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传出发展长江经济带的信号 长江巨龙要腾飞 宜宾要担大任了 6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会上传出一个新的发展信号:长江巨龙要腾飞 宜宾要担大任了。 信号一:长江经济带要发展综合立体交通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注重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节能节地的优势,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市场体系,让长江这条巨龙带动流域经济和人民生活齐步腾飞。
如今,宜宾的立体交通网络在进一步完善。今年是宜宾的“交通建设会战年”,宜宾的4条高速公路同步建设,成贵铁路、宜宾新机场、散货码头等大项目建设在进一步推进。宜宾市交通局透露,预计今年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宜宾市“1绕9射”12条高速公路中,已有4条(内宜、宜水、乐宜、宜泸)建成通车,3条(宜叙、宜昭、过境高速公路)已经进场或全面开工建设,5条(宜宾-威信-毕节、仁寿-沐川-新市、宜宾-攀枝花、宜宾-仁寿-成都、南溪-富顺-内江)将于2014-2016年陆续开工建设。按照规划的进度,到2017年全面建成宜宾-叙永、宜宾过境、宜宾-彝良-昭通、宜宾-威信-毕节、宜宾-仁寿-成都高速公路。到2020年建成仁寿-沐川-新市、宜宾-攀枝花、南溪-富顺-内江高速公路。 仁沐新高速由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镇,线路东连遂宁、资阳、眉山,南下宜宾,北接成都。这条高速路全线建成后,将有效实现成都、攀西、川南三大经济区的便捷连接。 这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宜宾及四川高速公路网结构,将对宜宾市物流、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横向经济联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信号二:将大力发展物流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这给宜宾的临港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宜宾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的以“临港”命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四川省规划定位的新兴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宜宾港按高标准建设,一期吞吐能量达50万标箱。 崛起的临港: 三省共建长江源头物流中心 宜宾成枢纽 今年3月1日,“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川滇黔三省八市州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论坛”在成都召开。通过论证,相关专家认为:宜宾具备建设长江源头物流中心条件。 宜宾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汇合”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宜宾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攀西——六盘水地区进入长江的“黄金水道”,是四川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宜宾拥有长江上游最好的岸线资源,拥有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条高等级航道和十九条其他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963.3公里。 专家们认为,宜宾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条件得天独厚。宜宾市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川滇黔结合部第一位,特大城市建设骨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宜宾港口群的构建,使宜宾已具备建设长江上游中转型港口的条件和基础,是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最理想的依托城市。三省八市已达成了合作的协议。 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介绍,随着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宜宾到攀枝花可以全面实现通航,长江经济带可以向西延伸800多公里。这将大大有利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与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有机衔接。 随着跨省物流中心的建设,宜宾的枢纽作用将更突出。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占据着龙头的作用,期盼着舞动长江这条巨龙,快速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