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福回到家乡
“热烈欢迎全国新闻媒体及深圳鹏爱医院爱心人士莅临昌福家乡!韩乔村两委”。昨(21)日,一条巨大的横幅出现在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韩乔村村口。昌福就是被全国媒体炒得如火如荼,经过变性手术,得到完整女儿身的刘爱丽。这个曾经在村里被人嘲笑为“假姑娘”的女人,昨日与男友一起回乡探母,蓦地受到如此盛大而隆重的待遇,在乡里乡亲面前,突然变得“不会”说家乡话了。
女儿形象
做个发型漂漂亮亮回家去
前晚抵达纳溪区后,刘爱丽住在某宾馆里,并没有立即回只需要10分钟车程的家中。昨日一大早,她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做了个漂亮的发型。以最漂亮的女儿形象回家,让亲人接受自己。
昨日早晨不到7时,刘爱丽的声音就在宾馆走廊里响起:“快点,我吃完早饭要去做头发。”高挑的刘爱丽,黑色吊带及膝长裙配上深蓝色薄纱,披上米白色风衣,留给大家一个摇曳多姿的背影。吃过饭不到8时,宾馆的形象艺术工作室静寂无声,工作人员未完全清醒,发型师尚未到位。
爱丽坐下来,在镜中端详着自己:“头发吹好了,就最漂亮了。”8时20分许,发型师来了,第一个动作是冲到洗头池旁边打开了水龙头:“等一下,我连脸都没来得及洗。”电吹风的声音响起,爱丽没说一句话。大功告成时,她转来转去往镜中看:“刘海,是不是该高一点?”
变更身份
一路绿灯90分钟男变女
从上午10时10分到棉花坡派出所,到11时40分许拿到临时身份证,当地公安部门为刘爱丽特事特办,开了一路绿灯。户口簿上的“刘昌福”变成了“刘爱丽”,性别一栏由“男”变成了“女”。
警察帮忙填写表格
那个身材高大的女人,是住在三岔路口刘家的幺儿?爱丽在派出所照身份证标准照时,前来办事的乡亲瞪大了双眼。拍照之前,甚为了解情况的派出所指导员朱成明亲自帮爱丽填写了“泸州市公安局纳溪分局分户登记变更更正报批表”。这张表,与鹏爱医院出具的医院证明、出院记录、爱丽的个人申请、韩乔村出具的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法院在爱丽与前妻离婚时出具的的民事调整书等证明一起,是爱丽由“男”变“女”所需要的所有材料。
变性女刘爱丽做完手术后,回到了老家泸州
乡亲聚集争看稀奇
尽管如此,爱丽在前往区公安分局签字前,被楼下聚集的大批乡亲七嘴八舌“指使”着跳过程序去拍身份证照,一进场就把工作人员搞懵了:“她从男人变成女人,身份证号码要变,上面没批电脑程序拍了照片也存不了。”朱成明一声令下,工作人员开始打电话想办法,门外,很快聚集了更多当地人。一名男青年惊奇地看着爱丽:“这么高,男的还是女的?”得到答案后,他一脸惊异:“啊?变得太好了。”
身份证标准照拍好后,爱丽拿着报批表去了区公安局签字盖章,该局副局长杨成树电话告知户籍管理处,要特事特办,立即处理。绿灯一开,爱丽花了不过20余分钟就从公安局回到派出所,办理分户手续。作为户主,刘昌福变成了刘爱丽,原来的一个户口本要变成3个:爱丽一户、其前妻与女儿一户、妹妹与母亲一户。工作人员发现,根据爱丽的证明只能单独把爱丽分出。七嘴八舌的声音又开始了:“哎呀,先办嘛,特殊情况,手续后补嘛。”朱成明很快出现,绿灯再次亮起:先办后补。
又遇问题再开绿灯
机器嚓嚓响,爱丽的新户口页打印出来了,好多人争着看。突然就发现了问题:“咋名字变了,性别还是男哦?”原来,系统能允许的变更只有一次。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到区公安分局:“快,你们要审一下,不然这边改不了。”绿灯再开,又是嚓嚓几声响,作为女人的刘爱丽,终于有了公安机关认同的女性身份。
大家来为爱丽重取靓名
读者今日可拨打早报热线86757777提建议
身份证、户口簿经过变更后,刘昌福完全变成了刘爱丽,她开始了新的人生。但是,爱丽昨(21)日却表示,她希望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有个更适合自己的名字。
回到家乡
乡情浓浓开口川普忘乡音
爱丽回乡,回的是那个曾经让自己承受过巨大压力的乡村。村口,不仅有很长的横幅在欢迎她,家门口,还有大批等待的村民,最终被村干部们组织起来,团团而坐关心她。一向喜欢开玩笑的爱丽,一度紧张得连家乡话也说不清楚。
昨日,有不少媒体的记者随同爱丽回家,村口的横幅映入眼帘时,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大笑:“太会整了嘛,村委会现在都学会炒作了。”
母女相见相拥落泪
走入家门,爱丽的母亲尚在厨房灶前烧水。早在前日,她已知道变成了女儿的儿子要回来,但无论怎样劝说,她也不肯出门相迎。爱丽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很小声地叫了一声“妈”。年近八旬的老人站起来,愣愣地看着爱丽,眼神中五味杂陈。爱丽再叫一声“妈”,老人突然间老泪纵横,被高大的女儿拥在怀里,自己仍在不停地用手背抹着眼泪。
围观村民被拉入席
爱丽跟妈妈尚未说得太多,村长、村支书、村妇代会主任已经在院子里团团摆好了条凳,要请爱丽和她的男友、前妻,一起坐下来谈分户的事情。
坐下来才发现,由于爱丽的兄弟姐妹一个也没回来,条凳空了一片。几位村领导开始邀请围观的村民:“来嘛,坐到一起嘛,大家摆一下,也帮到出些主意。”村民退,村领导劝;村民再退,村领导就拉。一来二去,终于坐成一个圈。
鹏爱医院主任医师田亚华告诉村民们,虽然爱丽从生理上变成了一个女人,但在心理上,她尚在适应之中。
在深圳时,专家们发现,如果爱丽接到来自家乡的电话,有人用“舅舅”、“哥哥”等来称呼她时,她会受到影响,回到原来的影子中去。田亚华真诚地希望,村里所有人,都要记得爱丽不再是昌福,以后要改口叫“姨妈”、“姐姐”。
“川普”开讲忘了乡音
刘母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也听不懂普通话,在座谈时一直沉默着。大家都要求爱丽说点什么,她站起来,用“川普”开始讲:“我很高兴今天……”但她迅速被阻止:“你回了家,说四川话,说泸州话!”爱丽哽住了,试了一次,又试了一次,忽然转头掩面:“哎呀,我用四川话不会说了。”众人大惊……
喜看女婿
丈母娘越看越欢喜
昨日最高兴的人,是爱丽的男友郑永惠。他与爱丽早已做好准备,可能被当初激烈反对的老母亲扫地出门。但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见面就拥着女儿落泪,听到众人说:“刘伯娘,你的女婿不错哦。”还要强自压抑自己的笑意。
老人眼里闪着泪花
坐在门前,爱丽和永惠一左一右拉着老人的手。永惠附在老人耳边大声说:“老人家在家里辛苦了,你放心,我会像个儿子一样对你。”老人转身问爱丽:“你们吃晌午饭没?要走啊?去哪里?”周围的人问老人,怎么会突然转变了态度,老人说得很直接:“我人老了,说的话也不顶用。
只要他们好就好,大家好就好,他们喜欢享受就享受。”说着说着,老人眼里闪着泪花:“昌福心满意足就行了。”
母女二人同床共枕
永惠这个准女婿,反复地告诉老人,将来自己会和爱丽一起照顾她。村里人逗老人家:“以后昌福和你女婿来接你去耍,你走不走?”她猛点头。再问她,如果可以跟爱丽一起生活,是不是愿意从现在居住的房子里搬出去,让爱丽的前妻自行处理房子,她也点头。其间,爱丽的五姐、叔叔、婶婶陆续赶回家里,看到爱丽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大赞漂亮。回宾馆的路上,永惠心情特别好。昨晚,前往送行的老母亲第一次与女儿同床共枕。