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3|评论: 2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8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2008年09月08日 05:01  北京晨报

  晨报讯 (记者 周治宏) 由于收购汇源受到网民及专家的一致声讨,在公关上一向长袖善舞的可口可乐也陷入了情绪焦虑。昨天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保证对汇源收购的平稳进行,可口可乐正尽力制造有利于收购的舆论,并且涉嫌压制反对声音。目前,已有反对者迫于压力“收声”。

  此事已在网上演变为“封口门”事件,起因于9月5日一位律师在一家门户网站的访谈。9月5日,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受一门户网站之邀,谈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事。在访谈中,钱卫清表示,无论是从民意还是从《反垄断法》角度都“不看好这次收购”,“民意有民族感情在里面,如果反对声音过大,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所以要想“顺利通过商务部的审查难度很大”。

  知情人士介绍,该访谈播出后,可口可乐立刻致电大成律师事务所,要求钱卫清撤回上述言论,并且强调,大成律师事务所有律师在可口可乐担任顾问,“哪个生意大,你们看着办!”

  迫于压力,几小时后钱卫清宣布撤回该言论。而昨天钱卫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收购案和此事均不方便发表评论。”

  “这种操纵舆论的做法有点过了。”知情人士表示。而记者发现,除了打压业内专家的意见外,一些网站也开始陆续撤销反对观点以及专家访谈,同时更换了原来的大讨论,最终呈现出一边倒的支持和“收购将带来巨大利好”的统一言论。

  而上述知情人士更是怀疑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昨天的反常表态,其“企业就该当孩子养、当猪卖,平常心看待出售”的言论,很可能也是受到可口可乐的压力。该知情人士表示,此前他曾代表德隆就入股汇源进行过谈判,与朱新礼有很深入的接触,这完全不是朱新礼的做事方式和说话风格。

  “大家都不反对,说不定这事儿就过去了。”一位公关人士表示,从公关角度看,如果反对声音过多,影响有关部门的决策是很正常的,可口可乐目前小心谨慎的做法完全符合他们的公关风格。

  不过,尽管公关压力能抑制反对者的声音,但并不代表反对者会就此消失。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聚集商讨,准备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此次收购,理由是可口可乐和汇源合并之后,将垄断一半以上的渠道,加上可口可乐的财力支持,其他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而在设想的替代方案中,这些企业提出,如果汇源确实要出售,应当将汇源果汁的品牌、净资产等分拆拍卖,由国内企业参与竞拍。“这回真的是唇亡齿寒了!”一位饮料行业老总表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源之后可口可乐要“灭掉”王老吉?
2008年09月08日 08:51湖南在线 】 【打印

李志起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尽管尚未通过反垄断审查,但我个人相信,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不会有太大变数的了。

在给一家媒体作分析时,我曾经指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很可能是它在中国市场战略的一次调整,这标志着它在非碳酸饮料业的拓展战略由过去的“自己干”变为“收购兼并战”。这也说明,可口可乐对它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是非常在意的,为了捍卫它在中国市场的饮料行业第一位置,它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高价收购汇源,而且决心如此之大,这说明这不会是它的最后一战。据可靠消息,可口可乐的目光已经盯上中国的另一个饮料巨头。

中国饮料还有哪一个品牌,值得可口可乐如此高看、如此用心良苦?!

我个人分析,只能是王老吉!因为王老吉不但是可口可乐的“劲敌”,甚至都已经坐上本土灌装饮料第一品牌的位置,而且,由于王老吉的身世复杂,也极易被可口可乐从内部攻破。

首先,这个被誉为中国“可口可乐”的红色罐装王老吉创造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奇迹,从2002年的1.8亿到2007年的60多亿,它的增长幅度超过了3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红罐王老吉的成功带动了整个广东凉茶产业的崛起,甚至可以这样说,草本饮料的成群出现也与红罐王老吉的成功密不可分,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品牌,这也是一个令整个中国食品行业回味的事件,它的成功让可口可乐也大吃一惊!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口可乐没有理由放过王老吉的。

其次,众所周知的是,王老吉的成功的背后,其实牵扯极多,背后一直有四方力量在周旋。

王老吉国内外商标分别由广州医药集团(下称广药集团)和香港王老吉集团持有。广药集团又为广州市政府全资拥有,因此广州市政府全资拥有王老吉国内商标。上世纪90年代,王老吉销售情况并不好,广药集团另有潘高寿、陈李济等凉茶品牌,王老吉是最小的品牌。广药集团曾尝试用王老吉品牌和香港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但合作两三年后均告失败。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有效期是自1997年之后的15年,后者专门成立香港加多宝集团,以运作王老吉品牌。

2005年广药集团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后,合作变得更热闹了,王老吉品牌的发展陷入复杂的四方博弈局面。

因此,如果可口可乐要收购王老吉,只怕是一件更容易达成的事,毕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更何况王老吉各方并非钢板一块。

如果汇源和王老吉相继“沦陷”,对可口可乐来说,真不知是福是祸了。毫无疑问,收购成功将会成就它的王者之尊,但是由此而带来的“垄断”之嫌疑,恐怕也不是轻易就能撇清的了。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和中国民心之下,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

说不定,那时的可口可乐甚至有可能是第一个撞在“反垄断”的枪口上,而唯一的原因只是因为它太急于求成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源品牌,严重贱卖(你可能不知道的数据!)

2008年9月3日,一颗中国民族品牌的明星陨落了!汇源果汁,这个中国纯果汁饮料第一品牌,中国民族饮料行业的领先者,被可口可乐以约157亿人民币(179.2亿港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媒体哗然,民众哗然,中国舆论在对汇源果汁这个民族品牌扼腕叹息的同时,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可口可乐高溢价购买汇源,虽然少了一个民族品牌,但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值得的!

  本文不谈汇源品牌的民族属性,只谈汇源果汁按157亿元人民币出售到底合不合理?有没有被贱卖?

  那么,朋友,你认为汇源是卖了一个高价,还是贱卖了?

  我们评价一个品牌的价值,应该从几个方面考量:
  1) 品牌的行业地位与市场覆盖面。
  2) 品牌的竞争力与市场份额。综合考虑品牌的核心价值、产品力、创新力、渠道力、传播力、管理力等。
  3) 品牌的盈利情况。
  4) 品牌的成长性。
  5) 品牌的有形与无形资产。


  首先,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方面的表态。对于收购价格,可口可乐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李小筠表示:“可口可乐已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价钱是合理的。”同时可口可乐称,共持有汇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东已对该交易做出不可撤回的承诺。

  交易事件的买方,一个经历过多少并购血雨腥风洗礼的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非常理智的认为并购是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认为“价钱是合理的”,同时迫不及待的要求卖方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诺”。聪明的读者,你不觉得从可口可乐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捡了便宜了吗?如果可口可乐没有捡到便宜,他们是不是应该说“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考虑到。。。。。。收购还是值得的”。

  好了,如果你认为这个说法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我们来进行一个对比。

  2006年,福建啤酒品牌雪津啤酒被比利时英博集团收购,收购价格是58亿元多,而当时雪津啤酒的净资产仅仅为5亿元,也就是说英博按净资产的11.6倍收购雪津啤酒。而这次可口可乐157亿元收购汇源,汇源的净资产是46.6亿元,也就是按净资产的3.37倍收购。你说,汇源还不是被贱卖吗?况且雪津啤酒当初仅仅是福建(加上半个江西)的区域品牌,绝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认识;而汇源呢?其是中国纯果汁第一品牌,饮料行业领先品牌,名气直逼娃哈哈。这还不能说明汇源被贱卖吗?

  可口可乐区区179亿港元把中国多少人唬得连称“高价收购”,殊不知,背地里被可口可乐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按雪津啤酒的溢价来说,汇源应该卖他个540亿元!况且按汇源的品牌地位来说,应该远远超过540亿元才对。如果这次汇源也是和雪津啤酒当初一样公开挂牌销售,公开竞标,那么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等竞争对手会让可口可乐这么轻易地捡了便宜了吗?

  有的人觉得可口可乐按汇源股价的2倍多收购就是高溢价了,可很多人忘了:第一,现在是中国和香港股市的低点,如果股票行情转好,汇源股价完全应该上10元以上,因为其每股收益就接近0.5元,20多倍的市盈率应该是属于不熊不牛阶段的市盈率;第二,股市上的股票交易价和企业收购价格是两码事,普通投资者买卖股票是不拥有控股权的,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买控制权的,购买控制权的付出怎么能与不具备控制权的股票买卖交易价格等同呢?

  另外,我们还要考量汇源果汁的盈利情况、成长性、品牌竞争力。

  07年汇源果汁纯利润6.4亿元人民币,销售纯利率24.1%,07年纯利润比06年增长189%。虽然汇源2007年的销售收入才26亿,但是纯利润却高达6.4亿元!纯利率是24%,中国有几个企业能达到这么好的纯利水平?海尔吗?看看海尔的数据吧:2007年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净利润也是6.4亿多,销售收入是294.7亿,纯利率2.17%!况且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是海尔所有产品中毛利比较好的冰箱和空调业务!

  汇源是24%,海尔是2.17%,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汇源的盈利能力是多么的强!汇源并不是卖了个好价钱,而是贱卖了!

  决定一个品牌是否优秀的产品力、渠道力、传播力、创新力等方面,汇源果汁均可圈可点。举个例子,其今年推出的“奇异王果”就展示了品牌强大的创新力、产品力和传播力。

  一个优秀的民族品牌汇源果汁,被以仅为净资产3倍多的低价贱卖了。亲爱的中国同胞,醒醒吧,不要被可口可乐区区157亿元人民币吓唬了。

  明天的明天,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们,不要再动不动卖品牌了,那样很伤感情的,即使迫不得已要卖,也应该要以雪津啤酒为超越目标!公开竞标,卖出高价。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