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