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之处:东山崇嶐,高耸如冠;南山蓊郁,雄秀无匹;西山磅礴,诸峰并峙;北山巍峨,绵延跌宕;还有那“越鲁”傍立,势如“五老”。淫雨之后潮潮的,秋阳烁烁地富余暖意,便有西山一峰陈出“美女晒羞”之姿,乳峰高耸、小腹平滑……
俯视之下:四街网络,八巷井分,状如棋盘。四周群山罗卫,亦如“五老下棋”。果然一番风水,难得的“帝子降生之墟”。] ——虽然无幸登临钟鼓楼,但在先生笔下的它,已是腋下生风的快意,更有宠辱偕忘的开阔,好笔法。灵动兼有赋的气魄,华章却源于朴素情怀。既长见识,又欣赏了好文,还增了几分自豪感。 [……《易》称设险,《礼》重筑城,自古在昔,召伯有成……自轩辕筑城以居,而口阇之设,楼橹之备,亟亟矣。古今筑城者盛也。所以盛,爱人民也……县城筑自明初,负山凭水……
……
——回首间,耳际响过童谣唱诗般的声音:……冕宁有个钟鼓楼,半阙还在云里头……数星星,看月亮……天苍苍,地荒荒……三马来建成,一马来拆光……
历史并非全由人民谱写,英雄与小可只差一步,既可大智若愚,则可大愚若智——是谁,还会再造一个钟鼓楼!] ——真真是值得写入县志的好文章!一则考据翔实有力;二则史记体的整合之功;三则更为文尾寄托厚望的真诚与胆识。
为您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